罗伯特·布列松(导演)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4:05

人物简介

罗伯特·布列松(1901~1999),法国电影导演。1907年9月5日生于布罗蒙-拉莫特。曾做过R·克莱尔的助手。20世纪40年代,他执导了《罪恶的天使》和根据狄德罗的著作改编的《布罗涅森林的贵妇们》,成为世界影坛瞩目的导演。1951年导演的《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转变。他拒绝使用职业演员,不用搭置的布景和漂亮的台词 , 深刻挖掘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1962年,他导演了一部难度极大的影片《圣女贞德的受审》,在影片中,他刻意追求朴实无华的风格。作品还有《死刑犯的越狱》、《扒手》、《一个温柔的女人》和《幻想家的四个夜晚》等。  可以说他是一位“世纪老人”,电影发展的几个最重要阶段都经历过。最后一部电影《金钱》可谓将白描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尽管布莱松很少考虑票房等商业因素,但作品均能受到大部分人的接受。就作品风格而言,他也无法归入“新浪潮”或“新现实主义”,但却对各流派的导演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可以说是电影史上少见的、个人自成一种风格的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在《电影手册》的法国导演排名榜中排名第一。

艺术特点

画面语言

布烈松善于运用一成不变、单调贫乏、强调象征意义的画面语言,让一个物品、一张人脸、一个手势独立表达意义,用生活素材来表现观念。在他的影片中,人物视线非常重要,观众可以跟随主人公们的视线变换和它们的关系来完成对叙事的掌握。对布勒松来说,“剪辑一部电影就意味着通过角色们的眼睛来连接彼此和周围的事物”。

模糊不清的时空

布烈松影片中的时空往往模糊不清,我们无从判断牧师的村庄和住地离教堂究竟有多远。我们也没有看到芳婷牢房的全貌——有丰富的特写展示着它的局部:门、窗、天窗等等,因为它们才是主人公最关心的。时间的流逝是主观的,在《乡村牧师的日记》这部回避不了时间序列的影片中,它们由主人公生命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来标定。经常是这样:“教义问答班结束地比我预想的晚”等等。

声音

声音也是布烈松达到叙事简洁目的的重要元素。他大量采用“直接音响”来扩展叙事维度,应用画外音来减少视觉对人们的误导。有意思的是,第一人称的旁白告诉我们的,常常就是它们所叙述的情景,这种声音和画面的谨慎重叠很好地强调了某个动作或细节的重要性,建立了某种叙事节奏感。

丰富的人性

演员为“原型”所替代——他就是这样称呼他们的。特殊的格言和缺乏演员的自由排斥了夸张和意图。它们与压缩的背景一起,突出地显示了人物角色的根本性的被囚禁的问题。布烈松在实践自己的“电影学”时并不是冷漠的。他的影片揭示了非常丰富的人性,可以说是真正二十世纪的写照。影片的中心都放在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上:“逃出来,如何逃出来,在肉体上和在精神上逃出来”——这是罗贝尔.布莱松影片中角色们的一个永恒主题。

反抗性人物

他们都有这种对反抗性人物的嗜好,从《贞德》到《也许是魔鬼》中的自寻短见的少年,或者是《金钱》中的送柴油的司机。囚禁同样也可以由罗贝尔.布莱松所称为的“裂变”来解释,也就是说用剪辑来实现身体或世界的各个部分的分离,然后再用其它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在《扒手》里从一手到另一手的连接)。这些生活在边缘的人物与社会产生对抗,他们自己内心深处同时还要与邪恶斗争。这种内心的张力来自悲悯,来自对小人物彻骨的同情,也来自他自己曾经遭受的德国集中营的非人道境遇。

个人作品

1934,《公事》1943,《罪恶天使》Les Anges du péché / Angels of the Streets1945,《布劳涅森林的妇女》Les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 The Ladies of the Bois de Boulogne1951,《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1956,《一个死刑犯的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 A Man Escaped or: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1959,《扒手》Pickpocket1962,《圣女贞德受难》Proces de Jeanne d'Arc / Trial of Joan of Arc1966,《巴尔塔扎尔的奇遇》Au hasard Balthazar / Min van Balthazar1967,《穆谢特》Mouchette1969,《温柔女子》Une femme douce / A Gentle Woman1972,《梦想家的四个夜晚》Quatre Nuits d'un Reveur / Four Nights of a Dreamer1974,《湖上的朗斯洛》Lancelot du Lac / Lancelot of the Lake1977,《也许是魔鬼》Le Diable probablement / The Devil Probably1983,《金钱》L'Argent / Money

电影节参赛

以下记录布列松参赛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详情:戛纳:死囚越狱(1957)、圣女贞德的审判(1962)、穆谢特(1967)、钱(1983)柏林:扒手(1960)、梦想者四夜(1971)、很可能是魔鬼(1977)威尼斯:乡村牧师日记(1951)、驴子巴特萨(1966)

经典赏析

关于罗伯特·布列松和《扒手》   第一,布列松并不是为广大影迷所熟知的电影大师,很多影青也只闻其名,不见其电影,这也是可预见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布列松这样的大师总是意味着观影时一顿美美的睡眠。但是布列松在电影界内却是很多名家的偶像,其中评价他的最有名的话莫过于吕克·戈达尔:“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正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第二,布列松的电影难见“技巧”,即一般传统上的视觉技巧,而且布列松的一些电影都是使用了大段画外音,这样,使很多人感觉到“闷”,甚至是“很难看”。   这部影片是布列松极简主义的最高艺术成就,他的切换总是不多余也不缺乏,冷峻的剪辑没有突出丝毫的感情,这就是布列松想要的。但是冷峻不代表没有节奏,布列松的光声是拥有节奏的,譬如开头在赛马场。   而在《扒手》中,还有一大神韵,即演员,我认为,在这点上,布列松可称为最伟大导演。   布列松从来都只用非职业演员,但是,那些人在影片中的神采却是任何职业演员达不到的。真实是布列松一直所坚持的,他根据角色选择了演员,给了他们大致的剧本,照后来那些业余演员所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会成为《扒手》中的演员,布列松选择我时就给了我一种难以言状的力。”布列松从不给演员说他自己的感觉,他让演员记住了大致的故事,就把他们放在环境中演,当演员不知所措时,他对演员唯一的建议是“或许你可以这么说。”   我们看一部电影,到底该怎么看才认定其是好电影?看故事?看明星?看特效?都不是,我们需要看导演他怎么来讲他所要讲述的这个故事,这才是体现导演作用的地方。同样我们还要看电影的光,声和时空,这是电影最基本的四大元素,如何利用这四大元素也成为导演能力所体现的标杆。《扒手》明显做到了导演想表达的最好。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