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罗夫(航天员)
人物生平
1927年3月16日,生于莫斯科。1945年,参军。1949年,毕业于军事飞行员学校。1959年,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60年,进入航天员队伍。1964年10月12日至13日,首次乘上升1号飞船参加航天飞行,考察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能力和相互配合情况,进行了医学生物学实验,研究了太空因素对人体的影响。1967年4月23日,乘联盟1号飞船升空飞行。4月24日,返回地面途中,由于降落伞缠绕故障而坠毁遇难,成为第一位在太空飞行牺牲的航天员。4月26日,苏联为科马洛夫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15万民众自发参加,他的骨灰被军车运过红场,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人物事件
“假新闻”其实是真新闻科马罗夫的妻子被接到飞行控制中心与她的丈夫通话,给在远方遭遇到麻烦的丈夫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就在几小时前,她还不知道丈夫已被第二次发射升空。这时,设在伊斯坦布尔近郊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也在监视着联盟1号,据称他们录下了科马罗夫和地面控制中心的通话情况,包括科氏夫妻在意识到他可能会殉职时的痛苦对白,录音的最后是不堪忍受的科马罗夫要求妻子先回家里去。当然,苏联方面对此一概否认,认为美国人在通信噪音中听错了原话。近来也有中国的媒体认为,科氏夫妇的太空对话是“假新闻”,理由是科马罗夫在降落的一瞬间根本没有时间对话。其实,他们不知道,科马罗夫在降落前早就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是太阳帆板没有打开,飞船缺少足够的能源;二是飞船返回地面必须依赖的三种定向系统,一种已坏不能工作,另一种启动了几次未能奏效,最后只剩手动系统了。如果三个系统都失效,科马罗夫将无法返回,并注定要在舱内空气耗尽后葬身太空。科马罗夫始终是在信息明朗的情况下,与地面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驾驭联盟1号飞船的。他本该在飞行第15圈时返回地球,但由于飞船的故障,延期至第17圈,后来又推至第19圈。为了安慰、鼓励科马罗夫,加加林担当起地面通信主任,随时将指令发送给他,并向他转达地面各部门的良好祝愿。如此看来,科氏夫妇的对话是完全可能,并在情理之中的。而且,从最新披露的解密资料来看,当年美国人监听到的通话内容是真实的。他创造了奇迹根据安排,联盟1号的着陆实施时间定在了第19圈。由于船上的两种自动定向系统已不能发挥作用,惟一的办法便是由科马罗夫尝试手动定向。苏联总理柯西金此时直接与科马罗夫通了话,总理告诉他,祖国为他自豪。显然,地面上的人大多不指望他能闯过再入这道关口。手动定向再入方法非常困难和复杂,而且由于认为实际飞行中不可能使用“手动”,所以航天员从没有做过针对性的训练。为实施这一方案,科马罗夫需要在第18圈飞行过程中在有阳光一侧利用地平线作参照来为飞船定向。接下来,在进入阴影区之前,他必须迅速将姿态控制交给船上陀螺,并在飞出阴影区后立即对飞船进行重新检查,如果发现指向有误,他还要重新“手动”,直到在第19圈时进行再入制动点火。正当科马罗夫为这项高难任务做准备时,地面又告诉他,船上电力仅够用到第21圈飞行。第二次再入尝试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正埋头记录操作信息的科马罗夫似乎平静了下来,加加林再次把一连串的指令发向了联盟1号。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科马罗夫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各项操作。飞船调姿成功,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联盟1号开始降落了!科马罗夫向地面报告了他成功的消息,但又说飞船偏离了预定的再入角度,将不是以平缓的角度,而是以几乎垂直的弹道式角度再入。随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和服务舱分离,联盟1号飞出黑障区后,地面又听到了科马罗夫向他们报告情况的声音,这声音平静而沉稳。飞行控制中心的人员开始相信,他们做到了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科马罗夫就要安全地回来了。这时,负责回收的几位高级官员乘军用飞机直奔备用回收区。由于飞船多飞几圈所引起的延误,该回收区比平时的回收区靠西,着陆点也会偏差几百千米。为了扩大搜救范围,一些空军基地受命处于待命状态。地面指挥系统认为,着陆前剩下的一连串程序已不会再出什么问题,并向国家委员会报告说:苏联又一次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航天飞行胜利结束。降落伞为什么没有打开联盟1号飞船在距地面7千米高度上,伞舱盖应当弹射分离,并拉出一个引导伞,用于为下降中的飞船减速。这具小伞可使飞船速度下降到40米/秒,这也是主伞安全展开的速度,速度再高,主伞的伞衣就会被撕成碎片。可是,联盟1号的主伞没有被拉出。一般情况下,主伞出现问题备用伞系统就会自动启用。但是,按照预定的设计,主伞只有被拉出后才能被分离掉,备用伞系统方才启动(这种设计是为了避免两伞缠绕),而这次发生的情况却是主伞仍然在伞舱内,根本就没有被拉出,所以备用伞也就没有展开。飞船里的科马罗夫此时再也无力回天了。在无法减速的情况下,返回舱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重重地摔在了奥伦堡附近的草原上,时间是1967年4月24日莫斯科时间上午6点24分。落地时的冲击力把返回舱摔碎,并引起船上缓冲发动机爆炸起火。联盟1号从起飞到坠毁,整个飞行共持续了26小时47分52秒。到达着陆点的搜救直升机看到了还在燃烧的飞船残骸,着陆点周围被黑烟笼罩着。残骸内的火很大,熔化的金属正不断地滴落在烧焦的地面上。飞船完全被烧毁,已看不出它原来的模样,只有船顶的圆形舱门外环还算完整。来自着陆区的消息很混乱,有的称救援人员已看到了地面上的飞船,但看不到科马罗夫在哪里;有的则说严重烧伤的科马罗夫已被送往距着陆地点3千米的一家医院抢救;甚至有传言说科马罗夫在相距很远的保加利亚或西德着陆了。航天指挥官卡马宁将军只好决定亲自前往着陆点。此时,地面搜救队在碎片中翻找,当他们铲走碎片并移开仪表板部件时,他们发现了还坐在中央座椅上的科马罗夫遗体。现场医疗队宣布,科马罗夫的死亡是由头部、脊椎和骨骼多处损伤所致。4月25日凌晨,装着科马罗夫遗体的灵柩在联盟2号预定机组人员和加加林的护送下运抵莫斯科,科马罗夫的妻子也来到莫斯科机场接机。遗体在到达后不久就被火化,随后骨灰被暂放到苏军之家红旗厅内。4月26日,科马罗夫的骨灰盒装在军用车上,以国葬的待遇安放于克里姆林宫墙内。葬礼后,他的妻子挣开亲友的搀扶,突然跪向丈夫的遗像,她亲吻着丈夫的画像久久不肯起来。有超过15万的苏联市民为这位令人尊敬的航天员送葬。美国航宇局的47名现役航天员联合发来唁电,向全体苏联航天员和科马罗夫的家属表示慰问和悼念。葬礼举行后几天,一些少先队员又在着陆地点挖出了科马罗夫的部分遗体。这部分遗体被就地安葬,于是使科马罗夫有了两处安葬地点。事故调查很快发现,降落伞出伞受阻是伞舱内外的压差所致。试图弹出的伞体引起的摩擦阻力使伞挤在了伞舱内无法拉出。在联盟1号飞行前对该系统进行的4次空投试验中,并未发现这一隐患。但在发射前降落伞打包时,总设计师米申曾认为降落伞的叠放不当。后来有一位设计师披露,在发射前,联盟1号和联盟2号飞船都曾被放入高温试验室内,以涂覆防热复合材料。而涂覆时,飞船没有盖上伞舱盖,这使得伞舱也被涂上了防热树脂,最终造成了降落伞无法展开。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设计部门将伞舱从圆筒形改为锥形,增大了伞舱的空间,对其内表面进行抛光以使伞能更顺利地弹出。
个人生活
科马洛夫的妻子是瓦伦缇娜·雅科夫勒夫纳·凯瑟尤娃,并有两个孩子:耶夫基尼和艾琳娜。
人物评价
科马洛夫用技术战胜了飞船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最终未能改变无法平安返回的命运。正如他所在的国家没有办法改变在20多年后解体的命运一样!不过,作为真正的勇士、英雄,科马洛夫不仅属于苏联,而且还属于全人类,他的名字已经被载入了人类史册,如同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足以让人们仰望!(文昌国际航天城 评)
人物纪念
1971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5号飞船登月时,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将比利时艺术家霍伊东克制作的一个很小的铝制雕塑《倒下的宇航员》安放在月球上,旁边是一块刻着美苏两国十四位在航天飞行或训练过程中牺牲的宇航员名字的纪念牌,其中,就有科马洛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