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星
详细介绍
李元,山西省 朔州市人,著名科普作家 北京天文馆创始人之一。1925年生于太原,1948年考入南京紫金山 天文台,从事 天文观测,天文普及和台务工作。1949年被选为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大众天文》月刊 总编辑、大众天文社 总干事,并积极推动中国的 天文馆事业。1954年被 中国科学院由 紫金山天文台调来北京开始筹建北京天文馆、成为该馆创始人之一。1987年荣获“天文馆事业的先驱者”奖状。
个人荣誉
从一名 天文爱好者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科普专家,在李元先生60年科普工作生涯中,他开创了 许多个中国科普界的第一:他是第一个提议、发起并参与创建了北京天文馆的人;北京天文馆也是建国后我国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科普场所。1957年9月北京天文馆建成开幕,他担当了第一名讲员;他还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被授予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驱者”称号(1987年)的科普人;1998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国际编号674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这也成为了第一次用中国科普工作者名字命名的天体……李元以一生平凡的工作谱写了一段不平凡的辉煌。
个人著作
编译《天文园集》、《 到宇宙去旅行》、《 北京天文馆》、《简明星图》、《 星图手册》、《 全天星图》、《飞上太空看星星》、《访美见闻》等。
相关故事
一张 星图引领科普之路 “60年前手绘星图,是它让我热爱星空并成为天文科普工作者。” 记者与 李元先生相识虽然只短短的四五年时间,但其间曾多次采访和请教过这位老人,他的家中似乎有数不清的天文书籍和星空图片,而这次见到李元先生,他向记者展示的是一幅60年前由他亲手绘制的星图。他说:“这张60年前手绘的星图,是它让我热爱星空并成为天文科普工作者。” 眼前的这张比现在A3型 打印纸还要大的手绘星图异常清楚而工整,圆形的天体轮廓中 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个星座的中文及 拉丁文名称,各种等级的星体和星云、银河等都按照图例清楚地在图中显示出来,就连“星图”的中英文标题都像印刷出来的一样精美、别致。从这张图中不难看出,60年前的李元就对天文充满了热爱与痴迷。就像每一位因兴趣而专注于某项事业的成功者一样,李元的成长经历注定了他一生与天文不可 割舍的 情缘。 李元的父亲 李尚仁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他们家的书橱中放着一套世界科普 名著《汉译科学大纲》, 李元在小学时期就经常翻阅这部书,特别是书中精美的插图更引起了他对科学极大的兴趣。他父亲还把在 日本留学时带回的一幅名为《星座早见》的 活动星图挂在客厅里,这也引起了李元的好奇与关注。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用一架蔡斯望远镜观看月亮,望远镜中天体的美景也为年少的李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抗战时期,李元一家住在四川乡村,每逢晴夜,父亲常常教他认识夜空中一些明亮的星座。这些都成为了李元后来热爱天文并走上科普道路的萌芽。 1941年,李元在重庆附近的“国立二中”读书,当时他在图书馆借到一部天文学家 陈遵妫先生编译的天文科普巨著《宇宙壮观》,李元夜以继日地翻阅这部著作,他说自己“简直是被那些引人入胜的 天文知识迷住了”。当时李元就按照书中的一张星图认星,在几个月中认识了大部分的星座。他不但自己看星,还教周围的人一起看星,并同时讲述一些天文知识,这也成为他最早期的科普活动,并逐渐使他形成了一种“科普性格”。此后,李元翻阅了更多的天文图书,对天文知识及美丽的天体图片越来越感到着迷。 1942年,在李元年仅17岁的时候,他就先后和中国天文界的前辈高鲁、陈遵妫、 张钰哲、李珩、 戴文赛等著名天文学家通信请教,并于1943年成为中国天文学会的永久会员。 1945年5月1日,李元在重庆《 大公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夏时制》后,开始了他的科普写作。他还精心绘制了6张 全天星图,并寄给了当时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的代理所长陈遵妫先生。1947年年初,陈遵妫先生介绍李元到天文研究所担任 图书管理员,并兼做编辑绘图工作。李元来到这个他向往已久的天文圣地后,更加贪婪地翻阅着国内外各种书刊。在此期间,李元开始为《 科学世界》写“每月天象”的连载,并协助编辑 《科学世界》月刊。1948年,李元得到天文研究所张钰哲所长的赏识并经过他出题考试,终于成为研究所的正式成员,从此踏上了天文科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