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洲(民国时期将领)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3:38

人物生平

17岁得 子,取名得甲。19岁考人县立单级教授养成所,三个月修业期满,由县劝学所(相当于今县教育局)分配教了两年多小学,而后考入济南镇守使马良办 的武术传习所学习武术,三年毕业。起初在家赋闲,后来又教了一段小学。1924年春,他的密友孟民言(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委员)突然找上门来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兴办黄埔军官学校,如果你愿意投考,我可以代为介 绍。”李仙洲久慕孙中山先生之名,同时也认为军界总比教书好,于是满口答应报考。   当时山东还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李仙洲为免给家庭招来麻烦,就不告而别,通过济南齐鲁书社的王乐平(省党部主任委员)介绍,赴上海参加考试, 结果同李玉堂、李延年、刁步云、王叔铭等人一起被录取。然后乘船到广州,由王柏龄主持又进行了一次考试,依然顺利通过。李仙洲被编在第三队第 一区队。因为他在军校学生中年龄最大,且已做了父亲,再加上身材高大,所以同学们都称之为“老大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于同年12月结业。随后以这批学生为基础组建了两个教导团,李仙洲被编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教导第一团二营七连,共产党员 郭俊任连长,李仙洲任二排排长,侯镜如是三排长。1925年,参加了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同年夏升任第七连连长。陈炯明叛乱平定后,李所在部队进驻潮州。这时临近春节,李仙洲离家已近二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以给儿子得甲完婚为由,向第一纵队司令 何应钦请假探家。于旧历腊月登程,辗转回到故乡。由于军阀张宗昌祸鲁,兵迭起,土匪肆虐,灾害频仍,家乡更加萎顿破坏,家境也日趋衰落,一种 悒郁苍凉之感笼罩在李仙洲心头。家人时刻担心发生意外,李仙洲未住满一个月假期,便匆匆归队了。1926年,李仙洲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四团一营少校营长,同年7月参加北伐。9月,李所在部队在南昌附近一度被孙传芳精锐谢鸿勋师打得 惨败。10月,北伐军增调援军,重整态势,消灭了谢鸿勋等部。11月初,在南浔路追击作战中,李仙洲营奉命在樵舍断敌交通。1927年初,李仙洲部编入以何应钦为总指挥、白崇禧为副总指挥的东路军,从赣东北东进浙江,于3月19日进占杭州,继经衢州、嘉兴,开赴上海, 下旬李营进驻上海北站。不久参与了蒋介石发的“四·一二”政变,而后该营调往常熟,担负长江南岸约近40华里的防务。1930年夏,李仙洲所在师编入第二集团军第一军,参加中原大战。5月中旬,李部在陇海路马牧集至柳河一线先后与冯玉祥军万选才部、晋军杨效欧 部作战。下旬至6月参加对豫东段陇海铁路沿线之阁、冯军作战。对方凭坚固守,李部及其所在师“伤亡颇巨”,“疲劳殊甚”。8月,在河南归德、太 康一带参加对孙连仲、宋哲元等部作战。9月下旬,转人平汉线,进攻张维玺等部。战后,李部先后调驻郑州、华阴、洛阳等地。   1932年至1936年,李仙洲奉命率部在鄂豫皖、江西、山西晋城等地同红军作战。1936年秋,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 日,全国形成抗日救亡高潮。李仙洲在时代大潮的影响下,他产生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强烈愿望。他面见蒋介石,请求允许其率部北上抗敌。“西安事 变”发生后,李仙洲部便从“剿共”前线退驻黄河沿岸。这时,李仙洲任二十一师师长。1938年初,蒋介石在洛阳召见李仙洲,命其第二十一师与罗奇第九十五师编为第九十二军,以李为军长兼二十一师师长。1939年冬,李仙洲所部第二十一、一四二两师陆续开抵鄂北襄阳、樊城、随县、老河口一带。1940年,参加了宜枣会战的部分战斗。同年底经河南 确山、新蔡等地到达皖北,归苏鲁豫皖边区总司令兼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指挥。1946年,李仙洲转任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成为资历较浅的王耀武的副手,第二十八集团军番号也随之撤销。  1947年1月,国民党军集中30余万兵力进攻鲁南。在这种情势下,解放军放弃临沂,挥师北上,在莱芜全歼国民党军7个师5.6万余人。李仙洲在莱芜 战役中左腿受伤被俘。李仙洲腿伤痊愈之后,即被转移到后方,后来在东北战犯管理所和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一面学习,一面劳动。    1962年夏,李仙洲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又选为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10月22日李仙洲 在济南逝世,享年94岁。

人物轶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仙洲请缨御侮的夙愿终于实现。李仙洲率领第二十一师于1937年8月4日,向陕北宋家川出发,开赴华北。中旬,该部先后到达察哈尔省怀来县康庄及其迤南地区,归第十三军军长 汤恩伯指挥,与王万龄第四师、王仲廉第八十九师等部协同在南口一带抗击日军。李部任务是在长城居庸关至横岭城一线及青龙桥、榆林堡、康庄一带 构筑工事固守,并相机出击。当面之敌系第十一混成旅团及第五师团一部。21日晨起,李师第一二一团第二营在羊台子附近抗击敌人,营长阵亡,各连伤亡殆尽,形势十分危急。李命第一二四团增援,始将战局挽回,并乘夜袭击敌人,经两小时激战,恢复了左翼第八十九师丢失的羊台子以南的阵地。 扼守居庸关之第一二三团为解除左侧高地敌人的瞰制,于23日凌晨主动出击,在暗夜浓雾中奇袭敌人,喊杀声激荡山谷,敌不支逃向南口。敌人调来铁 甲车两辆,集中重炮、山炮30余门,向居庸关全线轰击,至12时30分,发射炮弹4000余发。下午6时,敌干余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第一二 三团第一、三、九连官兵全部阵亡,九连连长杨思忠腿部负伤,拉响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24日拂晓,敌机十余架、炮30余门,同时向李部 第一二二团第二、三营大岭阵地猛轰,继以步兵轮番进攻。该两营损失惨重,但仍血战不退。凌晨6时,第一二六团第二营前去增援,因敌炮火猛烈异 常,该营营连排长下以伤亡殆尽,西大岭阵地终被敌人突破。李仙洲闻讯亲自率队反击,激战至午,阵地终于恢复。同日下午4点,李仙洲得悉,右翼之 第四、第七十二师之横岭城阵地被敌突破,二十一师顿受重大威胁。25日遭敌全面猛攻,李控制的预备队使用无余,师部所在之榆林堡被敌迂回部队包 围,情势十分危急;同时与总指挥部的电讯联系已中断两天,李仙洲陷于请示无从、反攻无力的困境,若继续固守,有全师复没之虞。李不得已,乃与 第八十九师师长王仲廉电话商决,转移阵地,率余部迤逦西撤。至28日始得汤恩伯电示:涿鹿刘汝明部全部撤至蔚县,“我右翼有被敌包围之不利”, 并命李师开谢家堡集结。  至此,李仙洲率部在居庸关一带与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军鏖战七尽夜,全师伤亡及失踪官兵总计达2000多名。   李师经蔚县、广灵、崞县,于10月上旬到达山西忻县,归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指挥,参加忻口会战。11日,李师一部接替第五十四师界河铺河东岸至 三家庄以北高地之线。13日凌晨2时,敌第四十三步兵联队2000余人在炽烈的炮火掩护下,向第五十四师所守忻口东北之南怀花阵地发动猛攻。激战9个 小时,第五十四师因伤亡过重,阵地被敌突破,。李仙洲奉命夺回南怀花阵地,乃于上午11时率部增援,与敌展开激烈的争夺。李在南怀花村东一带高 地指挥,士兵们前赴后继,更番冲锋,山间阵地失而复得者数次。至14日凌晨3时,战斗更趋激烈,李仙洲亲临第一线指挥,其卫兵一名牺牲、一名负 伤,但他仍奋不顾身,率部先登,终于击溃了敌人,夺回了第五十四师丢失的南怀花阵地。但是在凌晨5时30分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仙洲左胸突然中 弹,子弹穿背而出。   15日拂晓开始,敌第四十三联队以炽烈炮火对李部第六十三旅官村以南阵地及第六十一旅1300高地一带阵地轰击,继以步兵千余分三路进犯,激战 至午,阵地岿然未动。到下午2时,敌又集中炮火,全力攻击第六十一旅左翼。阵地被炸毁,守兵一连全部殉国。当敌步兵靠近时,该旅突然出击,以肉 博战一举打退敌之进攻。敌人在一个下午猛扑七次,均被击退。至16日晚,敌第四十三联队大部被歼。   南怀花战斗是忻口会战关键的因而也是最激烈的战斗。李仙洲部以伤亡军官近140名、士兵1800多名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不但固守南怀花一线 阵地,保证了整个会战的胜利进行,而且毙敌千余名。其中有中队长以下军官40余名,缴获七五步兵曲射炮两门,以及大量枪支弹药、大批防毒面具、敌人重要文件等。   16日以后,日军不断增加兵力,继续猛攻,战况之惨烈有增无减。李师各部阵地几全部被敌炮火摧毁,旅、团长多人负伤,第一二四、一二五两团 的营、连、排长几乎全部伤亡,每连士兵仅余七八名,多者亦不过十余名。到10月底,全师官兵由一万余人锐减至5000余人,步枪由4600支减至1500 枝。重火器损失更大,重机枪仅余四分之一。“牺牲之大,为他师所未有”。11月初,忻口会战结束,李部始奉命转移。   李仙洲14日负伤,次日,军政部长何应钦即自南京发电慰问。接着蒋介石也专电慰勉,电文大意说:得知吾弟伤势甚重,殊深系念。希将吾弟伤势 随时告知,以免吾挂念。兹发五万元,以作养伤之用。李仙洲用这笔钱买了药品,用于本师官兵的伤病治疗。忻口战役后,他转到汾阳、西安等地养 伤,第二十一师则调往河南陕州整补。   1938年初,蒋介石在洛阳召见李仙洲,命其第二十一师与罗奇第九十五师编为第九十二军,以李为军长兼二十一师师长。   4月上旬,该军调赴鲁南参加徐州会战。这时台儿庄战役刚刚结束,李奉命赴临沂增援庞炳勋军团,未及到达,临沂失守,乃归张自忠指挥,在临沂 南部地区牵制敌人。27日,改归汤恩伯指挥。30日,汤命李作为关麟征中央军之右路军司令官,统辖第二十一、二、二十五师及新五师一部在邳县桃 庄、朱古堆、虎皮山、杏村一线固守。自5月1日起,协同王仲廉之左路军抗击敌军第三、九旅团及长野支队等部,经过陈家场、大小袁庄、连防山、半 步店子等一些小规模战斗,至9月奉命率本军转移,经宿迁、滩溪、亳州等地,节节后退,直到湘北九岭一带担任防务,李的军部驻平江县南江桥附近。   1939年冬,李仙洲所部第二十一、一四二两师陆续开抵鄂北襄阳、樊城、随县、老河口一带。1940年,参加了宜枣会战的部分战斗。同年底经河南 确山、新蔡等地到达皖北,归苏鲁豫皖边区总司令兼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指挥。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