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驹(著名画家)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4:04

人物生平

赵伯驹,字千里,中国南宋画家。宋宗室,宋太祖七世孙。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初。宋高宗极其爱重,曾命他画集英殿屏风,赏赐很厚。对楼台界画亦尽工间之极。其弟赵伯骕,字希远,以文艺从侍高宗左右,亦长山水、花木,尤工设色。曾任浙东兵马钤辖。擅山水、花果、翎毛、楼台,其山水师法李思训父子,并吸取北宋文人画家水墨山水的表现手法,形成清丽秀雅,“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青绿山水,颇有书卷气。有《阿阁图》、《汉宫图》、《江山秋色图》等传世。弟赵伯骕,字希远,亦善画,多作青绿山水,风格与兄相近,有《万松金阙图》传世。《松隐集》说:“赵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书史,皆妙于丹青,以萧散高迈之气,见于毫素。”

代表作品

作品作品有《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文会图》、《鸟雀图》等。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江山秋色图》、《汉太祖入关图》等。艺术特色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建南宋画院的新帜。其弟伯 ,字希远,以文艺从侍高宗左右,亦长山水、花木,尤工设色。擅画山水、花果、翎毛。 山水以青绿见长,取法唐人, 参古融今,布景繁密。笔法秀丽精致,设色典雅浓郁,高宗称其画有董源、王诜气格。

个人生活

天尊御茶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初春,宗室画家赵伯驹给余杭径山寺画了百幅身罗汉像,在余杭的径山寺住了半年多,成了寺里和尚与帮工们最尊敬的客人。帮工中有个来自桐庐魏丰村的厨师,人称大鼻子师傅,四十多岁,生得身高马大,紫红脸庞,笑起来双眼眯成一条缝,鼻子肥大透亮,故有此诨号。他心地善良,生性憨厚,做事勤恳,从不与人计较长短得失,烧得一手素食,也善“点茶”。但凡寺里来了贵客,都叫他“点茶”伺候,因此最先得识皇叔爷赵伯驹。赵伯驹在京城临安、皇城内外见过不少点茶师,很少发表评说,偏对大鼻子师傅的点茶功夫赞赏有加。这让大鼻子师傅十分激动,从此常凑空来赵伯驹住的小院,为他点茶。相处久了,赵伯驹更欣赏他的为人,据说他画的其中一幅眯着眼引线穿针补衣的罗汉,就依照大鼻子师傅的模样画成的。清明前的一个清晨,赵伯驹走完千步刚回到小院,大鼻子师傅就走了进来,拎着一只竹箱说:“皇叔爷,小的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新摘新炒的土茶,请你尝个新鲜!只是乡下土货,没有外间的名贵,莫要笑了。”赵伯驹笑道:“名贵的不一定就好,土货也未必就差!”大鼻子师傅见皇叔有了兴趣,开箱取出一只陶罐,才揭开盖,便有一股清香徐徐飘出,令人兀地神清气爽,赵伯驹说:“啊,这香味已是不凡的了!”新茶用土纸包着,打开纸包,赵伯驹取出几片放在掌中,只见片片扁平如折纸,新翠之色不减,凑近嗅了嗅,分明还有新茶的芬香,并不是从茶饼上扒下来的茶块,不觉有些惊异,问道:“这茶如何吃?”大鼻子师傅笑道:“这就是乡人土货。乡下人供不起烘制茶饼的费用,采了新茶嫩芽,就在自家灶头上用锅炒,炒成这一片片的,用纸包好,放在石灰甏里,用的时候取出少许放在碗里,用沸水冲泡着喝,最能沁人心脾润肺养神。不知皇叔肯试一杯乎?”当时的饮茶方法还沿用唐五代相传的一套程式,整个程序颇为繁复。即先从或方或圆的茶饼上取下所需的一块,放在碾药用的船形碾槽里碾碎,用筛子筛去杂质,再将茶粉末放在滤巾中,取水冲淋,使尽去杂质,然后将滤净的茶粉末放在壶中加水煮,同时根据节令添加佐料,包括盐。煮沸的茶水,表面会不断泛起一层水泡,被内行人视为最美最具欣赏价值的过程。“茶圣”陆羽曾为此写下诗一般的赞美之词。所谓“点茶”,就是将这一整套程序演绎得极为娴熟,手段干净利落,煮成色香味俱佳的茶汤,然后拿长柄汤匙将茶水分给饮者。看惯了这种“点茶”的赵伯驹,对大鼻子师傅的建议不由大觉新奇,说道:“好!吾且来充一回乡人,品一回乡人土茶!”大鼻子师傅本还担心皇叔爷不赏脸,闻言大喜,立即从竹箱中拿出两只粗瓷海碗,放在桌上,撮了些许新茶放在碗中,然后又从箱里取出小炉和一瓶山溪水,对皇叔揖道:“请皇叔少待!”说着麻利地在院中点火煮起茶来。不一会壶中水沸,大鼻子师傅拎起瓷壶,对准碗中茶叶冲了下去,只见扁平的茶叶霎时在水中翻滚打旋,随即片片舒展,如翠叶悬空直立于水中,展显出嫩绿的本色,一股清香也如遥山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只听大鼻子师傅说:“皇叔爷,这就是我等乡下人喝的茶,虽然粗疏简直,但茶的色味全在其中,一点儿不曾缺失”,见皇叔听得十分专注,又道:“待水稍温,就可以饮了!”赵伯驹从来没有见过冲泡后还能重回绿色并保持原有形状的茶叶,心中已觉大妙,稍待水温就捧了海碗呷了一口,闭目回味了一下,只觉得一股幽香直冲脑门,真似醍醐灌顶,拨开十千魔障,又连呷了几口,睁眼笑道:“大妙大妙!”少顷又问这茶有何名字,大鼻子师傅说:“难得皇叔爷高看,这乡人土货以前谁会看上眼?也不知传了多少代,至今还没有个名目哩!”叹一声,忽又兴冲冲说:“要不请皇叔爷给它取个好名字,也让我乡下人永世感念你的恩德!”赵伯驹笑着连连摇手,说:“这哪里是我该取的名?”想着想着,心里有了主意,说:“这样,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去,不如路上拐个弯,你陪我去产茶地桐庐天尊山看看,捎些新茶,带回京城,……至于给它取名的事,我想只要茶好,总该会有佳名的!”数日后,赵伯驹由大鼻子师傅陪着,带了几名仆人乘船经分水到了桐庐魏丰爬上天尊山看了茶园,访问了当地几位老农,买了几斤新茶,然后在桐庐雇船直下临安。宋高宗对堂侄赵伯驹兄弟始终给予优厚的待遇,允许他们随时入宫觐见。端午节那天,宫中按例举行端阳午宴,赵伯驹奉召入宫,到后宫澄碧堂观赏石榴花,宋高宗问他在径山寺有何听闻,赵伯驹就将土茶献上,将自己的品尝经验与评品一一禀报。高宗听罢大喜,当即令翰林司药童取水煮茶,分赐在座诸人。赵伯驹见龙颜大悦,又说起山民为茶求赐佳名一事。高宗笑道:“此种新茶炒制简便而香味清纯,形色亦妙,虽属山民无奈之作,较之茶饼烘制之繁,烹煮之烦,不知省却多少心力!而人心趋简厌烦,喜真拒饰,谁知不为后世茶事正宗?故可令诸学士为其撰一佳名来呈”。后来据说取名为“天尊御茶”报高宗准允,成为南宋宫廷的御用之茶。而这种用沸水泡茶,即饮、不加它物的饮茶法,到了元代果然成了饮茶正道,沿袭至今。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