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布劳格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9:20

所获荣誉

诺曼·布劳格(Norman Ernest Borlaug,1914年3月25日-2009年9月12日),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绿色革命”的先驱。由于他在粮食及对抗饥荒等领域贡献卓越,因此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他因为终生帮助克服全球饥荒并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他名字命名的奖学金具有特殊的荣誉,因为一直以来只颁发给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特别优秀的学生。2009年9月12日他因癌症并发症在美国达拉斯的家中离世,享年95岁。

个人生平

1963年,诺曼·布劳格出任当时新成立的国际玉米小麦发展中心负责人,培养出数以千计科学后生。1984年,诺曼·布劳格时年71岁,已经退休,接获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已故创始人笹川良一的电话,邀请他帮助提高非洲国家粮食产量。诺曼·布劳格回答:“我71岁,从头开始太晚了。”笹川回应道:“我比你年长15岁,所以我猜想,我们昨天就应该开始。”这番话打动了诺曼·布劳格。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支持下,从那年开始,他接受笹川和平财团资助,在贝宁、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等14个非洲国家试验种植高产作物品种。短期内,玉米产量增加两倍,小麦、木薯、高粱等作物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986年,诺曼·布劳格创立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每年鼓励一名在世界粮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者,奖金25万美元。直至耄耋之年,诺曼·布劳格仍致力于非洲消除饥荒事业。2007年,美国国会向诺曼·布劳格颁发金质勋章。这是美国国会设立的个人最高荣誉。1996年6月7日,诺曼·布劳格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诺曼·布劳格获得了美国国会金质奖章,这是国会颁发的最高平民奖。2009年9月12日去世,享年95岁。当全世界都在花几个月时间哀悼迈克尔·杰克逊的时候,我们或许也应该怀念一下一位刚去世的科学家。他是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农学家、集约化农业的创始人诺曼·布劳格,他的高产杂交小麦技术,帮助数百万人远离了饥饿。尽管在晚年,他遭受了时尚环保主义者的批评,但是,他还是被公认为“绿色革命之父”。9月12日,他因为癌症在得克萨斯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5岁。

成果

1 杂交小麦墨西哥实验获得成功1914年,诺曼·布劳格(Norman Borlaug)出生在一个挪威籍美国农夫的家中。他从小在父亲的麦田和牲畜群中长大。长大后,他考上了明尼苏达大学,并在这里获得了林业专业的学位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二战期间,布劳格加入杜邦公司进行科研工作。1942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与墨西哥农业部展开一个合作项目,以解决该国因小麦杆锈病造成的大量饥荒。得知这个消息后,布劳格毅然辞去杜邦的高薪工作,加入这个项目。从此以后,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就都这样在发展中国家度过。然而,在墨西哥的工作是艰难的,没有合适的本地科学家和设备,连台拖拉机都找不到。更糟的是,当地农民并不信任他。“我常常觉得我接受这个职位是个错误。”布劳格在其传记中写道。不过,布劳格在墨西哥一干就是16年,进行了多次科技创新,其中一点就是叫做“穿梭育种”(shuttle breeding)的方法。这个做法令谷物主茎的抗病免疫力迅速增加。此外,布劳格还发展出了对日光不敏感,能在多种气候下生长的谷物。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矮生小麦的研究。株高是农作物中相当重要的性状。传统而言,农民更喜欢看上去高大,结实的小麦,植株高的小麦能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但当谷粒产量增加时,植株高的小麦可能引起倒伏而减产。于是,布劳格开始研制植株矮、主茎强壮的矮生小麦。这个新品种在主茎上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产出的谷粒则更多,且能够承受更高的谷粒产量。此后,布劳格又将这种小麦与一种日本矮生突变体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半矮生的杂交新品种。通过多次杂交,他最终培育出了能够在大风严寒气候中获得高产的半矮生抗病新品种改良小麦。因为布劳格的小麦改良工作,到1956年,墨西哥的小麦产量翻了一倍,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到1963年,墨西哥95%的小麦作物都是布劳格的新品种小麦。当年,墨西哥的小麦收成是1944年布劳格刚到该国时的6倍。墨西哥最终成为一个小麦出口国。布劳格的高产技术存在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矛盾。布劳格本人一直坚持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以保证土壤营养。不过,要取得有机肥料,就需要很大量的家畜。反过来,这些家畜又大量消耗本可以给人吃的谷物。如果使用非有机肥料,则一方面会消耗有限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又对土壤造成破坏。2 绿色革命拯救了100万生命1961到1962年,在美国农业部的支持下,布劳格的矮生春季小麦开始在世界各地小范围测试。196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原来的项目基础上,成立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布劳格受命前往巴基斯坦和印度。然而,他从一开始就成为争议对象。印度和非洲等国,已经习惯了种植本土的谷物如扁豆或木薯,最初,当地政府将布劳格的想法视为“西方植物取代本土种植物”而不予接受。但布劳格坚持认为,高产量的新式小麦增长迅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长,又因为自身抗昆虫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杀虫剂,因此能够解决当地的饥荒问题。到了1965年,受印巴战争影响,当地饥荒加剧,两国才开始允许其进行矮生小麦的试验。布劳格的实验成功了。这两个国家的小麦产量以每年70%的速度开始增长,饥荒得到了控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两个国家的小麦增产量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印度甚至成为了小麦净出口国。1968年,美国国际发展机构(USAID)在年度报告中将印度次大陆的粮食增长现象称为“绿色革命”。从此,布劳格就成了“绿色革命之父”。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很多人认为,“绿色革命”转变了上世纪前半时期的全球饥荒局面,并拯救了大约100万个生命。1970年,瑞典皇家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布劳格,他们在颁奖敬词中说道:“他帮助一个饥饿的世界,为之提供了面包,这种帮助超越了同时代任何人。我们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得到面包的同时,也得到了和平。”上世纪80年代时,“绿色革命”之风还吹到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出了超级水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布劳格又与袁隆平主持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如今,中国已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3 遭遇冲击痛斥“时尚环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布劳格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环境和社会批评家的质疑。批评布劳格的高产农业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很多人认为,这种农业技术带来的问题要超过解决的问题。例如,有人批评这种农业技术过多依赖于化肥和杀虫剂,而且只重视对大型土地拥有者有利的高产量作物。也有人认为,布劳格的杂交做法带来了大规模的单一作物,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人在批评转基因技术的时候会把矛头指向布劳格。上世纪80年代,布劳格将注意力放到了非洲。他想把这片世界上最贫瘠的土地变得和其他大陆一样富饶。不过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政客游说团和环境保护主义者鼓吹政府不要在非洲采纳非有机肥料等种植手段,一直资助布劳格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也将战略方向转到了生物技术农业领域。布劳格越来越受到冷落,无论话题是否与他的工作有关,只要扯到“绿色农业”的话题上,他就会成为别人的“靶子”。在环境保护者的鼓吹下,福特基金会和世界银行都和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划清了界限,只有前美国总统卡特和日本社会活动家笹川良一愿意资助他。布劳格愤怒地反击这些环保主义者:“他们大都是精英主义者,从没有亲身经历过饥荒。他们在华盛顿或布鲁塞尔舒适的办公室里游说。我则在发展中国家呆了整整50年。那些人哪怕就是在那呆一个月,就会哭着喊着要拖拉机,要肥料,要灌溉管道,如果那些时尚的精英主义者不愿提供这些东西,他们同样会愤慨万分的。”布劳格常常说,真正的问题并非农业技术,而是失去控制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如果持续以现在的速度增长下去,我们会毁灭这个物种。”退休后,布劳格还是设法尽可能地在各地呼吁用生物技术抗击饥荒,1986年,布劳格成立了奖金为25万美元的世界粮食奖,专门授予全球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质量及食物可供应性而做出贡献的人。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该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尤纳斯也曾经获得该奖。“在拯救的生命的数量上,布劳格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人。”联合国世界粮食项目执行主席史瑞(Josette Sheeran)说,“他的心胸和他的智慧一样广大,但感动世界的却是他的激情和同情。”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