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
人物生平
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1817-1904),平时疏远绘画界,喜欢离群索居。他所走的道路的确不同于十九世纪英国乃至欧洲的一般艺术家。1848年以前,瓦兹对英国的绘画恪守皇家学院一切法则,题材、技法、艺术风格都远离生活现实极度不满。于是,他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将他热爱的古希腊雕塑所具有的崇高的美融化和移植到绘画中去。因此,他的绘画有深刻的雕塑感,特别是肖像画。他认为艺术应该宣传普遍的真理,应该“给人以德性上的启示”,而不是为了取悦于人。因此采用文学性的手段,画了许多深含人生哲理的寓意画.只是他所宣扬的真理性形象过于晦涩了些。在1835和1837年,他偶尔也参加过皇家学院的展览,被人所注意。后来在为国会大厦设计装饰画的竞赛中,两次获奖。遂于1843-1847年出访意大利。回来以后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意大利提香的影响。此外,他也画了不少肖像画,最著名的有现藏伦敦国立肖像画馆的一幅《曼宁大主教像》(1882年作)。
绘画作品
在伦敦,有很多瓦兹的作品,比如国家肖像馆有他的专人纪念馆,他的肖像与其他维多利亚时代的伟人在一起。泰特画廊英国美术馆有很多他的画作,包括《可以称她为女人》、《停留于内心深处》以及《希望》等。在肯辛顿公园,还有他巨大的骑马雕像,名为《身体能量》。他的作品还有《命运》、《爱与生命》、《伊得山的群神》等,《希望》就是其中最杰出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的一幅。《希望》 《希望》是欧洲绘画史上别具一格的名作,其最大的特点是深含哲理和强烈的抒情风味。画面是一个年轻的女神,蒙着眼睛,抱着一只古希腊的七弦琴,坐在象征世界的黎明前的地球上。她正在弹拨这琴,而琴已经只剩下一根弦了。她垂着头,在凝神倾耳细听那根弦上发出的微弱的声音。背景是一片蔚蓝的晨曦和混沌朦胧的太空,棕色的球体飘浮着白云。宇宙间大气朦胧,混沌一片。这个女神是美好人生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画家原来的意图是在追求一种促使人思索的伟大感情。但画面未能达到他所预期的效果。这个女性象征性形象给观者带来的是犹豫、彷徨和“人生不可知”的印象。或者说,作为美好的人生,她和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她依赖着世界,而世界不能给她以任何慰藉。就连她自己也是个未知数。因此,画上的少女具有浓厚的命运失落感。她所希望获得的,是仅剩下的一根弦的乐音,这就流露出一种生的危机感。情调是十分消沉的,尽管画家把这个形象画得非常抒情,易使人产生怜悯情绪。“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裴多菲的诗也许正可以借来作为此画的寓意的揭示。《伊得山的群神》这幅作品《伊得山的群神》创作于1885~1886年,规格为65×53厘米,现收藏在藏瓦兹美术陈列馆.油画上画了三个裸体形象,中间一个是诞生于这座山上的主神宙斯,两边是两个女神。按照神话传说,伊得山是克里特岛的最高峰。相传那里是帕里斯判定谁是最美丽的女神的地方。那么,画的三个裸体究竟是宙斯,还是帕里斯?却不甚明了。
作品影响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9日报道,奥巴马2004年在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名为“无畏的希望”的演讲,此次演讲让他声名鹊起,并且在2006年出版同名著作。实际上,“无畏的希望”一词出自他的前牧师赖特对一幅画的评论,奥巴马本人曾被那幅画感动得热泪盈眶。20年前,身为芝加哥三一联合基督教会牧师的耶利米•赖特,以“无畏的希望”为题举行了一次布道。他在布道会上解析了弗雷德里克•瓦兹这幅《希望》的画作。 赖特说:“虽然这名女子身上有着瘀伤和血迹,穿着破烂不堪,竖琴也只剩下一根弦,她就好像是广岛或者沙佩维尔(沙佩维尔为南非城市,曾发生种族屠杀)的受难者,但是画家仍敢于把这幅画名为‘希望’。虽然世界被战争撕裂,虽然世界被仇恨摧残,虽然世界被猜疑蹂躏,虽然世界被疾病惩罚,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充满饥饿和贪婪,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但是这位女人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上帝。”奥巴马在他的自传《父辈的梦想》中,将这次特别的布道看作他人生转折点。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其他艺术作品能像这幅画那样,对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轶事典故
背景说明19世纪30年代,英国一部分革命者为“宪章运动”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价。斗争的结果虽然仍使革命受挫,但英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却得到了增长。引起思想混乱的只是在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有人否定现实,有人悲观厌世,更有部分人转而赞美中世纪社会,躲进了基督教神学观念里。在文学艺术上,这种消极与错误的认识也很明显:大文豪狄更斯就认为社会矛盾与斗争的总根源是背弃基督精神。他在《圣诞欢歌》中以伤感的人道主义去谴责社会的自私心理,说现在的人们不能爱自己的邻人,主张以慈善事业来改善这些社会风气。小说家司格脱说,现实都是丑恶的,只有往昔的中世纪生活才是美丽的。表示要以中世纪故事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在诗中发泄对工业文明的反感,赞扬农村的宗法制田园生活。1833年英国牛津大学一部分教师还狂热地宣传宗教道德观,反对自由运动,声称英国应该传播天主教教义。这些教师还要求在大学生活中恢复宗教仪式,历史上管它叫“牛津运动”。在哲学上,人们称这种思潮为消极浪漫主义。当然,这对英国的绘画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拉斐尔前派”运动正是这种思潮在艺术上的反映。英国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就是生活在这个年代,但他不属于“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他走着与当时学院派不同的道路。英国绘画在1848年以前,仍以皇家学院的艺术趣味为楷模。一年一度的展览会几乎都是按规定的题材和法则来制作的。这些学院派作品与生活现实没有多少联系,色调是重复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规范。雷诺兹的画风已被看成金科玉律。法国印象主义艺术思潮,在英国成不了气候,即便有人追慕,也势单力薄。无怪乎康斯泰勃尔在1830年时忿然指出:“20年内英国的美术将濒临灭亡。”在“拉斐尔前派”诞生以前,有些长期在国外的画家已经试图寻求英国绘画的转机。从事肖像画的史蒂文斯就决心改变学院派的风气;瓦兹则专爱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复杂意图。《希望》就是他的代表作。它富于说服力地表明:瓦兹要一改英国学院派的陈陈相因的旧习,采用更多的文学性手段,以变革英国油画的面貌。追求最高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英国画家,1817年出生,1904年去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为神秘的艺术巨人之一,他被誉为“英国的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为卓著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一)”。此外,瓦兹还是一位艺术家先知,他的画作主题都是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总结概述。他的座右铭就是“追求最高”。他的绘画有深刻的雕塑感,特别是肖像画。他认为艺术应该宣传普遍的真理,应该“给人以德性上的启示”,而不是为了取悦于人。他因此采用文学性的手段,画了许多深含人生哲理的寓意画,《希望》就是其中最杰出最著名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