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

联合创作 · 2023-12-27

人物履历

1974年-1978年,湘潭钢铁厂轧钢分厂当电工;

1978年-1981年,湖南大学求学;

1981年-1984年,机械工业部研究生院任英语教师;

1984年,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6年,到新华社实习,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

1986年秋,获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英文名:Hugo Shong),怀揣38元美金去了美国,拼命苦读,只用了8个月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1987年底,进入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担任了《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1991年,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IDG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盈利;

1991年,获美华协会“最佳新闻报道奖”称号;

1993年,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并任总经理。同年,与广东银行合作,成立另一家技术合资公司;

1998年10月28日,代表IDG与中国科技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承诺在7年内向中国的技术产业提供10亿美元的创业基金。

2000年5月,成为波士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位亚裔董事。2004年在学院设立“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IT经理世界》、《通讯世界》、《电脑商报》等都是 IDG 投资的媒体,熊晓鸽作为 IDG 亚洲区总裁,将 IDG信息服务企业的理念在中国发挥到了极致。同时, IDG在中国投资了 60 多家网站,包括著名的百度、搜狐、易趣、携程、慧聪、当当、腾讯 QQ、 3721 和 8848 等。他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中国信息的使者”IDG 投资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站和高科技企业,获利颇丰。背后上亿美元资本的投资,极大地影响到中国互联网主流企业的发展。

多年来,熊晓鸽怀着一个赤子之心,十分关心祖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993年,在他主持下,IDG投资2000万美元,创立“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后更名为“IDG资本”),成为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1998年10月27日,在熊晓鸽积极推动和主持下,IDG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IDG将在7年内向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0亿美元,支持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月,熊晓鸽同访华的IDG董事长麦戈文一道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

IDG资本在全球总共投资了超过700家优秀企业。有150多家优秀企业通过

上市或并购退出。事业成功的熊晓鸽十分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1995年11月至今,熊晓鸽向其母校湖南大学捐款达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熊晓鸽奖学金”、“熊晓鸽奖教金”,捐建熊晓鸽健身房、湖南大学游泳馆。

1997年10月和1999年4月,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先后访美时,熊晓鸽积极参与了在波士顿的接待工作。其中,作为主要接待机构之一,熊晓鸽在波士顿参与组织了欢迎朱总理访问的盛大宴会。2000 年在熊晓鸽的积极策划下,IDG 成为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的重要赞助机构。

如今他已成为将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现任IDG资本全球董事长,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任免信息

2018年2月8日,中国联通公告,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第六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共14项子议案。公司董事会提前换届,熊晓鸽获选举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代表案例

美国传奇影业、印象系列、时尚集团。

慈善义行

熊晓鸽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注母校――湖南大学的发展。1995年11月,他在湖南大学设立了“熊晓鸽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研究生,希望他们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他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内设立奖学金的第一人。他还另出资,在湖南大学设立了“熊晓鸽奖教金”,用于激励教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迄今为止,已有800余名学生、教师先后获得该奖项。他还多次出资改善湖南大学的办学条件,2001年出资更新“熊晓鸽健身房”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同年他又向湖南大学捐赠建设“湖南大学游泳馆”,捐赠总额已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2017年,他向湖南大学捐资1亿人民币,成立张艺谋艺术学院,为大型综合性演艺活动培养导演、编导、制作及管理人才。

2003起,熊晓鸽发起创办了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利用媒体的力量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资助,该活动两度获得国家最高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

2006年8月,在参观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时,熊晓鸽决定出资100万人民币,终身认养出生在8月6日,且为当年全球第一对双胞胎大熊猫,起名“乐山”和“乐水”,为保护中国特有的濒危野生物种做贡献。

2011年,熊晓鸽提出创意并出资,由北师大承办的“看北京、”“看中国”项目,出资赞助美国电影专业学生来中国拍摄微电影,把他们眼中的中国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来。已经有200余名学生参与该项目,已获得10项国际大奖。

2013年,熊晓鸽出资和美国电影研究院、南加州大学合作,成立“中国故事奖学金”,让美国学生撰写拍摄中国故事。

2014年,熊晓鸽资助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进行国家地理图片库中国主题图片数字化,促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国图录》收录了国家地理收集及拍摄的珍贵中国主题图片。卡特总统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2017年3月28日,向湖南省湘潭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襄助湘潭大学教育事业。

荣誉记录

2004 年,熊晓鸽在母校美国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了两项个人奖项 ——“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主流大学以个人名义设立的第一个专业大奖。第一位获奖者是美国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泰德 ·科佩尔。同年,他荣获波士顿大学“杰出校友奖”。

他还担任波士顿大学校董、WPP董事。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联席会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金融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创业导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客座教授等。

荣获“中国投资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中国VC/PE领域终身贡献奖”、“中国优秀股权和创业投资家终身成就奖”、“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 等称号。

2017年12月21日,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2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熊晓鸽以63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3207名。

职场趣事

伯乐相马

谁要是被熊晓鸽“看上”,谁就可能取得创业的第一步胜利,因为获取的不仅仅是创业资金,更包含创业信心。这位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的熊晓鸽,以其独具慧眼的能力投资了百度、搜狐、腾讯和搜房等众多高科技企业,并取得超凡的成功。

“2006年,是创业者的天堂。”熊晓鸽这样总结道。而据发布的《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底的441.29亿元高出32.31%。其中,行业占据榜首的就是IT领域。

熊晓鸽“相马”自有一套理论。“投资一个项目,除了看总体的大环境和方向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不是技术。”

熊晓鸽得出上述结论有着泪的教训。熊晓鸽回忆道,1993年,涉足风险投资领域后,其亲自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家在上海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脑电池的公司。“一开始,我们认为这家公司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领先的技术特长。因此,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但始料未及的是,没过两年,投资这家公司的资金却全部打水漂。”

初战未果,给熊晓鸽很大打击。为什么会失败?熊晓鸽自我反省。“后来我意识到,创业应该是市场为导向的行为,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熊晓鸽说,“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市场不认可,都是白费。”熊晓鸽认为,很多创业者,尤其是高科技创业者,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技术为王,先进的技术是在市场制胜的法宝,但其实不然。

而如何能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熊晓鸽认为,这时最需要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果敢的判断执行力和与人合作的亲和力。”熊晓鸽说,“优秀的创业团队能够带领企业充分开发和挖掘市场,并随市场波动而反应,最终获取市场的成功。”

记者情怀

熊晓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不是帮助中国众多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而是“成为波士顿大学董事,并在波士顿大学设立奖学金。”因为投资企业成功,是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而作为个人,他最大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的学子获得海外求学的机会。

“我的第一职业,仍然是记者。第二职业,才是风险投资商。”

熊晓鸽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且一干就是三年。其间,他结识了众多风险投资商,这帮助他打开了从事风险投资领域的第一扇门。

不过,如今新闻工作仍是其难以忘怀的情结,做记者培养出的职业素养,让其终身受益。

学英语

熊晓鸽出身平凡。

“我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母亲在纺织厂工作。”熊晓鸽说,“但父亲尽可能给我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熊晓鸽的父亲转业前是军人,和黄继光是战友,一起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战争使熊晓鸽父亲留下了伤残。“文化大革命”时期,熊晓鸽的父亲受到迫害。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父亲极尽可能地给熊晓鸽创造一个较安静的成长环境。熊晓鸽回忆说:“那时父亲不让我经常出去玩,怕我受其他小孩子的欺负。我常常在家玩各种电器,因此喜欢上物理学。”父亲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直都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给他买各类小电器组件等东西。

由于父亲是钢铁厂的干部,熊晓鸽又喜欢物理,因此,在高考恢复前,熊晓鸽就在钢铁厂当了四年的电工。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熊晓鸽1977年顺利考上了湖南大学,被分配去学完全陌生的外语专业。熊晓鸽说:“一开始,我报考的是工业自控专业。后来,学校挑选一批有一定语言基础、中文能力强的学生,成立英语专业。我就这样被老师选中。

这看似随机的专业转化,让熊晓鸽发生从理到文的转变。这一直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留学路

如今,掌握着八亿多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熊晓鸽,被众多创业者追捧,谁都希望熊晓鸽的慧眼能相中自己。

如何挑中自己满意的人?熊晓鸽自有一套理论。他说,选择投资项目就像是记者采访,是听、说和看的过程。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上大学期间曾在《湖南日报》发过文章。这是我萌发做记者的最初动力。”大学毕业后,熊晓鸽不满足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工作,有着做一流记者的愿望。这推动其不断努力。1984年,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研究生。

“那时的执教老师中,有几位是来自美国。其中有一位老师特别欣赏我,告诉我应该到美国去走走看看。”熊晓鸽说,“但我一心只想进新华社做记者,没有上心。这位老师耐心地教育我,应该多看看国外同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能那样做,我才逐渐‘开窍’。”

这位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恩师给熊晓鸽写了一封推荐信。恩师在国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熊晓鸽在《中国日报》发表了数篇优秀的英语文章,于是熊晓鸽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熊晓鸽踏上一条没有被“设计”好的求学路。熊晓鸽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修完了全部硕士课程。对此,熊晓鸽说:“人在压力之下,会发挥出超常的能力。取得成绩,只是天天熬夜苦读的结果。”

做编辑

硕士毕业后,波士顿大学充分肯定了熊晓鸽的学业,给予其奖学金。但不久熊晓鸽又收到了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塔弗茨大学与哈佛大学合办)的奖学金,于是转学至弗莱彻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不过,熊晓鸽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与传媒相关的职业。1988年暑假,熊晓鸽在弗莱彻学院求学期间,其导师的朋友在中国创办了一份电子杂志,想找有新闻背景又懂电子的人。熊晓鸽前去应聘,很快就被卡纳斯出版集团录取。

出版社也充分认可了熊晓鸽的能力。当熊晓鸽提出学校开学要回去时,出版社不愿再放手,提出丰厚报酬并帮助办绿卡,要求其留下。

熊晓鸽留下了,在《电子导报》做记者和编辑,后升任为亚洲版的主任编辑,且一干就是三年。“半工半读,变得非常忙碌,导致一直没有弄博士论文,很遗憾啊。”如今,虽有几分遗憾,但回想当初的选择,熊晓鸽认为也是非常值得。“其间,我采访过很多风险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有了一些基础性了解。”

遇上贵人

将熊晓鸽这个“门外汉”带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人,是IDG董事长麦戈文。

“我是认识麦先生而进入风投行业。如果没有麦先生,我不知道我会从事什么行业。”熊晓鸽说,“那年,荣毅仁到美国访问,被安排到弗莱彻学院做讲演。我所在杂志社赞助了招待会和晚宴,并请来了很多广告客户,包括麦戈文先生。那时,我做了荣毅仁和麦戈文先生之间的翻译。就这样,我们两人相识了。”

1991年7月,熊晓鸽拿到美国绿卡,出版社决定派遣其前往香港工作。“当时我还希望能去内地发展,却没有得到公司肯定。”熊晓鸽说,“而且觉得长时间做记者,已遇到了职业瓶颈。”

熊晓鸽刚就职就展现了一把,12月份他跑到中国,把当时的《国际电子报》合并到IDG旗下的《计算机世界》里。麦戈文看在眼里,自然乐在心里,带他在亚洲跑了一圈,探索新的商业计划。熊晓鸽没有让麦戈文失望,给出了诸多自己的意见。

之前,IDG亚太区已由两个经理人分别负责。因此,麦戈文提出,三人一起分别写一份商业计划,根据计划书决定IDG亚太区总裁之职的委任。当时正值圣诞和新年,原来的两位经理人都度假去了,而熊晓鸽认真地赶制计划书,当他将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递交到麦戈文桌前时,另外两位经理人还没有动笔。

熊晓鸽最终获得了IDG亚太区主任之职,从事包括媒体出版、市场调研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工作。两年后,熊晓鸽被麦戈文提升为IDG亚太区总裁。

投资心得

做风险投资,不要盯着股市去看。做PE基金,可能要盯股市,因为投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上市前一年左右,所以要盯一下股市。而做风投的话,一定要有眼光,所以我一直认为风投翻译不对,不应该叫做风险投资,它需要更多的是眼光。需要考虑到一个公司五年,六年,甚至十年以后做得怎么样。

投资风格

先看市场,相比团队和项目而言,更重视的是团队。

个人语录

1、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还有梦想和激情。——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2、如只想挣钱,风险投资宁愿投资电影公司,也不会投资单部电影。原因很简单,一锤子买卖,风险太大。而我认为,对一个成长潜力无限的产业和市场而言,一定要敢于“走险”。——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3、在微博上“潜水”的阎焱昨晚问我,最近几周怎么不见你发微博了?我回答:太忙。今晨闲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段话令人深思,原文摘录与众共享:“在哲学的观点上看来,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4、中国有一个让全世界嫉妒的事情,就是很有钱,民间也有很多钱,国家也有很多钱,这个钱怎样高效率的使用起来。举个例子,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个基金可以在国外投,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抄国外公司的底,而是就买腾讯、买百度的股票,收益一定会很好。问题是,我们的聪明人不少,但是很多制度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5、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这里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有太多的机会,而且国内的证券市场,包括国外的证券市场,都非常看好中国公司。

6、信心爆棚,这是我最大的担心。因为钱多了,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要我和同行说点什么,我觉得市场冷的时候,你永远不要丧失激情以及对市场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最好投资的机会。市场冷的时候,你的心必须热;而市场热的时候,你必须要冷静地看待机会。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美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态度决定一切。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VC或者PE的投资管理人,要永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很正常的、很健康的、很理性的心态。——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7、我觉得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摸索出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同时把国内、国外学到的东西,找到很能干的人让它变为现实,实现梦想,我觉得这是中国市场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8、中国有句俗话,驴多乱叫、马多乱跳、人多乱套。我过去一直说,中国金融服务跟美国相比,美国人才太多了,人多成灾。而且他们很聪明,大家都在那里竞争,就都去创新,创新过度就泛滥成灾了。而我们中国这样的人才又太少。

可是中国需要管理的现金却比美国不知道多多少倍,怎么来管理这些钱,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希望海外从事金融业的华人回国工作,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才是金融服务的天堂。——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9、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10、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