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
人物介绍
生平简介
纪德1869年11月22日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死于1880年。他叔叔是政治经济学者查尔斯·纪德(Charles Gide)。纪德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95年他母亲死后,他与他的表亲Madeleine Rondeaux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
1891年纪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安德鲁·华特手记”(法语: ''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在1893年及1894年,纪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尔及尔与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结识并在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1896年,他成为La Roque-Baignard(一个位于诺曼底的公社)的市长。
1908年,纪德参与创建了文学杂志''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 (新法国评论)。
在1920年代,纪德启发了像加缪、萨特等一批作家。1923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当他在“田园牧人”(Corydon)(1924年)公开发行版中为同性恋辩护时,遭到了广泛的非难,他后来将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在1923年他与另一个女人Maria Van Rysselberghe生育了一女,取名为凯瑟琳。他的妻子Madeleine于1938年去世。后来他用自己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Et Nunc Manet in Te'' (1951年)。
1925年后,他开始为罪犯争取更人道的生存环境。1926年他发表了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法语: ''Si le grain ne meurt'').
从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他与侄子Marc Allégret在法国近赤道的非洲殖民地旅行。在回法国之前,他又游历了如今的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喀麦隆。他在刚果之行 (法语:''Voyage au Congo'')及''从乍得归来''(法语: ''Retour du Tchad'')中都涉及了他的漫游。在其中,他批评了法国商人在刚果利欲熏心的行为并希望改革。他特别强烈批评了“大特权政权”(法语: ''régime des Grandes Concessions''),例如在此政权下殖民地的一些部分归法国公司所有,那些公司可以任意剥削此地区的所有自然资源,特别是橡胶。他讲述了当地人被迫离开村庄许多星期去森林中采集橡胶,他甚至将这种剥削比作奴隶制度。
在1930年代,他迅速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但在访问了苏联后对共产主义的幻想破灭。他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使他失去了许多社会主义者朋友。这种情况在他1936年在''Retour de L'U.R.S.S.''公开表示于共产主义断绝关系后尤为严重。
纪德于1942年离开法国前往非洲,直到二战结束为止一直居住在那。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纪德死于1951年2月19日,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
纪德的小说,包括《人间食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1897年),《背德者》(''L'Immoraliste'')(1902年),《窄门》(La Porte Étroite) (1909年),探讨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作家评论
1.法国小说家纪德被各方攻得体无完肤。有人说:“地球上有30亿男人,其中没和纪德上床的在20亿人以上。”有人说:“大声念纪德的文章10分钟以后,你的嘴巴会发出恶心的臭味。”
2. 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或者说,只有法国才会产生出纪德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学传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是雨果,是左拉,法国的文学中也还有《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法国无疑是浪漫主义的国度,但法国同时是先锋的、前卫的、另类的、探索的并且严肃的,应当说法国的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譬如以戈达尔为代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譬如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旗帜的法国“新小说派”。这些都是我曾深入研究并深深喜爱的东西,我因此而热爱法国,热爱法国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思想。所以我会说纪德是一位法国人无比重要,因为他确实代表了一种法兰西浪漫而探索的精神。
3. 纪德的另类还表现在他对书本以及思想的摒弃上。这就如同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对美国物质的生活以及享受的厌倦。上上个世纪的年轻纪德是被书本养育的,书本所给与纪德的是那种沉重的思想。书和思想对人类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种精神的滋养,但是这思想一旦因繁复、臃坠而变得沉重,甚而令人窒息,不堪重负的纪德便只能逃跑,去寻找那种只有生活的生活,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那种纯粹的生活,只有蓝天白云,只在大自然中的生活。这样的一种生存选择在纪德的时代显然是勇敢的离经叛道。纪德的逃离思想其实并不是他不要思想,而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太多的思想。是因为思想在折磨他、压迫他、令他窒息,他才决定挣脱、舍弃的,他不愿再做思想的奴隶。于是在突尼斯,他找到了他所想要的那种生活。纯粹并且纯净,简单并且直接。这样的一种对原生生活的热爱在《背德者》中表现得最为彻底,据说这也是纪德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及作者所创造出的那个主人公米歇尔所生存的唯一的意义似乎就只有生活。生活,一味地生活,不计后果地,感受并享受着。从巴黎到诺曼底,又到突尼斯,以至于不顾及妻子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死去……
安德烈纪德年表
1869年 11月22日,生于巴黎梅迪契街19号(今埃德莱·罗斯唐广场2号)。他是独生子。父亲名叫保尔·纪德(Paul Gide),任巴黎大学法学院教授。母亲名叫朱莉叶·隆多,是位天主教教徒。
1877年 入达萨街的阿尔萨斯学校读书,数月后因“不良习惯”被学校除名。纪德从小接受两种矛盾的教育:母亲认为“孩子应当顺从,而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父亲则倾向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我解释清楚”。
1880年 10月28日,父亲保尔·纪德去世。
1882年 年底去鲁昂舅舅埃米尔·隆多家,对表姐玛德莱娜·隆多萌生爱意。
1887年 10月,重新进入阿尔萨斯学校读书,在修辞班学习。
1888年 10月,入亨利四世中学哲学班,结交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的莱翁·布鲁姆。
1890年 3月1日,舅舅去世,纪德陪表姐守灵。夏天,在安西湖畔写作《安德烈·瓦尔特笔记》。12月,到蒙彼利埃看望叔叔,结实诗人瓦雷里。
1891年 1月8日,向表姐求婚,遭拒绝。2月2日,由作家把类似阴间,结实诗人马拉美,此后成为罗马街“星期二聚会”的常客。11月,与访问巴黎的英国作家王尔德多次会面。自费出版《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他的处女作,一部没有摆脱象征主义余风的苍白无力的作品)、《那喀斯索解》。
1892年 夏天,与诗人雷尼埃到布列塔尼游览。出版《安德烈·瓦尔特诗集》。
1893年 10月18日,与画家阿尔贝·洛朗一起在马赛乘船去北非,游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身心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出版《爱的尝试》、《乌连旅》。
1894年 2月,与阿尔贝·洛朗经意大利回国。10-12月,去瑞士拉布雷维纳,写作《帕吕德》。
1895年 1-5月,再次去阿尔及利亚旅游。5月31日,母亲朱莉叶·隆多去世。6月17日,与表姐订婚。10月,在库沃维尔于表姐玛德莱娜·隆多结婚,之后只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生活。婚后两人旅行,游历瑞士、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出版《帕吕德》,这是一部成功小说,有一点新古典主义的影子。
1896年 5月,与表姐兼妻子回国。
1897年 散文集《人间食粮》(或译《地上的粮食》、《地粮)由法兰西水果出版社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北京燕山出版社有中译本)。
1898-1900年 到意大利、阿尔及利亚旅行。与诗人克洛岱尔建立通信关系。出版剧本《没有缚紧的普罗米修斯》、文论《致安琪儿的像》、《借题发挥》。
1901年 出版剧本《康多尔王》、《扫罗》。
1902年 出版小说《背德者》,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标志着他在文体和思想上达到了精纯境界。这部小说以及他本人引导了法国第一次小说革命。
1903年 游历德国、阿尔及利亚。
1906年 出版《阿曼塔斯》。
1907年 出版《浪子回家》,这也是一部成功的小说。
1908年 与马赛尔·德鲁安、雅克·利波、亨利、盖翁等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杂志,这个杂志后来促成了伽利玛出版社的诞生。
1909年 出版小说《窄门》,这也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
1910年 出版传记《奥斯卡·王尔德》(或译《奥斯卡尔·王尔德》)。
1911年 出版小说《伊萨贝尔》(或译《伊萨贝拉》)。
1912年 同盖翁一道游历意大利。
1914年 同盖翁一道游历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德全力投入“法国、比利亚之家”的工作,救助占领区的难民。出版小说《梵蒂冈的地窖》、《重罪法庭回忆录》,这两部小说都很成功。
1916年 与他的侄子马克·阿莱格雷发生同性恋关系。
1917年 与他的侄子兼同性恋人马克·阿莱格雷到瑞士游览。
1918年 与马克·阿莱格雷到阿尔及利亚游览。
1919年 出版小说《田园交响曲》,很成功。《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构成了三部曲。
1920年 2-3月,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题,在老鸽棚剧院举行6场讲座。夏天,同冯·赖赛尔贝格夫妇到蓝色海岸游览。
1921年 4月18日,与伊丽莎白·冯·赖赛尔贝格的私生女卡特琳·冯·赖赛尔贝格出生。
1925年 同马克·阿莱格雷乘船到刚果(布)、乍得旅行考查,历时近一年。回国后撰文猛烈抨击殖民制度,引发议会辩论,媒体论战,政府派人去非洲调查。
1926年 出版小说《伪币制造者》(一部成功的小说)、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1927年 出版游记《刚果之行》。
1928年 出版《乍得归来》。
1930年 到德国、突尼斯旅行。出版小说《罗贝尔》。
1931年 出版剧本《俄狄浦斯》。
1932年 开始关注苏联,思想上接近共产主义。
1934年 1月4日,与马尔罗前往柏林,要求戈培尔释放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2月,加入“反法西斯作家警畅委员会”。7-8月,到中欧旅行。
1935年 1月4日,以“安德烈·纪德和我们的时代”为题,在巴黎的“争取真理联盟”展开公开大辩论。3-4月,与荷兰共产党作家拉斯特到西班牙、摩洛哥旅行。6月,主持在巴黎召开的“世界作家保卫文化代表大会”。出版《新食粮》。
1936年 6月17日,应苏联当局邀请,同几位青年作家访问苏联。归国后发表《访苏联归来》,猛烈批评苏联当局,并宣称怀疑共产主义。出版小说《热维维埃芙》。
1938年 妻子玛德莱娜·隆多去世。正式承认卡特琳·冯·赖赛尔贝格为自己的女儿。
1939年 到塞内加尔旅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德到北非的朋友家居住。
1941年 同《新法兰西评论》杂志社断绝关系。
1942年 5月4日,乘船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摩洛哥旅行,历史两年多。出版《戏剧集》。
1944年 出版《日记1939-1942年》。
1946年 4月16日,在贝鲁特发表题为《文学回忆于现实问题》的讲座。
1947年 6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1月,因“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8年 出版《与弗朗西斯·雅姆通信集》。
1949年 1-4月,由让·昂鲁什录制《纪德谈话录》。11月10日-12月30日,在法国电台播放。出版《与保罗·克洛岱尔通信集》。
1950年 12月13日,剧本《梵蒂冈的地窖》在法兰西喜剧院首演。出版《日记1942-1949年》。
1951年 2月19日,安德烈·纪德因肺炎在巴黎病逝,死后作品被法国天主教教会列为禁书,但他还是成为了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
武术家
纪德:满族人,字子修,名纪三,姓吴扎拉氏,光绪十七年,戍守汉俄边界。在与俄军将校的一次交锋中,一记岳氏散手“披肩式 ”把对方摔跌在地。对方站起猛扑,他用 “双冲式 ”两臂下压,借对方抵抗之力趁势将其抛起。仅此两招就制服了一个自诩能隔衣数层用手指袭人的沙俄军官。
人物名言
1、我那天性充满着爱的心,流质似的散泻在四方;没有一种快乐像是属于我自己的。——— 纪德2、因为要永远像我们所想象的自己,是一种可笑的幻想。——— 纪德3、不是念念不忘死亡,就不能充分评价你这生活最短暂的瞬间。——— 纪德4、真实的世界使我感兴趣,因为它是可塑的——— 纪德5、伟大的心灵是不屑于散布自己所感到的惶惑的。——— 纪德6、把夜晚看作是白天的归宿,把黎明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胜利。——— 纪德7、是在我远离了人群以后,我才了解所谓德行了。生活在人群里的人是不能够,我相信,不能够做一个纯粹的,真正无私心的行为的。——— 纪德8、成长总是那么神秘而惊人,都是由于不注意,我们才不感觉到惊讶。——— 纪德9、黑鸡生的都是白蛋——— 纪德10、你所认识的一切事物,不管多么分明,直到末世也终究与你泾渭分明,你又何必如此珍视呢?——— 纪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