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海勒

联合创作 · 2023-12-27

人物生平

海勒于1923年5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科尼岛区,父母是俄国犹太移民。5岁时,父亲去世,他和哥哥、母亲只好自谋生路艰难度日。批评家认为,海勒独具特点的玩世不恭、街头式的机智幽默就是童年在布鲁克林的科尼岛的火热生活中形成的。1941年海勒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1942年10月参加美国空军第12军团,驻防科西嘉,并作为侧翼投弹手执行轰炸任务共60次。1945年海勒作为空军上尉退役;同年9月3日与雪莉·海尔德结婚,并按美国兵役法就读于南卡罗莱纳大学,不久转入纽约大学,1948年获英语学士学位。1949年又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并作为1949-1950年度的富布莱特学者赴牛津大学访学。此后,他曾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市大学任教,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在他的交往圈子中,过从甚密者是马里奥·普佐和库特·冯尼格。

主要作品

1961年,他发表超现实主义反战实验小说《》1968年《轰炸纽黑文》1973年《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年《出了毛病》1979年《像戈尔德一样好》1984年《上帝知道》1986年《不是玩笑》1988年《描写这个吧》1994年《最后时光》1998年出版回忆录《此时与彼时:从科尼岛到这里》

人物评价

海勒是犹太后裔,具有犹太人随机敏捷的幽默感,但他并不信奉那个民族的宗教。他自称是美国犹太人,而从未写过真正的犹太民族的经历。他的惟一一部涉及犹太人的作品《像戈尔德一样好》描写的是住在科尼岛的东欧犹太人,而与德国犹太人丝毫无关。海勒描写死亡,但他不惧怕死亡。他经历了60次死的考验。1981年当长达35年之久的第一次婚姻破裂时他得了一种叫计兰—巴尔(Guillain-Barre)的综合症,落得个全身瘫痪,胳臂不能抬起,甚至连饭食都难以下咽,但是,“我没有想到死”,而且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尽管不是康复如初。他追逐女性,对此他毫不隐讳;他倔强自私,甚至对孩子们都小心谨防,但那正是他的特色,布鲁克林哺育出来的特色。他身材高大,曾有过健壮的体格,但稍有些古怪的一副脸庞和冠顶的一头白发,一双小而机警且深凹的褐色眼睛,使你越发感到那背后岁月的风霜。他喜欢和感激造就了他并为他保持声望的那部小说,但“我从未说过我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自1988年发表《把这画下来》(PICTURE THIS)起,海勒便开始沉思艺术的原创性,幻灭和艺术家如何不失体面地退出艺坛的问题。1994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集《尾声》(CLOSING TIME)出版。评论界的意见是狗尾续貂,以为作家是江郎才尽。1998年,海勒发表回忆录《此一时彼一时:从康尼岛到这里》(NOW AND THEN:FROMCONEY ISLAND TO HERE),里面不乏不失大度的自嘲:“我有很多可高兴的东西,包括我自己。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我头发大部分还好,也许收入也足够,可以让我的继承人满意地生活,所剩足够……我爱我的老婆,觉得其他女人也能吸引我,有很多朋友;另外,我刚完成此书。”然而,评论界仍觉得他的新书没有新意,新瓶装的全是旧醋。连同这本《老年艺术家的画像》评论界颇多微词。评论者说海勒已式微,再怎么欢呼也难有光环。

作品赏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  长篇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一支空军中队的内幕。尤索林是一个正直、爱国的军人,因作战勇敢,升为上尉。不久他发现周围的那些长官只为自己争权、发财,不惜牺牲士兵的生命;他们之间在名、利、权的争夺中互相拼命,其优胜者,是那些自私、狡猾、狠心的坏蛋。由这批人形成的官僚体制却用“正义、爱国、为公众服务”的字眼美化自己。尤索林决定退出这场战争。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可以停止飞行,只要自己提出要求就行。但同时又规定:如果本人感到作战有危险,提出停止飞行的,就证明不是疯子,还得飞行。这不仅置人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且预示着一旦卷进这种生存环境,就别想轻易出来。作品通过超现实的描写,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写出了一幅喻指人类世界疯狂、混乱的图画,并对这个世界的荒谬报以嘲笑和无可奈何的态度。海勒开辟了欧美讽刺小说的新写法,他的创作采用超现实的角度,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漫画化,并把幽默、荒诞、无可奈何的讽刺综合在一起,影响了一批作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见黑色幽默)。而“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语汇,作为“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已为美国人在日常口语中广泛运用。《出了毛病》  《出了毛病》写美国一家大公司的经理表面上生活得很优裕,工作中一帆风顺,实际上为了应付现实中的风风雨雨,内心里早就充满了空虚、软弱和丑恶,在现实与内心的平衡上,也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海勒曾评论作品主人公说:“他是20年以后的尤索林。”作品通过夸张描写人物的恐惧感,表现中产阶级的思想危机和沮丧心境。其他作品还有政治讽刺小说《像高尔德这么好》和根据《圣经》中故事虚构的小说《上帝知道》。  约瑟夫·海勒刻意追求作家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知的态度去抒写人间的不幸,去涉猎严肃重大的问题。一个全身都用雪白的石膏和绷带包裹起来的士兵,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吊瓶中的液体从他的胳膊输入体内,肾脏排泄物从腹股部的导管排入地上的一只洁净的瓶子里。当吊瓶空了的时候,下面的瓶子也就满了。护士把两个瓶子倒换一下,排泄物又重新输入他的体内。在此作家有意与战争伤亡拉开距离,在貌似俏皮的语言下掩盖着深深的不幸和浓浓的酸楚。  海勒是犹太后裔,具有犹太人随机敏捷的幽默感,但他并不信奉那个民族的宗教。他自称是美国犹太人,而从未写过真正的犹太民族的经历。他的惟一一部涉及犹太人的作品《像戈尔德一样好》描写的是住在科尼岛的东欧犹太人,而与德国犹太人丝毫无关。海勒描写死亡,但他不惧怕死亡。他经历了60次死的考验。1981年当长达35年之久的第一次婚姻破裂时他得了一种叫计兰—巴尔(Guillain-Barre)的综合症,落得个全身瘫痪,胳臂不能抬起,甚至连饭食都难以下咽,但是,“我没有想到死”,而且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尽管不是康复如初。他追逐女性,对此他毫不隐讳;他倔强自私,甚至对孩子们都小心谨防,但那正是他的特色,布鲁克林哺育出来的特色。他身材高大,曾有过健壮的体格,但稍有些古怪的一副脸庞和冠顶的一头白发,一双小而机警且深凹的褐色眼睛,使你越发感到那背后岁月的风霜。他的喜欢和感激造就了他并为他保持声望的那部小说,但“我从未说过我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  海勒的秘诀是,你在特定的一天里的感受就是你确实得到的一切。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