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巴恩斯
人物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年1月19日出生于英格兰列斯特市。出生后不久即随在学校教授法语的父母全家迁到伦敦郊区。196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玛格达林学院,专修现代语言。大学刚刚毕业后的三年里,参与《牛津大词典》(增补本)编纂工作。后,出任《新政治家》(New Stateman)和《新评论》(New Review)评论员和编辑。1979年到1986年,先后出任《新政治家》和《观察家》(Observer)电视评论员。妻子帕特·卡瓦纳(Pat Kavanagh)于2006年不幸去世,生前系文学代理商。
创作生涯
巴恩斯第一部作品《伦敦郊区》发表于1980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写主人公,伦敦偏远郊区的克里斯多夫从伦敦到巴黎游历和遭遇的故事。第二部长篇小说《她遇见我之前》(1983)讲述一个历史学家的复仇。他由于其第二任妻子的过去种种,而充满仇恨和嫉妒,最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福楼拜的鹦鹉》(1984) 标志着巴恩斯创作艺术和手法的创新。它突破了前此他小说里的那种传统的线性结构,以讲述一个上了年纪的医生的传记片段为其特征。与这部小说相同,1989年问世的《十又二分之一历史》也是一部以非线性结构谋篇布局的小说。而此前三年发表的《盯住太阳》(1986),则是一部描述女主人公在处理感情纠葛、现实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中,逐渐成长的过程,标志着巴恩斯在文学创作上的勃勃雄心。《尚待商榷》及其姊妹篇《爱与其它》先后于1991年和2000年问世。前者演绎一个当代 三角恋爱的故事。小说分别从三个人物的视角轮番向读者叙述自己的观感和遭遇。后者是十年后,对这些人物的重访。长篇小说《死亡的知觉》于2011年8 月出版。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伦敦郊区》(Metroland,1980)
《她遇见我之前》(Before She Met Me,1982)
《 福楼拜的鹦鹉》(Flaubert's Parrot,1984)
《盯住太阳》(Staring at the Sun,1986)
《十又二分之一历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 1/2 Chapters,1989)
《尚待商榷》(Talking It Over,1991)
《豪猪》(The Porcupine,1992)
《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1998)
《爱与其其它》(Love, Etc,2000)
《亚瑟与乔治》(Arthur & George,2005)
《 终结感》(The Sense of an Ending,2011)
《凝视太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09月)
短篇小说集
《穿越海峡》(Cross Channel,1996)
《柠檬桌》(The Lemon Table,(2004)
《脉搏》(Pulse, 2011)
其他作品
《来自伦敦的书信》(Letters from London,(1995) — (原载《纽约客》文章)
《有所宣示》(Something to Declare,2002) — (散文集)
《买弄厨艺者》(Thepedantin the Kitchen,2003) — (报刊文章)
《无所畏惧》(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2008) —(回忆录)
侦探小说
以丹·卡瓦纳笔名发表的 侦探小说
《达菲》(Duffy,1980)
《乱弹之都》(Fiddle City,1981)
《猛然一脚》(Putting the Boot In,1985)
《毁灭》(Going to the Dogs,1987)
所获荣誉
2011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Prize)。长篇小说《福楼拜的鹦鹉》(1984)、《英格兰,英格兰》(1998)《阿瑟与乔治》(2005)《终结感》(2011)四度获入围曼布克奖短名单。2011年以小说《终结感》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同时,他还是获得梅迪西奖和妇女奖的唯一英国作家。
社会评价
2011年10月18日,朱利安·巴恩斯以小说《终结感》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评委Gaby Wood称:“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地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