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民国时期将领)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3:38

人物简介

廖耀湘,1906年出生于邵阳县三民乡酿溪上游回龙阁冲家头(今新邵县酿溪镇),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法国圣西尔军校。他戎马半生,身经百战,百分之九十的胜利都是在与日寇的搏杀中获得的。在抗战初期,他作为主攻手率军取得了昆仑关大捷。此后他转战缅甸,为保护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运输线血战异域,先后取得胡康河谷大捷、索卡道会战大捷、缅北反攻战终极胜利,歼灭了在中国乃至整个南亚犯下了滔天罪行的“南亚丛林之王”——日军第十八师团。廖耀湘科班出身,留下了富有创见的军事著作:《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法》《城镇村落战斗》。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廖耀湘,1906年5月16日生于湖南邵阳市新邵县酿溪镇回龙村,其家道算是小康境地。

祖父艺圃公,是一位私塾先生,曾于乡里设馆授徒。

父亲半耕半读。耀湘(耀为字辈名)这个名字寄托着祖父和父亲望其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而他的表字“建楚”也正是名的引申,耀湘必定有建楚之才。

1912年,六岁时,他在祖父的指导下,开蒙读书。

1918年,受过六年传统私塾教育的廖耀湘考进了县立高等小学,接受现代教育。

投笔从戎

1920年冬天,廖耀湘从县立高小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考入了长沙私立岳云中学。

1925年夏,廖耀湘从岳云中学毕业,选择了南下报考黄埔军校。为供廖耀湘在长沙五年的学习,全家竭尽了财力,供他去广州考试的路费没有筹集到,错过了黄埔五期的招生,只好就近从军,到了赵恒惕属下的湖南陆军第三师叶开鑫的部队,从列兵干起。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

1930年,以上士资格被蒋介石钦点公费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

1936年以机械化骑兵专业第一名成绩毕业。同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少校连长,军士营学兵连连长。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调任中校营长,不久调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11月,日寇逼近南京,廖耀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进城后,廖耀湘被困在城中,脱险至汉口,曾以“南京战役之经验及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为题,上书蒋介石,蒋破格升任他为第二百师少将参谋长。9月,该师扩编为第五军,廖耀湘任该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

1938年初,国民政府成立了第一支机械化师第200师,专门在法国进修机械化作战的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9月,第200师扩编为新11军,廖耀湘转任22师副师长。

1939年11月,廖耀湘随部参加昆仑关战役,他亲率64团,一举攻占位于昆仑关南面的日军马鞍山阵地,切断昆仑关守军于南宁日军的联系。桂南会战结束后,廖耀湘被提拔为新22师师长。

1942年3月,廖耀湘率第22师远征缅甸,配合盟军对日军作战,但战局出现了逆转,英国人决定放弃缅甸,新5军西渡怒江,接应第200师从同古撤退,杜聿明率军部回国,廖耀湘则带领3000余人撤退到印度。第22师和先一步达到印度的孙立人的第38师组成新1军,军长郑洞国。第22师在印度兰姆迦整训。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打响,廖耀湘率部向缅北挺进,与新38师密切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了胡康河谷,攻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

1945年4月,雪峰山战役打响。统帅部命令廖耀湘率新6军从缅北空投到芷江,作为此次战役的总预备队。主战部队为74军、18军、73军、100军等国民党军部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率领新6军被空运到南京,接受日军的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月,廖耀湘率新6军于秦皇岛登陆,进入东北。廖耀湘进东北之初,和民主联军的交战中占取上风,连续攻占盘山、台安、辽中; 3月,打通辽阳、鞍山与沈阳到营口的交通线, 并攻入长春。

1946年5月15日,廖耀湘的新六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威远堡被廖耀湘的部队攻占,林彪开始部署撤退。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已经实力大损,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廖被任命为国民党最精锐的第9兵团司令,下辖5个军。

1948年9月,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包围锦州,时廖耀湘任辽西兵团司令,指挥6个军,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10月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廖命令该部急速西进,企图重占锦州,被解放军包围。

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部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10月28日拂晓,战斗基本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1948年10月27日,廖决定向南方突围,后被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

1956年1月,廖耀湘被送到功德林监狱改造学习。

1961年12月,廖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已改造好的战犯第三批特赦释放,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届委员。先在北京郊区红星人民公社劳动锻炼,当见习工人,在果木队服务一年,以建立劳动观点及群众观点,每月发放工资60元。

1962年,回北京,与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王耀武、沈醉、杜建时、李以劻等原国军高级将领以及末代皇帝溥仪一同在全国政协充任文史专员,每月工资100元。廖耀湘在国民党军事组。

1964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于1968年12月2日逝世于北京。

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追悼,将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家庭成员

妻子,黄伯溶,廖耀湘在法国上军校,他们经朋友介绍在法国认识,然后相爱,廖耀湘的儿子也是在法国出生的,后来廖耀湘夫妇回到了大陆。后黄伯溶辗转去了香港,又去了台湾。儿子,廖定一。

故居墓址

廖耀湘故居,位于邵阳市新邵县酿溪镇回龙村。廖耀湘墓,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其后,廖耀湘后人将其骨灰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移到美国来跟黄伯溶葬在一起。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