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9:16

人物生平

1911年 12月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德州博文中学(现德州二中)度过中学最后一年。1932年 —1936年,考取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奖学金入学,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先后在学贯中西的洪业(煨莲)教授极为严格的治学方法训练下,以及在积极开拓中国沿革地理广阔领域的顾颉刚教授的启发下,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获得了文学士学位。1937年 应新兼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之命,留校为研究生兼助教;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相继沦陷,顾颉刚被迫离校南下,就转为煨莲的研究生。这时的学术思想已向历史时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1941年 12月,日美太平洋大战爆发,燕京大学遭到日寇查封,这时在燕大任教并兼任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副主席,因此遭日寇宪兵逮捕,因“以心传心,抗日反日”的罪名,被日寇军事法庭判处徒刑一年,缓刑三年,取保开释,直到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夏,前往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有幸的是新任地理系主任H.C.Darby(达比或德贝)教授,正是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才得以进入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因为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今天的地理,明天即成为历史地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疆域变迁和行政沿革史的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前途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949年正值新中国开国大典,回到国内,在燕京大学任教,开设“中国历史地理”,并撰写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这期间,又应梁思成教授之约,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兼课,讲授“市镇地理基础”,兼任北京都市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 1952年 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合并后的北京大学迁到燕园,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教学行政工作和社会兼职与日俱增,从《地理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一直到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国政协委员等等。1957年 夏,由中央教育部派遣,出席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主持召开的“今日的大学”国际讨论会。1960年 —1964年,连年带领北大历史地理研究组,深入沙区考察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探索历史地理的新方向。1980年 —1996年,文革以后,十次出国,主要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担任过客座教授、住校访问学者、国际地理学会学术思想史专业委员会成员。主要在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荷兰等国,介绍中国地理学史的专题研究和中国古代地理学家的卓越成就;做过关于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和城市规划以及中国西北沙区历史地理考察的学术讲演等等。一次,雷洁琼、侯仁之专门请托赵宝煦致信李志敏求赐书作,信中说:“雷洁琼与侯仁之二位教授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会议,拜恳我兄为书写唐诗小屏条三张。雷老久闻大名,殷切嘱我转求。大笔一挥,感盼之至!”实际上,在北大校内题写匾额最多的就是李志敏,如“德、才、均、备、体”五斋、南北阁、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第一体育馆、逸夫二楼等老匾牌,原写在大饭厅前的北大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等,均由其题写,不愧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 1984年 4月,以中国政协委员的名义提案,首次建议将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八达岭万里长城和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保护公约,三位委员联合签名,终于得到了政府的批准。1987年,列入该项保护公约的遗产已经大大地增加了。1996年 5月,出席美国克莱门特,麦基纳学院的国际讨论会,演讲题目“燕京大学的经验与中国高等教育”,这是他走上学术研究道路之门。同时还兼任过燕京研究院院长,还经常不断地献身科普读物的写作。1997年 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他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的城市规划作出了贡献,最重要的成果已反映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经过实地考察,揭示了大西北部分地区近两千年来的沙漠化过程及其主要成因规律,为沙漠化的防治提供了论据。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时50分,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于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102岁。

研究方向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为沙漠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对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作出了系统的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是较早阐明历史地理学应是现代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出者之一。为沙漠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对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对指导北京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及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在对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中,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其还在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考察中,揭示了历史时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为沙区的治理,在决策上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学术论著

主要著作有《天津聚落之起源》《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上的北京城》《步芳集》。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并且和黄秉维、吴传钧担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第三册与第四册的顾问。与人合著的《北京史话》获中国历史学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的“爱国主义通俗历史读物优秀奖状”,论文《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及其应用》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科研成果”,《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两个基本原则》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主编),科学出版社,1962年。

《历史上的北京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0年第2版。

《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1年新版。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1982年再版。

《北京历史地图集》(主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一集,1995年第二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文物出版社,1987年。

“历史地理学概述”,《百科知识》,1988年第3期。

《侯仁之燕园问学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备注1999年12月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1999年10月获得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1984年7月4日获利物浦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Science (honoris causa)获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曾任《地理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国政协委员

人物评价

“他是历史地理的大家,对北京城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去世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吴良镛评)“作为历史地理学科的大师级的专家,侯老在私下里非常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任何人的请教都是知无不言、毫无保留的。虽然我们的私交不多,但是每次交往,我都能从侯老身上学到好多东西。他对北京城深厚的感情,对于历史的责任心让人非常感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舒小峰评)

人物纪念

2006年12月6日是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先生95岁寿辰,三联书店出版社与北京大学为此联合在北大图书馆举行了纪念活动。为了给侯老一个惊喜,北大图书馆张红扬副馆长特地将侯老1936年从燕京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毕业时写作的论文手稿《靳辅治河始末》,亲手交到侯老手中,这篇手稿是前不久在北大图书馆发现的。看到自己失而复得的毕业论文,侯老喜出望外,双手连连摩挲着。作为送给侯老的生日礼物,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侯仁之》也在当天首发。该书对侯仁之先生求学、留学、遭遇厄运、重新执教的人生轨迹进行了客观的回顾。2019年11月8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8月16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09295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侯仁之星”。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