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砂(漫画)
漫画作品
1997:处女作《程序》刊载于《少年漫画》1999:插图小说《飞花》刊载于《漫画无限》2003:改编漫画《幻城》出版2004:出版个人画集《梦的彼岸》2004:《幻城》漫画版连载于《少年漫画》2004:耽美短篇《烟火》刊载于《少年漫画》2004:《盗》于刊载《漫友》杂志2004:《神封·白邑》连载于《卡通先锋》2004:神封外传《风花》刊载于《新干线LOOK》2005-2006:《神封·夏蝶》连载于《少年漫画》2007年:新章《神封·川流夜》连载于《亲小说》2007年:《神封·碎影》连载于《穿越·COS》2008年:《鬼食》上下连载于《今古传奇·奇幻版》
荣誉记录
1998:《NO.4》获得文传杯漫画大赛提名奖 2004:漫友文化 金龙奖最佳新人奖
人物访谈
美女插画师专访:诛砂篇诛砂职业漫画人 业余插画作者 业余小说作者目前主要漫画作品为《神封•川流夜》《神封·碎影》《神封·夏蝶》《神封·白邑》等2003年 改编漫画《幻城》成为国内原创漫画市场中第一部获得商业成功改编作品2004年 漫友文化 金龙奖最佳新人奖2004年 《卡通先锋》连载《神封·白邑》《故事100》插画作者2005-2006年《少年漫画》连载《神封•夏蝶》《新蕾》插画作者2007年《亲小说》连载《神封·川流夜》《穿越·COS》连载《碎影》《花火》《花雨》插画作者编者按:貌似神经很大条,喜欢画男人的锁骨和彻底飞机场的女人。说自己画画极没耐性,却可以画得繁复而又锋利。居然自称老妖怪,难怪一些大妈自称“我们女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疯狂!记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认识你。诛砂:老妖怪一只。天性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处女座严苛和狮子座爆走的完美结合,智商在76-148之间随机浮动。口头禅——厚道这两个字就是为我而生的!一个在很多人眼中满有脑子的脱线主义者。爱好中国历史,但是历史在上大学之前总在挂科的边缘徘徊……是一个非典型性大中华主义者。 记者:你是怎样画男人和女人的?诛砂:主要是骨架上的差异。男人和女人的肌肉和骨骼差别很大。男人的话,肩比较宽,整个骨架都比较大。肌肉和骨骼线条也更明显。如果说画男人的话,我尤其喜欢画男性的锁骨。女人身体的肌肉和骨骼线条也就都要圆润许多。而且骨架也细小。我比较偏爱葫芦型身材的女性,或者——彻底飞机场型的女性。记者:你如何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插画传递给读者?诛砂:靠色彩和笔法和构图……很多。画插图的时候,会有很多想法。可能在构图上以及人物姿态上就要考虑很多东西。我很喜欢画彩色。彩色所能带来的视觉魅力真的是非同寻常的。大概因为没学过画画的关系,所以我画插画是属于天性派。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考虑太多。甚至是开始画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好完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整个画画的过程都是传达的思考吧。而且很多时候,色彩对我来说是有隐喻的意味的。至于看画的人能感觉到多少,只能说因人而异了。记者:画的细腻和性别有关系吗?诛砂:大概有。和性格应该是有关的。不过我画的属于比较繁复,离细腻还差很多。如果看原稿就会知道了。我画的很大刀阔斧。基本上是人家约一个32开的稿子,我要画4开左右那么大,一方面是画大稿子感觉好,一方面也是为了缩小印刷的时候看起来不会太粗糙。我承认我是比较缺乏耐心的人。画画的时候我更重视感觉,抠细节实在不是我的长项。记者:你的审美观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美?诛砂:凡事皆有两面。看待一样东西美丑的方式其实只在于一个人自己心里的感觉。有人觉得美的,可能别人看来是丑的。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其实就是所谓善良和宽容的心意吧。画插画的时候,我也还是比较重视自我感觉。插画对我来说有更多的是创作的成分。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传达我所想传达的是最重要的。记者:如何评价自己的画风?诛砂:繁复,锋利。很多朋友说我的图一眼就认的出。我自己其实并没有自觉。只是我觉得每个喜欢画画的人画东西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带上自己的本性进去吧。我画的稿子很难给人柔和的感觉。什么自然、温和这样的词好像很少能用来形容我的画。生活中我就比较喜欢那种时光沉淀很隽永沉厚的东西。也很喜欢那些靠近极端状态时临界感的东西。在创作的时候,我的这种喜好是会体现到画面里的才对。记者:你觉得,插画最重要的是什么?诛砂:传达。我觉得插画最重要的是别人看过去的时候,能立刻感到画面你所想传达的感觉。当然,只画帅哥美女的漂亮造型也是时下流行的养眼风尚。但是我还是觉得,画面的整体感是最重要的。画的时候要有感情是最重要的。无论说是对构图又感情还是对色彩感情还是对造型有感情,作者画的时候一定要有感情。这样的作品是不一样的。说到我自己,我其实经常画到一半的时候就没耐心了,所以严格来说我的图大都是半成品。不过,其实半成品还是成品,这个标准其实也是每个人不一样的。我觉得只要作者觉得“够了”,那就可以算完成了。记者:哪些事情会对你的画有影响?诛砂:音乐,最近读的书,看的画,看的作品,电影,电视,照片等等。很多时候会在看别人作品的时候灵感闪现。我想那应该就是感觉到了别人所想传达的东西,之后带来了自己新的灵感那种感觉。可以说是一个人的BRAIN STORMING。这样说的话,我的许多灵感都来自音乐。我比较喜欢摇滚、歌特金属、世界音乐。听不同的音乐的时候会画不同感觉的画。可能比较抽象吧。记者:怎么看待这个行业?诛砂:其实不是很了解。我应该算业余插画作者。对我来说,画画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我不打算靠此赚钱也不打算靠此谋生。虽然目前我的主业是漫画也是画画类的,但是还是有些差别。插画行业我觉得很多时候是需要磨练人的责任心的行业。和纯粹的出于兴趣创作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赶稿的时候。有了时间周期和商业要求的创作是受了很大限制的,需要更扎实的技术,更大的耐心,更好的沟通能力等等。记者:对新人们想说些什么?诛砂:所谓收获未必就在眼前。收获一定是在努力之后。如果觉得值得付出,就请加油吧。再就是,请画有自己风格的东西。请让我们的视线更加丰富多彩。请画那些自己会乐意拿着对别人说“这是我画的”的东西。请用心对待每张作品。因为它们能从你的笔下诞生,是有缘分在的呢。作为创造者,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有爱。
相关延伸
中国漫画
中国漫画伴随着中国由封建王朝进展为现代社会经历了各时期的斗争、冲突和变革。而这一敏感的艺术形式,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壮大,都紧贴着中国的时事政治和社会状况。因此,中国漫画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紧扣现实的讽刺和批判观点。中国漫画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严峻的民族危机现实使中国漫画内容蕴涵着争取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渴望。
中国漫画危险的原因
中国漫画危险的原因是我国人才的创新能力弱,此外剧情比较简单,不吸引人。其次是职业漫画家少,技术差,漫画家的收入水平相对低的多,因此大多的漫画家都是业余的。
漫画形成
现代多元化的漫画展览形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如此定义漫画: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和形式。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漫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在刻画形象时,强调“以形写神”和笔墨的简练,不计较摹写的绝对真实和繁复华丽的风格。讲求以寥寥数笔,勾勒人生百态。当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漫画的描法》中就认为,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此外,漫画更具针砭时势、讽刺社会中的“假、恶、丑”之功能,漫画家多从政治事件、社会现象和生活百态中提取素材,融入个人观点、见解和态度,引发读者思考,使其从中受到教育。不过,并不是全部以讽刺为内容的绘画都是漫画,因为漫画自具特殊的表现方法;同时,也不能说漫画只有讽刺和批评的作用,它同样有歌颂和褒扬的功能。
中国的传统漫画内蕴十分丰富,由于中国特定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使中国漫画别具一格,与西方的漫画、卡通以及新兴的动漫形象均有区别。
中国漫画 作品图(19张)
首先,中国漫画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近代变动不安的中国社会,严峻的民族危机使中国漫画以直接的手法表达了争取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渴望。与此相应,多年的反侵略、反分裂战争使中国漫画充满战斗力和反抗性,它们自觉地承载着深重的救国救民责任。这与以娱乐为主的卡通、动漫在本质上已迥然不同。
其次,中国漫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善从中国文学中挖掘素材,借用典故和风俗习惯表现当前事物和现象;并引用其中的人物角色,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手法来表现,所以很易为读者接受,就算文化水平参差不等的读者,也容易领会。
再者,中国漫画还多以中国独有的传统水墨技法创作,其特点是变幻无穷、意境悠远,表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
纵览中国漫画史,由古代漫雕(即具诙谐、幽默趣味的雕刻类作品)如汉代石刻画像追源起,至清末民初的报刊讽画,可说是经几千年历史沉淀而形成;在紧贴政治气候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记录着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民的生活态度,由此组成一部奇特的中国近代历史图解。
漫画一名何来
“漫画”一词本来自李时珍《本草纲目》集解,指一种鸟类的别名,与今天的漫画无甚瓜葛。1771年,日本的铃木焕乡因欣赏“漫画鸟”的品格,遂以“漫画鸟”自喻,出版《漫画随笔》;40年后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也出版了《北斋漫画》。但这时的“漫画”仍作形容词运用,未被特指为绘画形式的漫画。在后来的一百多年中,几经沿用,终于至1902年,“漫画”的称法才在日本正式出现。
1904年3月17日,上海的《警钟日报》以“时事漫画”的栏目刊出漫画,这是“漫画”的名称第一次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可惜这次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其后二十馀年都再无用“漫画”的称法。
直到1925年,《文学周报》在丰子恺的画下方注明“漫画”二字,这一称法才得以重见天日。接着,《子恺漫画》于1926年出版,两年后上海漫画会编辑的《上海漫画》周刊也正式出版。从此,“漫画”这一画种的名称终得到统一,并很快在社会上普及,沿用至今。
从上可见,漫画名称始于丰子恺之说并不准确,但《子恺漫画》和《上海漫画》起了统一并普及漫画名称的历史作用,却不可忽视。
漫画追源
形象夸张的广西桂林摩崖石刻佛像,平子摄
经历了5,000年积淀的中国文明,在不断发展、更新的同时,那似乎早已尘埃落定的古代文化内容也不断被挖掘出新的矿藏,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中国漫画亦然。虽然自上古到明清时期,漫画的名称仍未确定,但若以漫画讽刺和幽默的艺术特点来看,就能发现中国古代早已有具备漫画特征的艺术珍品了。
例如,从汉代石刻画像《夏桀》到五代十国出现的第一位讽刺绘画家石恪的《玉皇朝会图》,再到明清时期明宪宗的画作《一团和气图》(表达了以和为贵的思想)、罗两峰的《鬼趣图》(以鬼喻人)等,不论是内容或形式,都早已蕴藏着形象夸张、寓意深刻的漫画特点,也表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另外,中国古代的传统水墨画中,如明末八大山人朱耷单叶荷所表现的孤寂、怀才不遇的心境寄寓,清扬州八怪在画作中敢于蔑视古人、挑战传统的率真,如石涛就以“苦瓜和尚”自比,这些文人写意画 反映了作者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个性及内心的情致,其隐含的暗示、以讽刺为目的的风格,都具有漫画的特征。虽然它们与现代意义上的漫画仍有一定的差距,但确实从中可见中国漫画发展的端倪。
中国古代“漫画”中体现为“鉴戒”作用的讽喻特色,也由于朝代的更迭,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多有变化。如从汉代到五代十国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讲求气势的雕塑风格和以线条为造型骨干的绘画语言已基本确立,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也日臻纯熟,艺术的发展影响了统治者的文化政策,这时较开放的文化氛围容许了绘画创作中的讽喻较为尖锐和直接;到五胡乱华至唐代统一的几百年间,再至元代的华夷交位,加上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权而不惜打压文化艺术的表达自由,造成士人从政热情的冷却,绘画创作转而成为文人画家抒发个人性情、抒写胸臆的手段。因此,隐居、淡泊尘世的题材屡见不鲜,画家在创作中侧重强调对事物神韵的体悟与表达,以及文化修养的体现,致使宋元明绘画创作中的讽刺意味更加隐讳。
后至清末政权的腐败及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浪潮,更促使“漫画”(当时的叫法不一致,尚未被称为漫画)破天荒地铺天盖地而来。
古代漫画意味
《孔子家语》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意为古代的人已懂得以绘画为武器,揭恶扬善。邓拓先生认为,“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画,就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漫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就是说,以讽刺批判为目的的绘画,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初露端倪,它们正是中国漫画的前身和奠基。
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中国,阶级分明,等级森严。汉代画像石《夏桀》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喻古讽今的例证。画像上夏桀的残暴形象与被欺辱的奴隶对比强烈,有力地揭露了古代奴隶制度的黑暗,同时也含劝谏当代统治者应施行仁政的意味。此外,夸张的表现手法也被大量运用到汉代陶俑、漫雕 之中。
至魏晋时期,封建社会制度进一步巩固,这时期的绘画作品往往运用讽刺、劝谏的手法宣扬封建道德标准和规范,与漫画的讽喻特征十分相近。例如魏晋南北朝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便是一例。
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割据时代。在这个混乱、破坏的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统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断,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剧变。尤其此时出现了西蜀(分前蜀,公元907─925年;后蜀,公元934─965年)及南唐(公元937─975年)两个文化中心(五代时战争频仍,但南方战祸较少,社会安定,加之西蜀、南唐君主皆雅好文学,精通音律,故此文化气氛浓厚。)促使写实画及山水画均出现了崭新的风格面貌。这时期的画家们提倡忘却名利,化去杂欲,充实自己的精神,将生命加以升华。而后蜀的石恪、梁楷更以讽刺手法抒发胸中郁郁之意,颇为接近漫画的意味。
宋元的借古讽今
南宋时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这时的画家唯有利用绘画作品,以独特的构思,借古人讽喻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抒发自己的政治意见和爱国之心。如北宋画家李唐在北宋亡后,南渡临安(今杭州),创作了许多作品,“意在箴规”。如他的《采薇图》,表现的是《史记.伯夷列传》中伯夷、叔齐在武王灭商后,坚决不做周臣,宁死不食周粟,避至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的情景。李唐以此内容作画,意在讽刺和抨击屈膝变节的丧国之犬;《晋文公复国图》则表达了他矢志复国的强烈愿望。由此可见,对时政进行隐晦、曲折的批评,用借古讽今的方式表达画家的政治观点,是南宋讽刺画的一个明显特征。
元代绘画的讽刺意味比之南宋直接,主要表现在元代作者敢于直面朝廷弊政,尖锐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元朝著名水利专家任仁发所作的《二马图》,用肥瘦不等的马比喻贪官和清官,形象而生动地讽刺了“肥一己而瘠万民”的贪官污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出土的辽代双系瓷罐上所绘的北宋官吏形象(《瓷画官吏图》),生动诙谐,却充满讽刺意味,让人拍案叫绝、会心微笑,十足现代的漫画表现手法。
明清的隐喻讽刺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图》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达到极致的程度。明朝的东西厂特务制度以及清朝大肆兴起的文字狱,均迫使民间画家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敢直接批判,也不敢大胆揭露其弊病。于是,有一些画家选择了较为含蓄的表现形式,用隐喻或比拟的手法表达他们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如出身于明代宗室的清初八大山人,对于清代统治极为不满,他以嘻笑怒骂的态度面对世情,因此笔下的花鸟木石及山水人物,都是变态、畸形的形象,藉以发泄内心的愤懑。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和不平衡心理,加上对清朝统治的仇视,使他对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加以歪曲,虽然这并不全然正确,但他讽刺讥嘲的绘画艺术却具有创新的意义。他的《牡丹孔雀》,孔雀在前面看是张屏炫耀,背后却露出难看的屁股,把阿谀逢迎的官僚们讽刺得入木三分。
此外,还有扬州八怪之一的罗两峰,他的《鬼趣图》也是清朝时期具讽喻意味的代表作品。
还得一提的是,明宪宗曾画过的《一团和气图》,亦颇具漫画的特点,但在主题上没有讽刺意味,反而有歌颂漫画的味道,颇为特别。
独立发展
中国漫画的特色孕育于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以及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至清末民初崭露头角。随着报刊的出现,漫画直观的讽刺及对社会政权的辛辣批判内容,成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而发展为一独立的画种。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局动汤社会。恰逢19世纪末,欧洲石印技术传入中国,各政治派别为了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纷纷运用石印,大量创办报纸和画报。这一时期,大批画报和报纸大胆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暴行,而他们的宣传手段并不止于文字及标语,更利用漫画来表达救亡爱国的思想,如上海的《俄事警闻》、《神州画报》;广州的《时事画报》等报刊,就刊载了不少反列强侵略、反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漫画。这一大批讽喻时事、反封建、反列强入侵的漫画迅猛发展,促使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漫画画种便得以确立。
如果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谢缵泰的《时局图》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的反帝漫画算起,中国漫画从独立到发展,可说贯穿整个20世纪。其中又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分水岭,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漫画发展,随着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1925年五卅运动和1926年国共合作的重大历史转折,贯穿着一条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主线,成就了三十年代那“杂文和漫画的时代”高潮,同时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作出很大贡献;20世纪后期(即建国后50年代至90年代)的当代漫画,继承了先前的革命战斗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中国社会的命运而同步发展,渡过文革时期的漫画灾难(许多漫画均被批判为“大毒草”,成为批斗画家的“罪证”),重新在社会功能、题材内容及形式风格等方面开拓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