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书法)
个人简介
简介
张山,字新志,斋号涵虚堂。1956年生于陕西凤翔雍山脚下一书香门第。著名书画家、摄影家、鉴藏家、诗人。现任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理事;中国美协陕西创作中心副秘书长;陕西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副秘书长;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长城书画院院长;华西大学教授、西安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艺术经历
幼承家严熏染指点,涉足书坛画苑。其书画初尊唐宋20余载,对唐楷、宋人山水下过苦功,后攻魏晋十余年,对《九城宫》、《乐毅论》等与《张猛龙》、《张黑女》等名碑名帖融合贯通,为我所用,书尊欧阳询、傅山、吴昌硕等,加之深受故乡秦汉、西周文化影响,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功力;绘画对《听雨楼画谱》、《绘事津梁》、《故宫典藏》研究颇深,尊崇范宽、石鲁、何海霞、刘自犊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溶书法线条、功力、神韵于绘画之中,其作品有长安画派遗风。
1974年应征入伍,从事文化,宣传,组织工作,进行文学,书画,摄影艺术创作。发表作品500余篇(幅),取得丰硕成果。《任重道远》(国画)、《黄土地》(摄影)、《烽火在这里燃烧》(报告文学)、《孙志兵法*谋攻篇》(书法)为其代表作品。
70年代入展全军、全国大展,并多次获奖,入展中国美术馆书、画、影展,国防部长张爱萍曾为其亲自颁奖,李德生、张震、于永波为其亲笔题词勉励,成为全军颇具影响的艺术人才。
新世纪初主持省书协日常工作,后任省书协秘书长、省文联委员、先后组织陕西书协“进军兰亭“、“筹办国展”、“理论研讨会”、“建党80周年”、“建国55周年”书展、省书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等大项活动,为陕西书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组织书家赈灾义写义卖、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会员真情服务,深受书界、各界好评。主抓筹备省书协换届工作,任省书协第三次会员大会秘书长,为陕西书坛实现历史性转变做出了贡献,当选为省书协副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杏花村杯”、“全国首届职书展”、“全国书法名家百人展”、“十七届中日友好自作诗展”、“中日友好全国名家邀请展”、“巨匠之星全国邀请展”等20余项全国大展。
艺术成绩
荣誉
从70年代开始入展全军、全国书画摄影大展并多次获奖。曾在中国美术馆由国防部长张爱萍为其亲自颁奖。党的副主席李德生、军委副主席张震、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为其亲笔题词勉励。成为全军、全国颇具影响的艺术名家。
2007年 被评为全国文化艺术界“德艺双馨”书画家;
被文化部、影响力杂志社等7家单位评为“2007影响力人物”;
中国书画
2008年 应北京奥组委特邀参加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他创作的八尺国画《青山依旧在,山高水又长》获特等奖,他的自作诗书法巨作《圣火点燃世人情》(八尺对开八条屏)获奥林匹克之旅“华夏水墨”书法大赛特等奖。
2010年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题为《三人行·收藏界最关注的书法家》一书, 收录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的三位书法家:李铎、沈鹏、张山三人合集。
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发行的《全国十大优秀书法名家》,入编的有:王学忡、李铎、沈鹏、周慧珺、张山、储云、 言恭达、刘一闻、伦杰贤、张旭光十位名家。
应中国华侨出版社的邀请,与王冬龄、言恭达先生一起出版《三人之约》书法作品集。
2011年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张山诗书作品集》。
2012年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
国文联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艺术类图书·21世纪-----《中国书法经典》隆重出版发行,收录全国书法界十位不同年令结构、不同书法风格,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书法影响力的:佟伟 沈鹏 周俊杰 朱关田 李刚田 何应辉 申万胜 吴善璋 苏士澍 张山十位书法家毎人十余幅书法精品。
由上海朵云轩主办,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传统水墨艺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张山》·朵云轩2012推荐艺术家·正式出版发行。
摄影 鉴赏 诗歌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张山诗集》,收录创作、发表诗作三百余首。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老西安博物馆、北京荣宝斋等场馆举办了张山书画、摄影艺术展览。 中央台、北京台、陕西卫视、西安电视台、西安教育台、宝鸡、天水电视台等先后拍摄、播放了反映张山艺术人生的《张山其人其艺》、《张山书法艺术》、《张山绘画作品》、《张山书画艺术鉴赏》、《张山艺术人生》以及反映张山书法、绘画、摄影、收藏等艺术成就的:《秦风唐韵意纵横,翰墨泼生绘春秋》、《山高水长愈真情,长安遗风写苍茫》、《摄尽风情人未老,长存美意映彩虹》、《历来古物妙有佳,文房雅玩趣无穷》·(四集八部)专题片等;新浪、土豆、网易等网页《张山书画天地》开设了张山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摄影专题展览,总浏览量高达十余万人。张山网易博客被评为《网易名博》、《张山艺术》官方网站被列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百人名作展。
张山多次作为嘉宾出席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新视听》、《小催说事》、《新闻会客》、北京台《光荣绽放》等栏目的拍摄,与范曾、刘镛、于丹、李光羲、马未都等同仁互动交流。被中央电视台中视艺仁聘为艺术指导。
书协工作
2000年,张山转业至陕西省文联组织书协进军 ‘兰亭’、申报、筹办八届‘国展’、召开"陕西书法研讨会"、举办"建党80周年"、"建国55周年"书展,组织举办陕西省首届全国军旅书画作品展等大型活动,筹备组织省书协换届(16年未换)等等,为陕西省书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多年来,他还组织书法家赈灾义写义卖,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为广大会员真情服务,受到了书法界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作品被收藏
金粉红宣小楷《长征组歌》、行书《关中八景》、《岭南抒怀》、《东湖飘香》、《道德经》,草书《圣火点燃世人情》、《秦岭颂》、《望长安》等数十余幅作品成为他的代表性作品。分别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日本白凤书道会、兰亭会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党和国家领导人、企业界、收藏界人士所收藏。
各界人士对张山的题赠和评述
国家领导
李德生(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古弦韵深,翰墨情浓”(1995年 9日于黄陵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张震上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志存高远”(1997年9月12日榆林为张山书画摄影展题词。)
于永波上将(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无限风光在限峰”(1997年9月20日于西安为张山摄影作品展题词。)
业界评价
卫俊秀(原陕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军营一枝秀,翰墨飘海洋”(1998年8月为张山书画展开幕题词。)
李若冰(省文联主席、作家):“张山书画,大气潇洒,耐人寻味。”
刘文西(中国美协顾问):“金戈铁马”(1998年6月为张山书法展题词。)
刘自椟(原陕西省书协主席):“挥戈回日影,落笔超群英”(1998年10月为张山题词。)
日本国·二宫珠凤(日本白凤书道会会长):“承蒙协力,书展已结束。我已请著名装裱师,将你的大作裱成挂轴,永久珍藏。作为中日友好的桥梁,以及珍惜东方文化遗产的同行,希望我们友谊长存。”(致张山书信中语。)
王崇人(西安美院教授、原省书协常务副主席):“挺然秀出,情驰神纵 ”(2002年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孙平(原省书协副主席):“不经沧海难为水,更上青山又一峰”(为张山2002年书画作品展题词。)
吴三大(原省书协副主席):“书画乃心象也,情动则神随”(为张山2002年书画作品展题词。)
张飙(中国书协副主席):“马到成功”(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田树苌(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钟明善(原中国书协副主席):“虚以引和,静能生语”(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肖云儒(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化评论家):“,学养成大拙方为巧到如愚才是纯”(为张山书画展题词。)
薛铸(中国书协理事、原省书协副主席):“手勤为协会,奋力攀书峰”(为张山题词。)
胡树群(省文联党组成员):“仰山知峻”(为张山书展题词。)
南远景:“夫光有七色,天有九重,九重天因其深邃而显蓝色;物有八面,人性多维,多维人互补整合而定其位。长安张山,工于书法,长于绘画,精于摄影,迷于收藏,乐于吹笛洞箫,喜于板鼓民歌。其道怎样?其位如何?答曰:立体艺术人生,七彩斑斓是也!……”(2000年为张山书画集作序之评述。)
耿翔先生:“这是刚刚悬挂上墙壁的一幅草书。它的笔力、它的灵动、它的气韵,以及它深藏在墨迹后面,已经超出书法本身的东西,让我十分迫切地想在一个被月光挥洒出的夜晚,再一次见到书写它的人。而我用目光盯着的墨迹,却在这个时候,突然传出一阵引凤的箫声……”(为张山书法撰写《墨箫》一文中语。)
文悦先生:“中国人活得太累。这是时下一些知识界人士通过东西方生活比较得出的一点看法。根据这个基本看法,他们认为,大凡事业上的执着追求者,一般都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求得解脱或超脱。我想是这个理。我的朋友张山成长道路可以作为佐证……”(为张山撰写《追求理想,也寻求解脱》一文中语。)
云卜先生:“读张山字画,如聆悠远缠绵之乐章,如颂澹远典丽之诗篇,如归风清月明之远古。观张山题字作画,亦如武林太极推掌,艺坛芭蕾移步,是为乐事。”(为张山撰写《凌云健笔纵横》一文中语。)
《中华收藏》杂志载文评语:“张山崇尚追求清代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眉,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艺术原则,他的小楷从小巧、秀媚、方圆、规矩中呈显古拙真率之大气。然而,古拙不失流畅,苍劲而又婀娜多姿,他的行楷字“得体严谨,气韵生动,变化多端,秀逸疏朗;他的行草、榜书等纵逸跌宕,洒脱淋漓,枯润相交,气势磅薄,形成了质朴、豪放、大气的内在气质。”
“您的《梅韵》、《烟雨出游图》、《国色清雅》等作品经委员会同志审阅评定:书法于实处就法、灵活洒脱、自成风格。其中几幅画作格调清新明丽、简淡而不失深邃、于点于张均颇见功。今推荐您的共计十幅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系列名信片”(中科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委员会于2003年7月6日北京回复函中语。)
“2002年春节期间,沉寂了许久的陕西书坛又活跃起来了,张山在西安南城墙上的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里举办个人书法展,盛况空前,好评如潮。人们惊呼,陕西书坛又冲出来一匹‘黑马’”(《消费者导报》艺术星空版记者维传《从‘兵哥哥’到一代书法大家》一文中语。)
“书画通脉,这一艺术规律在张山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他在进行书法创作的同时,也创作了一系列绘画艺术精品。他喜好宋元古意山水画,同时对花鸟亦有颇深的研究。他的《苍松》、《古柏》、《深山幽居图》、《烟溪秋涉图》等作品均在书画界引起过强烈的反响,有的作品还被艺术大师推崇为‘画坛珍品’”(李志杰《山纳石奇更显峻》2001年4月14日发表于新报“企业周刊”。)
“山显长安,墨彩人生,壬午马年春节,当代陕西书画名家张山先生艺术亮展古都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展期月余,参观者络绎不绝。有书又有法,绘画亦然;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千古之理,既旧且新的一个话题。数年之后重谈张山,便又生发出这翻感慨赞叹了。走进张山书画艺术天地,给人的观看是作者越活越有棱角,锋芒毕露,生活的很正气,凭真才实干过活得天下,棱角分明,内方而外不见其圆。他的作品真实,他的思想真实,他的书画内含和令人感受到皆是民族的正气、豪气和荡气;自尊和自强,民族气节和中国人的情操观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体现和民示,这又构成张山书画作品别样风彩。”(赵剑文《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重读张山书画作品感言,2002年3月22日,文化艺术报书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