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8:1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主要作品

宋应星的作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有《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其中《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属于人文科学方面的有《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等;介于上述两大领域之间的有《原耗》《卮言十种》等;属于文学创作的有《思怜诗》《美利笺》等。他的作品多因强烈的反清思想而为清统治者所不容,大部分作品已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

主要成就

综述

自然

人物关系

辈分关系人物简介曾祖父辈曾祖父宋景(1476—1547),宋应星曾祖,工部尚书转兵部尚书,进京师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卒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谥庄靖,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祖父辈祖父宋承庆(1522一1547)为宋景的第三子,青年夭卒,未酬其志。父辈父亲宋国霖(1547—1629),在县学40年,一生为秀才,未出仕。平辈长兄宋应升(1578—1646)。二兄宋应鼎(1582—1629)。大弟宋应晶(1590一?)。子女长子宋士慧,农民。次子宋士意,农民。

轶事典故

宋应星买书宋应星在他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每见到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梦溪笔谈》。店老板见这位少年在书架旁找来找去,心中暗暗纳闷:这么多经书他不买,这是要找什么店老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要买《梦溪笔谈》。店老板告诉他,现在人们都读四书五经,为的是考取功名,科学方面的书即使进了货也没人买。宋应星只好懊丧地离开了文宝斋。宋应星在往回走的路上,脑子中一直在想那本书,到哪去找?唉,找本书真难呀!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着头。他一边走,一边想,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裸。这时宋应星的心思才从《梦溪笔谈》回到眼前,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捡米裸。检着检着,眼前一亮,包米裸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忙向那人询问米裸是从哪儿买的,好去寻找这本书。宋应星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裸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裸的废纸。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找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后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宋应星急得搓着手在水池边转来转去,心痛地望着水池里的书,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订好。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

人物纪念

宋应星公园宋应星公园位于奉新县城区凤凰山和乌龟山处,坐落在宋埠镇、县冯田经济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0余亩,现已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主要规划景区有:中心广场区、宋应星纪念馆、农业示范区、苗圃农家乐区、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别墅垂钓休闲度假区等景区。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纪念馆于1987年11月10日开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为传统园林建筑,朱墙灰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现400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 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开物》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原馆现已拆除,2003年择址新建宋应星纪念馆,新纪念馆选址于冯田工业园区的应星农业科技示范园“宋应星公园”内。月球地貌地名2021年5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Song Yingxing)为八个地貌地名之一。

人物评价

《明史》:赞其“廉洁”李约瑟:“中国的“狄德罗”贝原笃信:“中国的阿格里科拉“人民网:”在自然哲学思想上,他超过了前人张载与后人王夫之,而这两人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华东师范历史学教授李以章:“宋应星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唯物沦和辩证法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一旦形成,又指导着他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奋力向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学者。”吉林大学历史学教授龙欣宇:“宋应星在各个领域中体现的伦理思想,笔者的认识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小官吏,宋应星忠君、尽职、关注民生、反对不正之风等想法和行为,是在认同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基础上求善求真,追求士大夫的完美的人格,由此对社会对人生都有积极地贡献;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科学家,宋应星博学、勤奋,有着浓厚的探索自然奥秘和用先进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愿望,有着丰硕的成果。虽然他的伦理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更多的是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引领着他积极的人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