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业(记者)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3:42

人物介绍

唐守业说:“寻找彭加木,是寻找一种精神,一种科学和探索精神!”唐守业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镇人,小学时他要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读书,放了学要去拾牛粪,放了暑假还得挖药材。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唐守业能吃苦的精神。赤峰师专毕业后,唐守业自修了内蒙古大学的新闻专业,之后到阿鲁科尔沁旗广播站当上了播音员。1980年6月的一天,广播站的喇叭里忽然传来了令人揪心的呼喊:“彭加木,你在哪里?”从那天起,唐守业20多年后的生活就已经与这位素未谋面的科学家联系在了一起。2001年10月15日,唐守业率领“中国记者罗布泊探险考察团”一行13人穿越罗布泊,第一次来到了彭加木失踪纪念地。应彭加木遗孀夏叔芳的要求,唐守业为纪念碑献上鲜花,并从纪念碑下找到当年夏叔芳埋在碑下的铁盒子。盒子里彭加木的遗像和夏叔芳的深情留言让唐守业泪流不止,感慨万千的他在一张名片背面写下了《七律·在彭加木失踪地》,其中最后两句为“世纪之谜谁得解?且看我辈五寻彭!”并当场宣布:“从今天起,我要在全国发起寻找彭加木活动。”这句宣言让唐守业成为民间发起“寻找彭加木”第一人。现在,他正为第7次寻找彭加木奔忙。彭加木是新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让中国人对有“死亡之海”、“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泊有自己的发言权,他带领科考队员,对罗布泊进行了三次探险,为国家找到了很多稀有矿藏。1980年6月17日,身为新疆科学院副院长的彭加木在一次探险中,给队友们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从此一去不返。国家先后派飞机、军警等进行4次大规模的地毯式搜索,但彭加木最终“下落不明”。书籍:《惊吻罗布泊》《寻谜彭加木》

网友评价

神圣使命

记 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您却先后6次进入罗布泊探险,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唐守业:我与探险结下不解之缘,和我的生活经历、性格有很大关系。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镇,从师专毕业后,我自修了内蒙古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到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广播站当了一名播音员,后来做过广播电视记者。1988年,我参与了内蒙古《红山晚报》的创刊工作,任《红山晚报》社长兼总编辑。1995年,我参与了《威海晚报》的创刊工作,担任《威海晚报》副总编辑。

小时候,我家里比较困难,上小学时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读书,放学后要去拾牛粪,放暑假后还得挖药材补贴家用。艰苦的生活经历,培养了我能吃苦的精神。虽然名字叫“守业”,我却反对固步自封、亦步亦趋、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天性好奇,从不安分守己,喜欢挑战未知领域。我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岁月长河我泛舟,搏击风浪乐悠悠。仰天长啸歌相伴,管他冬夏与春秋!”

正因为此,我才能6次闯进号称“生命禁区”的罗布泊,成为罗布泊东西南北大穿越的中国记者第一人。也正因为此,我才能徒步走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考察,只身到大漠寻访具有传奇色彩的罗布人,也曾到天山深处寻找《西游记》里滑稽而古怪的天堂——女儿国。

记者:很多人对号称“生命禁区”和“黑棺材”的罗布泊望而却步,您为什么先后6次前去探险?

唐守业:罗布泊又名幼泽、盐泽、罗布淖尔等,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边、若羌县以北的一个已干涸的咸水湖,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目前已成为一片生命罕至的沙漠。去天竺取经的晋代僧人法显如是形容罗布泊的恐怖与神秘:“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皆死,无一生还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目极望,欲求度处……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行记中写道:“沿途尽是沙山沙谷,无食可觅,禽兽绝迹。行人夜中骑行……则闻鬼语。”1980年6月17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虽已经过28年仍杳无音信;1996年6月,我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孤身进入罗布泊仅2天,便倒在了翻滚的热浪里。据不完全统计,罗布泊的遇难者,有名有姓的已达40多人……这使原本就神秘莫测的罗布泊更加扑朔迷离。

多年来,关于罗布泊的很多传闻尘嚣直上,如“罗布泊常有飞碟出没”、“罗布泊里常听到人哭狗叫鸡鸣”、“罗布泊地下的岩浆有100多米深”、“罗布泊的沙暴几分钟就可将人掩埋”等。为探究虚实,我先后六进罗布泊,用新闻记者的眼睛实地观察。

我去罗布泊探险,除了挑战生命极限外,还有6个目的:完成我国新闻史上首次罗布泊南北大穿越,锻炼胆量,磨炼意志,丰富阅历,增长知识;实话实说罗布泊的神秘与神奇,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罗布泊;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成功征服罗布泊;全面展示罗布泊及其周边的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及其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探究罗布泊到底有无探险价值、旅游价值、考察采访价值;研究21世纪的罗布泊能否出现奇迹。因此,我的罗布泊之行是在特殊环境下,采用特殊方式进行的一次特殊采访,是履行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寻回精神

记 者:2001年10月,您在全国率先发起了民间寻找彭加木的活动,为什么?

唐守业:彭加木是新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让中国人对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泊有自己的发言权,他带领科考队员对罗布泊进行了三次探险,为国家找到了很多稀有矿藏。1980年6月17日,身为新疆科学院副院长的彭加木在一次罗布泊探险中,给队友们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后,从此一去不返。国家先后派飞机、军警等进行了4次大规模地毯式搜索,但彭加木至今下落不明。

在我看来,彭加木的伟大,不亚于我国任何一位科学家。他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他的志气、、骨气、豪气,都值得国人好好学习。然而,仅仅28年的时间,彭加木却已被国人逐渐遗忘了。2005年,我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7所学校义务演讲时,很多同学纷纷发来短信询问:“膨夹木是什么木头,朋家木是什么东西,彭佳木是什么人?”这让我感到匪夷所思。在北京街头,我曾随机做过一些调查:“你们知道彭加木吗?”摇头者竟超过80%,即使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就连大名鼎鼎的凤凰卫视也把“彭加木”写成了“彭佳木”。这更加坚定了我寻找彭加木的决心。

2001年11月15日,我又一次组织新闻探险队从甘肃出发,东西穿越罗布泊。正是这一天,我怀着崇敬和悲伤的心情站在彭加木失踪纪念碑前,与向导吴仕广先生庄重地达成了一个共识:从今天起,我们要在全国再次发起寻找彭加木活动。

记 者:在全国重新发起寻找彭加木活动,您究竟在寻找什么?

唐守业:彭加木不仅是我国科学界的楷模,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崇敬彭加木,特别是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西北边陲的经济建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精神显得尤为可贵。因此,寻找彭加木,不但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且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期盼。

需要强调的是,我发起寻找彭加木活动,除了想解开彭加木失踪之谜外,更想寻回彭加木那种高尚的品格、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生命传奇。寻找彭加木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它承载着13亿中国人及世界各地朋友们的热切期盼;它承载着希望,也承载着奇迹。寻找彭加木需要的是平常心态、理智心态、实事求是的态度,绝对来不得半点浮躁轻率、主观臆断;任何人为炒作、追名逐利、想入非非或别有用心都是要不得的。

探险箴言

记 者:在罗布泊探险和寻找彭加木过程中,您获得了什么样的独特人生体验?

唐守业:在罗布泊探险和寻找彭加木的过程中,我和探险队员曾多次遭遇险情:夜宿原子弹爆炸区、发电机和电台失灵、大漠迷路、车陷沼泽地、遭遇骇人沙暴……每一次险情,都将我和探险队员推至生死边缘。但经过大家同心协力和顽强拼搏,每一次都化险为夷。多年的探险经历,让我对生命的含义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验:要学会战胜自己、肯定自己,用拼搏、奋斗来磨练自己,直至实现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要相信自己、全力创造成功,为自己鼓掌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面对困难和烦恼,要勇于挑战自我,要乐于与他人合作,更要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世界上最神秘的就是你自己;战胜了自我,就战胜了一切……

大漠归来,我曾应邀在全国各大高校、机关、部队和企业等进行了200多场演讲,听众累计达数十万人。每一次演讲,我都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朋友们共享,使5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中学生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同时,这些人生体验将激励我将寻找彭加木活动继续下去,只要彭加木一天没有找到,我的寻找便一天也不会停止。我坚信,解开世人瞩目的彭加木之谜,为期不会遥远!

2010年十月十五日在家乡赤峰市松山区第二中学演讲,在初二各班进行了演讲,深的同学们喜爱。

据他说2011年还要继续探险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