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1989年徐贵祥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写作经历
1984年,徐贵祥去了边境前线,在那里,他深深体会了情感、战争,体会了生与死,这段经历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徐贵祥后来的小说创作。从那时起,徐贵祥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读书的那段时间写得比较好的作品就是《潇洒行军》,还有《弹道无痕》,后一部作品曾被改编,也得过很多奖。
1985年,他第二次参战归来,在众多信件中发现《小说林》杂志刊登了他的中篇处女作《征服》,很受鼓舞,从此更加勤奋地写作。
工作经历
1994年进了解放军出版社做编辑,一直到现在。
个人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马上天下》、《仰角》、《历史的天空》,中短篇小说集《潇洒行军》、《弹道无痕》、《决战》、《天下》等。
创作特点
在徐贵祥看来,要成为作家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要有生活阅历,二要有作家的头脑,对生活要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敏感度。《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因为是站在新历史观、新文学观、新价值观上看待战争历史,被专家们称为“新历史文学”,在这两部作品里徐贵祥试图接近历史的真实,接近几十年前战争中人的真实状态,塑造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大牙、《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的沈轩辕就是他所塑造的英雄,在他看来英雄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对家庭都要承担起责任的人。徐贵祥曾写过一篇《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创作谈,谈他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感悟,他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熟悉的兄弟,“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写到谁我就是谁!”尽管对塑造一群战争中的男人形象充满自信,但徐贵祥也不讳言自己对爱情和女性形象把握得不够好。徐贵祥是因为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红火而“火”起来的作家,他一直看好文学和影视剧、广播剧等文艺形式互动的方式,他认为这样可以把文学作品更好地推向社会。徐贵祥创作小说时有个习惯,就是几部作品同时进行,交互写作,这个故事写不下去了,就写另一个故事。不论他写作什么小说,他都会考虑到故事的完整性,为人物之间设置冲突,制造矛盾和看点,给以后的影视剧改编留下一条方便之路。徐贵祥看来,战争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人们当然可以很简单地、泛泛地对战争进行普世性的价值判断;但是,事实上战争的内涵十分深厚,也存在着多种认知的角度和阐释的空间。从人类恒久的立场上去看,军人这种职业,这种群体可以取消;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问题就复杂得多了,这还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没有谁不强调和平,但是,人类的战争从没有停止过。战争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战争往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催生剂,也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催生剂。战争是一个客观存在,必须正视它。在当今世界维持平衡的局面里面,中国的军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所以对它存在的价值,对生活在这个群体里面的人、人的情感、人的命运、人的价值,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军旅文学应该为生活在这其中的成员提供一份赏心悦目,能够引起深思、能够激发情感、能够激励斗志的文学作品,这是军旅作家的基本责任,也是徐贵祥一直在坚守的写作伦理。徐贵祥过去常用三句话来讲军旅文学的难写:过去式的没有写好,现在式的不好写,未来式的写不好。徐贵祥认为要求军旅文学快速地做出反应,一是不可能,二是不可取。因为文学所要表现的生活,必须要经过沉淀,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现在回过头再来看新时期之初的某些煊赫一时的作品,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艺术上的缺陷,当时之所以成名,之所以产生那么大的反响,也有着政治上的背景和时代的因素。所以说作家们不能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也不能为了紧跟而紧跟,制造一些速朽的东西,那样反而是对生活资源、对题材素材最大的破坏和浪费。作家要关怀底层,关怀社会,要怀着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中时弊,要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和军队发展中存在和暴露出的问题。《士兵突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傻子”,让观众为之喜、为之悲;他可爱就可爱在他“傻”,这种兵有可取之处,但是多了不行,人们不能把理想寄托在一个“傻子”身上。徐贵祥的《明天战争》里面有很多理念化的东西,作为小说它有很多毛病,小说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人烟气少了一些;但是作为军旅小说,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他的视点是否低沉,是否触动到了生活的阴暗面,反映了生存的苦难,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底层而写底层,为了写苦难去写苦难,那作品的格局和气度就太狭隘了。也不是你把主要的笔墨放在兵的身上,兵就爱看了。一个真正的军旅长篇小说就是要讲究宏大叙事,它的承载量和视野在现在的基础上还应该是更博大一些,要拿出真正有思想、有内涵、有味道、有份量的作品,才能真正吸引广大官兵阅读,否则你就是整天去写某个兵,写军营生活的某个横截面,兵们也不见得会亲近你的作品。军旅文学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必须要有责任感,要有道德意识和社会意识。军旅文学作品应该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提供一种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军旅作家要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军队负责,对战争负责。军旅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它的思想深度,它的时代穿透力,它对生活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当前,军旅文学正在经历一场大的繁荣,繁荣的关键在于,就当前的文化背景而言,当下中华民族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崇高感,是那种天塌下来有人扛着的阳刚气、英雄气。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太缺乏了,而军旅文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所承载着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心中空虚失落了的精神需要。无论时代如何向前发展,军旅作家们都不能丧失责任感和勇气,军旅文学就是要勇于攀登思想与精神的高地。
获得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作品获奖结果1991年-1992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弹道无痕》获奖1991年-1992年《昆仑》优秀作品奖《潇洒行军》获奖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决战》获奖第二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文学剧本《弹道无痕》获奖中国政府电影华表奖电影文学剧本《弹道无痕》获奖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仰角》获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历史的天空》获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历史的天空》获奖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历史的天空》获奖第八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历史的天空》获奖共获第七、九、式届全军文艺奖《历史的天空》获奖第四、八、九、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历史的天空》获奖2022年8月3日2021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将军远行》获奖
社会活动
1978年,徐贵祥离开安徽到河南参军。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2日,在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举中,作家徐贵祥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2021年12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十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徐贵祥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