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忆祖
人物生平
1938年,李忆祖出生在天津的一家教会医院,他的亲生父母弃他而去。一对中国夫妇收养了他,起名李忆祖,希望他不要忘了养育他的这片土地。常有人开玩笑猜他是美国人或德国人,李忆祖总会笑着更正,“我可不是老外,我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外裔中国人。”离开北京五十多年了,李忆袓还是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三句不离儿化音。“乡音难改。”他说。当时,李忆祖的养父母算是北京大户人家。他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后来上了北京二中(现为北京市示范高中)。至今,李忆祖还记得北京二中当时的校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校训对我影响很深,我后来也是遵循这句话工作、生活。”爱上新疆到了新疆,李忆祖被分配到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156煤田地质队,从事煤田地质普查工作。他常和同事乘着越野车进行野外作业。20多年间,他跑遍了天山南北,还曾涉足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出一次野外,历时一年半载是常有的事。风吹日晒、风餐露宿是野外工作者惯常的生活状态,一顶帐篷、一件皮袄是野外工作者的随身之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新疆的煤矿资料逐渐拓印在了李忆祖的脑海里。上世纪80年代初,因工作需要,李忆祖曾在156队子校、原自治区煤炭厅子校(现在的乌鲁木齐市41中)当校长。1989年,被调到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任乌鲁木齐市教委勤工俭学处处长。1998年,他退休了,却闲不住,从事起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任乌鲁木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乌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又被聘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讲师团讲师。从此,他踏上了关心下一代的义务讲学之路。一晃,李忆祖已经在新疆呆了46年了。46年里,他从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年近古稀的和蔼老人。他说:“在新疆呆惯了,到哪儿都感觉不如新疆好!”精彩人生50多岁时,李忆祖和同事各骑一辆摩托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11个省、自治区,骑到天津,行程9000多公里;2005年,李忆祖在西藏参观布达拉宫排队买票时,当管理人员得知其曾在1972年参与过西藏建设时,让他享受了不排队的待遇;2011年,他不顾年事已高,参与央视《地理·中国》的摄制活动,带着摄制组爬雪山过草地,亲力亲为……醉心讲学废旧的变压器、磁铁、易拉罐在李忆祖的手中三两下,就变身成了“旋转娃娃”“磁悬浮飞机”“侏罗纪时代”等玩具,孩子们对“废品”居然能动起来百思不解,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打翻了罐的“糖豆豆”,争先恐后地蹦出来。李忆祖就借这些自制教具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发明创造,运用什么原理可以做出来,有了发明创造,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对李忆祖的讲课反响很好,每年自治区科协、政法委、乌市关工委等都要请他去讲学。他是学地质的,可讲起课来却不拘泥于专业,涉及天文、地理、环境和法制等的课题有20多个,其中科普是他的强项。他讲的《发明创造并不神秘》《人人都能成为发明家》等课题深受欢迎。他给中小学从事科技辅导员工作的老师讲《走进创造之门》,光讲稿他就编写了近14万字。“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李忆祖灵活应用的一个讲课原则。在牧区,他给哈萨克族孩子讲为什么新疆羊的肠衣上经常会出现小孔,用什么方法解决;在夏令营,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们讲野外求生方法,遇到危险怎么办,如何进行自救;在学校,遇到家长专场,他讲《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2015年1月4日,“万个故事献祖国”活动在北京大学启动,李忆祖站在北大讲台上聊起了在新疆的工作;1月中下旬,他又从乌鲁木齐跑到博乐做义务讲座,坐火车一来一回要十八个小时也无怨言。9年间,最多的一年,李忆祖讲了120多堂课,有时一天要讲3次课。9年,李忆祖提着录像机,带着自己制作的讲课教具,进社区、下基层、到学校,辗转南北疆56个县市讲课,行程万余公里,义务讲课533场,听课人数超过27万人,编写了近80万字的讲稿。
人物评价
虽然长着外国面孔,却有一颗地地道道的中国心、新疆心。口音稍带“京腔”,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也能说两句,最爱吃抓饭,民族舞蹈也能跟着跳一点。(网易评)初次见到李忆祖,这位77岁的老人白发微卷、精神矍铄。屋外风雪飘摇,他站在门口等候,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拉开门,一派谦谦君子风度。他高鼻梁、深眼窝,一张西方的面孔,带着笑容,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亲切有礼。仅仅是这些初见印象,就足以让人对他充满好奇与敬重。(新华网评)平日里,李忆祖脸上总挂着笑容,说话不疾不徐。可唯有“老外”两字是他的死穴。每次被当成“老外”,李忆祖就急,一定解释上半天,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澎湃新闻评)李忆祖长着外国面孔,1938年生于天津,被中国夫妇收养。至于亲生父母是谁,为何遗弃他,李忆祖称不想再寻找答案。(新京报评)眼前的这位老人,随口能吟唐诗“唯见长江天际流”,喜欢听评书“七侠五义”,爱看前苏联的电影,年轻时的偶像是女英雄卓娅、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种种细节,像极了父辈们的精神特质。(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