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明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7:35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笔 名: 郭雨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3   民 族: 汉族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   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笔架山下蒙古族聚集区内的一个汉族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历任鄂尔多斯日报社、盟委宣传部及盟文联记者、干事,民研会秘书长,作家协会秘书长,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一级翻译。《文学与世界》副主编。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长篇小说《巍巍罕山》,散文随笔集《森吉德玛与野情遥》、《郭氏蒙古通》等。其作品曾获全国文学翻译奖11次、内蒙古索龙嘎奖3次、省部级奖7次。   读高中时,郭永明就显现出了不凡的文学天赋,特别是他的一篇文章在《鸭绿江》的前身《文学青年》上发表后,在当时成为轰动当地的新闻人物。后来,郭永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1968年,郭永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尔多斯报社工作。郭永明为了学好蒙古语,只身进入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牧区特有的语言环境里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郭永明的蒙语水平在直线上升的同时,还掌握了许多关于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民风方面的知识。1971年,郭永明又被调到伊盟(今鄂尔多斯市)宣传部工作。在这里工作期间,郭永明开始收集大量的鄂尔多斯民歌,并且成功翻译了达尔扈特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祭奠。后来,郭永明又被调到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2000年起,郭永明开始踏上了“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长征之旅。他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最终目的,是想用文字、照片、图像的形式完成两个系列。一个是文学系列,写亲身经历蒙古人聚集地文化、地理、历史遗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给后人留下本世纪蒙古人生活最本真的东西;另一个是文化系列,对其走过的所有蒙古部族的衣食住行、古老工艺的制作、节日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的采录。   郭永明虽然是一名汉族作家,却精通蒙古族语言文字,一直以抢救蒙古族文化为己任。经过多年的苦苦求索,郭永明已经出版《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郭氏蒙古通》等有关蒙古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著作二十余种,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传统文化守望者”。

基本介绍

笔 名: 郭雨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3   民 族: 汉族

人物生平

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笔架山下蒙古族聚集区内的一个汉族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历任鄂尔多斯日报社、盟委宣传部及盟文联记者、干事,民研会秘书长,作家协会秘书长,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一级翻译。《文学与世界》副主编。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长篇小说《巍巍罕山》,散文随笔集《森吉德玛与野情遥》、《郭氏蒙古通》等。其作品曾获全国文学翻译奖11次、内蒙古索龙嘎奖3次、省部级奖7次。   读高中时,郭永明就显现出了不凡的文学天赋,特别是他的一篇文章在《鸭绿江》的前身《文学青年》上发表后,在当时成为轰动当地的新闻人物。后来,郭永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1968年,郭永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尔多斯报社工作。郭永明为了学好蒙古语,只身进入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牧区特有的语言环境里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郭永明的蒙语水平在直线上升的同时,还掌握了许多关于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民风方面的知识。1971年,郭永明又被调到伊盟(今鄂尔多斯市)宣传部工作。在这里工作期间,郭永明开始收集大量的鄂尔多斯民歌,并且成功翻译了达尔扈特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祭奠。后来,郭永明又被调到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2000年起,郭永明开始踏上了“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长征之旅。他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最终目的,是想用文字、照片、图像的形式完成两个系列。一个是文学系列,写亲身经历蒙古人聚集地文化、地理、历史遗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给后人留下本世纪蒙古人生活最本真的东西;另一个是文化系列,对其走过的所有蒙古部族的衣食住行、古老工艺的制作、节日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的采录。   郭永明虽然是一名汉族作家,却精通蒙古族语言文字,一直以抢救蒙古族文化为己任。经过多年的苦苦求索,郭永明已经出版《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郭氏蒙古通》等有关蒙古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著作二十余种,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传统文化守望者”。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