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娴娉
基本成就简介
杨娴娉,供职于文旅系统。长期从事文化理论研究工作,群众文化理论研究馆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论部副主任。早期做过五年时政新闻记者,兼以创作美文、散文,不仅历练出高度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杨娴娉的散文创作也呈现出清新时尚、立意独特、灵动鲜活的个性,深受青年读者喜爱。随着阅历和阅读的积累,杨娴娉结合本职工作,理性地走进传统文化研究,先期尝试撰写了《对外宣传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简约雅致的淡定》《情景哲理画初探》《丹青见精神》《走进画家的写意语境》等一批优秀文论,其中多篇文章被核心期刊刊登、海内外媒体转载,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 近年来,先后主持负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2项(2020/2021);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数次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出版专著《体验中国书画文化》(团结出版社,2021.3); 与郭之、王琳合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团结出版社 ,2020.4)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先生求教。
国画家蔡智教授点评杨娴娉《体验中国书画文化》文集
以自然之心体验笔墨之趣 杨娴娉《体验中国书画文化》评析 中国书画有几千年历史,自古有不少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品和相关史料,这些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瑰宝, 成为中华历史沉淀的灵魂,激起人们对这个伟大民族的无限崇敬。历代从事书画活动的人正是从这些难以数计的书画典籍中不断汲取营养,才把这个璀璨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所以我们在研究经典作品的同时,特别要对作品思想的挖掘者和理论者致以敬意。 就中国书画而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值得后来者借鉴学习的宝贵经验,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做仔细和详尽的挖掘,才能让前辈的创作经验、心血结晶,留给后人借鉴、实践和检验。但当下这样的研究者和书画创作者,比例悬殊。大多数书画家求贤若渴,很想有人能对自己的作品给以客观鉴评,以集思广益,寻求新的突破。 杨娴娉,作为一位能熟读书画各派艺术理念,能看出各家技法招式的书画评论家,她创作的《体验中国书画文化》中,因她的文字功底和古典文化底蕴,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看法,使得她关于中国书画的评论文章,既有文采又有专业深度,很耐读,行内其他人士也都很认可。书中,她自选的50篇文章都在各种媒体、期刊发表过。逐篇逐句细细品味,我再次被她文采吸引,不自觉地走进作者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般的文字世界。 中国书画承载着东方民族的独特气质和超人智慧,书画家的创作一定是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展现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精神,无论是创作者、欣赏者还是品评者,都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及其传承发展,负有重要担当。我从这本文稿中读到了这层意思,这是我所期望的,也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所期望的。这本书以创作论为切入点,汇集了米芾、范仲淹、八大山人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张清智、王晓卉、郭煌、崔续庚、王广存、尹先敦、罗序伦、刘定权等几十位当前正活跃在国内外书画领域的国画家、书法家的砚边实践,分别从基因传承、择帖临摹、翰墨人生、墨迹大观、精品鉴赏、创作技巧以及章法、布局、用笔等不同侧面,对相关书画艺术家的文筋墨络给以疏通,让文中提到的每个书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多维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作品不仅形象立体,也像有了呼吸而鲜活起来。 虽然这是一本主要解读当下书画家的创作论集,但我通过对每篇文章的深入细读,发现这其实是从传统书画文化历史长河源头流淌而来的清清溪流。她在对历史经典做大量研读的基础上,帮助书画家打通了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艺术成长脉络。例如她对尹先敦的书法这样评判:“他的篆书尽管是通常人不易辨认的篆籀气象,但蕴含在每一个字和每一个线条中的性情、才情、笃定、诙谐等特质,给人的感觉却是清晰的。他汲取周之金文、秦之碑刻以及赵之谦等清代篆书家的精华,故笔走之处便腾起健朗苍拙之气”;在军旅书法家李桂强的作品里,她窥见了 “其行书取法北碑,但比起单纯学碑者的锋芒毕露、锐气逼人,更多了些自娱、自适、自足的创作心态。他在运笔中表现出的一丝不苟,力重千钧,是刀刻的坚硬,更多的是军人的持重和涵养”。如此几句就把这些作品的前世今生全盘托出,以此告知读者,一个书法家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拳脚功夫,是要在墨汁里经过三番五次蒸煮才可镀到真金。对赵钟平的国画创作,她写道:“他通过临摹名家名作,从八大山人笔墨的奇古简练、石涛的以奔放胜、石谿的沉着高古、渐江的空灵俊逸中,吸收着传统技法的精华,一直把传统的滋养作为提升自己艺术格调的手段,但决不受前人的成法所障。”可以看出,作者的确非常崇尚来自传统的书写,她认为,打牢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是一个书画家必备的功课,无论个性化多强的作品,都有其一脉相承的传统基因支撑。 平时我们在创作中,常常会有不请自来的作品从笔下溢出,业内人士给予高度评价,自己也越看越感到满意,但让我们谈谈创作这幅作品的动机时,就很难表达清楚。因为那只是偶然点到心底的一个念头,只一瞬间,却又隐匿到意识知觉范围之外,我们只是捕捉到了这个刹那掠过的灵感,至于怎么动笔完成这个作品,完全是混沌状态。对此,杨娴娉是这样解释的:“随兴起意,抓住顷刻的触动,是传统中国画家常有的艺术萌发,这种艺术萌发,必定是依赖于画家丰富的涵养、深厚的基础和对事物敏锐的感悟力”(《美籍华裔书画家刘定权的水墨情怀》)。作者常常用古代的哲学思维、现代的诗性语言,三言两语就能点到书画家的艺术穴位,使书画家惊讶于自己的创作,就是这样一种驱动,只是不知该怎么表达。“当他被眼前的绿翠、熏风、鸟蝶、叶子与叶子之间的友好交集、变化以及墨色与物色之间的高度呼应、物体与物体之间互衬、交流、情景与心境再现等和睦生辉的画面感染时,一种兴发的感动让他无法无动于衷于想要表达的欲望。他用大笔、浓墨,用点线、面润,畅怀泼洒八桂情怀、书写南方情调,因此一幅兴发感动生命的佳作《南园物语》诞生了”(《关于对亚热带花鸟草木的抒情》);在《飞凌于万象之上的笔情墨趣》中,她说:“俞富康长久沉浸于江南古风雅意的诗画文化,并深谙中国画造型规律,对他而今写意创作的形、神可直至微也,中国画的哲思文理之道,一笔一墨皆是学问修养。” 诗性语言,通俗化说理,平易而鲜活的论证,把学术变成大众,把专业变成通俗,是杨娴娉书画评论文章受到大众点赞的另一个原因。文集开篇《诗意独尊中国画》中,作者结合多次跟随书画家游历采风的体验,把艺术追求自在本体的哲学思维,用散文诗的表现手段进行了朴素化的梳理,且不偏离画论的轨道:“中国画家在创作中都有这样物我相融的感受,心情高兴时,创作出的一枝一叶都透着欢喜;遇到山水清音,就有很高的创作激情;好心情遇到好物象,更是情不自禁地要去构思,仿佛要把这样美好的风景,这样惊艳的花朵,泼墨宣纸,才甘罢休。这样的作品,必然彰显着画家的感性,画作也会活灵活现出一种思想来。”这种富有穿透力的文字,深度切入中国书画文化精神内核,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书画基础理论的掌握是熟稔的。 总之,这本《体验中国书画文化》文集,是杨娴娉用自然之心感悟和体验中国传统笔墨之趣,构筑起的一个宽宥自洽的书画艺术理论风格。她以今解古、接古通今的尽致抒发,不仅唤起普通读者自然审美的觉醒,激起他们对中国书画文化的共情和探究心,更成为书画家们的良师益友。(蔡智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娴娉(左三)与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会长、京华女子十二画坊坊主、知名女画家王晓卉(左一)、实力派女画家任塞博士(左二)等女画家在一起 杨娴娉(右一)与蔡智(左一)等在黄山参加艺术交流活动
女作家张天敏评析杨娴娉美文创作
瞩 目 娴 娉 文/张天敏 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文学多元发展的今天,有一位美文女作家特别不容忽视,她就是杨娴娉。 娴娉的名字总是与明月有着不可理喻的缘份。低调的她手里早有上百篇散文应结集出版,而不浮不躁 的她,仍把沉甸甸的文学成果压在箱底,她注重行为艺术,追逐一种文化化的生活方式。每当月圆时分,她总不忘邀女作者们去城外冰桥赏月作文。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某 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对面的娴娉走过来,月光融融如水,水光涟涟如诗,眼前的景物恰似前生的某一个梦,一弯拱桥静卧在清寂的秋水之侧。她踏月而来。袭一身 书卷味,戴满身闺秀气,淡妆素面,笑意吟吟,那张于众里寻她千百度也难认错的圆圆脸,似乎一轮挣脱云海的华月,独升高空中,还像一朵摇曳多姿粉菊,开在月 光里。 一位文学名媛闺秀披月依立栏杆,更让人觉得那么贞静,那么古典清雅。文友远处召唤她下桥时,她 竟脱口道出一句:我真不愿留下明月照空桥。众文友哇噻,意外 语出惊人,一下子涮新了月夜,为冰桥注入了情感。她在《明月来相伴》里写道:月上柳稍头的迷离意境已离我们远了,现代生活里处处演绎着为物利而竟波的故 事,低首疾行在楼厦一天之后,仍是霓虹灯等候刷新你的双眼。能看看月光,刻意为一轮秋月而醒,抽几缕流天素月抚拭落过尘埃的心……这就是她的不愿让明月空 照桥的情结,这份为文学而留守的艺术行为,实因在现实生活中的稀有而倍加感人。 一个文人身处在战乱年代,会奋起生命底里的能量去写大起落大悲惨大故事。如身处和平年代,言情 武侠野史戏说就成了作家交给世人的闲适作业。而身处当下的文人该怎么办?冰桥无意间成了醉倒过无数江南才子的二十四桥,也成了红袖们的世外桃源。多少 个寒星冷月,为这群文学发烧者们降温,且把当下正流行的常见病浮躁删祛。娴娉就是慧借这个载体寻找心灵的河流,抒发积郁,淡泊内心尘然的情怀。 娴娉的散文十多年前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诗人》《躬耕》等报刊杂志发表并有获 奖。如此猛然出手,曾引来文化圈不小的哗然。正当她渐入创作爆发期的时候,因为工作的需要她被借调到市委机关报做了一名时政新闻记者,由于对新闻工作的敬 业和热爱,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新闻采访上,使采编的新闻几乎篇篇出彩,并因此得了个远近闻名的“杨头题”称号。在报社工作的整整五年里,娴娉很少 有散文发表在和自己依依相惜的报纸副刊上,尽管她有写作散文的很好潜质和发表稿子的良好条件。但她并没有为此而感到惋惜,相反还很感激这段异于寻常的人生 体验。调离报社后,为了找回自己的创作灵感,娴娉在做好机关本职工作之余,在搜狐博客上建立了个人的网络媒体,网名花洲姝媛。在网友的鼓励鞭策下,她的篇 篇美文流于键盘。其散文《真爱飘香》《红尘有你》《红颜悲情》已形成自已的叙述个性和美文风格,并被推荐搜狐首页,引起读者的热切关注,娴娉也因此被搜狐 评为”闻博识女人”。网友如潮的祝福和鼓励,终使她在《残缺的美》和《秋日碎语》等几篇美文的写作上,迈出了质的一步,完成了从业余练笔到专业创作的一级 跳,也完成了从文学爱好者到创作大爆发的学术性突破。 娴娉的散文语言最大特点是清新时尚,立意独特,灵动鲜活。此风格来自于她对文学语言的高度敏 感。她的那篇同时被《南阳日报》和《红袖》第一期专栏刊登的《残缺的美》中:那一刻所有物化的世界静止成了经典的绝笔,短暂如回眸时的一瞬,漫长却如跋涉 了三生命运的整个过程……开笔就用”短暂”和”漫长”两个冲 突性词意作对比,语码操纵得出神如化,且洋洋洒洒透着现代人对情感那种不在意,那种大超越,大潇洒。其文思多处甩出大跨度跳跃,对传统叙述进行了颠覆性反 叛,传统女文人骨子里的斩不断理还乱的骚情闺愁妇怨,均被她统统删掉,刷新成清纯素淡的时尚色调。在《真爱飘香》中,她写了端午节拿一束艾叶回家往门前 挂,儿子问是什么?她回答是艾。儿子不加思索地说。那你送给我爸。童言真稚无忌,却为她打开了一条思路,她想到了年年月月人家门前挂艾的习俗,原是一种爱 的传承,是真爱在飘香啊。一个以艾为意像表达世间爱情真谛的神来之笔就这样就构成了。于”艾”的实味中套叠层层”爱”的况味,于虚影实境中随意沾染,无意 间给出纷至沓来的文脉语境。她对语言的敏感还在于她对现代生存的前卫性思考,《在没有过不去的坎》一文中:外祖母这句话并没有让她因了这份高节奏多声层的 精彩每一天,她的文字也变得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不少文章都在率真素雅的笔调里,亦不失内在的文学潜质。 她的美文立意独特,在《红颜悲情》中:一个将被考证的故事,把才子佳人的美丽童话再次演绎成粉 红色的悲 惨咏叹。言词不着一痕,已有行云流水,风情万端涌过笔底,总是在开篇一两句就刷新读者眼球,然后再以浓烈的意像意境,燃亮读者的阅读热点,如:热情奔放的 梦露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不留神做了一个国家元首的红颜知已,为她日后一颗世界级的巨星堕毁,并惨淡地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而埋下了不可修改的伏笔。着笔力 度之大,表现力之强,思想性之深,都达到了娴熟练达的功力。让读者再沉思,再品味,再创造,让美学欣赏空间达到宽旷悠远,妙不可言。这样的散文没有惊人体 载,没有做作情态,大多从生活由头开始,落花文章,斜阳诗意,山水草木皆关性情。宽阔的生活海洋使她散文之舟任漂流,将她的文学境界,以及在报刊上稿率或 读者群都推到了一个高度,她在文学网发的散文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茂景象。她已和张简形成了邓州时尚美文的写作现象,对传统散文的 冲击,是强劲有力,前景也是宽阔的.我认为是生活成全了她,充足的生活底肥和古典诗词的大量营养共同培植了一棵文学大树,蓦然回首间,树已在城头哗然作 响,叫人无法忽略的一枝出墙杏,已红透了她的青春时季。 娴娉除了写散文,文学评论也写得到位。她的评论多是读后感式的,不管是导读还是赏析还是编者 按,都以读后感的笔法切入。其中:《追梦的女子》《唱千古帝王英魂》《矫燕正飞飞》《彩泪纷纷》等评论都是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跳跃,加上时尚语言的渲 染润饰,显出乱花摇曳,枝影横斜,达到较高的可读性,已受到文化圈的广泛瞩目。凭她的文学实力和发展底气,《红袖》创刊中她出任责任编辑,每期承担着一多 半几万字的创编任务,每稿都精心修改,设计栏目,加编者按,她创意的《心灵家园》和《红袖专栏》,体现出较高的学术监赏力和文化前卫性,更体现了她的文学 整体爆发力,和力排众荫的萃秀。 读娴娉,如读洒满阳光的百花莨苑。不留明月空照桥的禅喻表达了这位时尚美文作家,守望文学 领地不忍撤离的深深情怀,更预示着一枝出墙红杏的芳菲,将在更葱郁的文苑里飘散,一棵引领城市精神时尚的参天碧树,亦将绽放更出彩的花蕾。(张天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邓州市作协主席)杨娴娉(左二)与张天敏(右二)等女作家在丹江采风
青年作家、评论家张中坡评杨娴娉
花洲姝媛 红袖美文 文/张中坡 一千九百多年前,当北宋的一代文豪范仲淹在邓州修建花洲书院,并端坐春风堂,仅凭驰骋千里的想 象,挥毫写下传唱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的时候,他决然不会想到,他所孕育的文脉气韵会在南阳盆地这一偏僻一角经久传承。时光流转到现当代,姚雪垠、二月 河、周大新、周熠等若干成名作家已经毋庸再说,单是如今在网络或报刊上异常活跃的那群文学红袖,或结社唱和,或撰文印刊,也足以惹人眼球。擅长散文写作的 杨娴娉,就是这群红袖中最耀眼的一个。 邓州深厚的文化,在娴娉的身上有着深深的烙印。前些年,当她在搜狐网站开设博客时,就毫不犹豫 地为自己 起了个与众不同的网名——花洲姝媛,从这里面我们能够看出,她既有对故土文化的依恋,也有渴望创作出美文的理想。爱美的娴娉,爱文学的娴娉,常常流连在清 幽文雅的百花洲上,仰望先贤,俯首沉思,继而以她那滔滔不绝的才思流泻成一篇篇花团锦簇般的美文。 爱美大概是女人的天性。一个爱美的女性作家,也许才能把文章写得像花儿一样、像女人本身一样的 美。周游山水之间、盘旋树花之中,娴娉总是要留下一些以自然之美为背景,显出女性高贵气质和诗意氛围的留影。今年春天,娴娉从我家乡的望花湖边轻轻走过, 湖畔东边那片开满不知名的小黄花的高丘上,留下了她席地而坐,年轻、清新而又文气的倩影。 娴娉爱美,但她更爱文学,而一个爱文学的女人,会为她的美注入更深层次的内涵,这就应了那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像李清照、张爱玲这些古代和现代的女子, 她们的美又有哪个仅是因了她们姣好的外在容颜呢?打开娴娉的搜狐博客,我们能够看到那一篇篇饱含着她的智慧和汗水所留下的美文,也能够看到每篇博文之后都 会留下众多网友充满热情与赞誉的留言。因了她博客文字的美文风格,2006年她还被搜狐博客评为“闻博识女人”。我想,这些在虚拟世界通过文字交流的网友 们,他们对博文好与坏的评价,博主容貌应在其次,其博文当为根本。 网络上流行的文字,往往以语言的轻灵、迷漫、诗意取胜。娴娉早期的散文也许受了网络文字的影 响,也难免具有这样的特点,如《秋思落谁家》、《明月来相伴》、《残缺的美》等。这些文章中,她那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意语言,空灵又凄美,往往让人读之 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但与惯常的网络散文不同的是,娴娉的这些文字往往会在诗意的叙述之中略带追索人生和时光的感慨。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娴娉已经不满足 于这种近似于文字游戏的表述方式,而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个人或他人的人生经历、经验与感悟,这使她的散文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便有了她的另一批散文,如《芳 龄凄凄》、《梦露的绝世悲情》、《凝望陈晓旭》、《王洛宾金银滩遗梦》等。在这些依然语言优美的文字中,娴娉注重了对人情、人性与命运的挖掘与呈现,她的 散文由此开始突显出厚重的质感。在她近期的散文创作中,我注意到,她把写作视角又转向了对精神生活的参悟,《渗透纸背的忧乐情》、《苏坟寺听雨》、《纸上 图腾》等一批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她的散文创作渐趋于成熟。她的这些散文,渐渐脱离了小女子散文恨情愁绪的局囿,美丽与坚实的文字中,渗透出的是她对人生大 境界与文化人格的解读与皈依。对于娴娉来说,这种写作观念不由自主的转变与探索,在我看来,将会使她的散文作品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与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所长范国强教授在湖南岳阳参加第六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期间交流合影 一个爱美的女人没有错,她的生活会因此更多地沾染上浪漫与温情的色彩。一个追求美文写作的作家 也没有错,特别是作为一个爱美的女性作家。但我在细察了娴娉止目前的散文创作流程之后,我不能茍同为她的散文绝对地贴上时尚美文的标签。如果说她的早期散 文尚能如此论说的话,而她后来的那些散文就更多了一份精神指向——这些散文,虽然依然披着一袭华美的语言外衣,但其质地已显得坚实而又纯正——美丽的贝壳 之内,潜藏着晶莹剔透的珍珠,不是更好吗?
读者评析杨娴娉散文部分作品选登
美文读来胜看花 文/一萼红 大凡存世的好文章,盖有两大功能:一是审美娱趣,让人能在撷红拾绿、含英咀华的文化感知中获得 陶情悦性的审美享受;二是教育引导,让人能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文化体认中得到正大光明的道德升华。这其实集中体现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大境界。花洲姝媛的 文章便依稀达到了这种境界:一边在淡雅的讲述中,流淌出一种纯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引人入胜;一边在笃厚的思悟中,传达出一种至诚至善的文化良知,引人向 上。这种入胜的美悦与向上的德育揉合在一起,愈发地显出这个才女的不凡来。 我曾讲过,女子为文,也许是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使然,多在细腻秀巧上下功夫,形如簪花,团如樱 颗,细若蚊足,吐气如兰,很是秀韵多姿,但少有大气舒展者。花洲姝媛恰恰天然地克服了这种文气偏差,她或叙事、或题咏、或点评、或思忖,既不无病呻吟,也 不哗众取宠;既不恃才自恋,也不缠足自卑,而是发声清清朗朗,著文大大方方,句句落实,言之有物,亦庄亦谐,见人见性,令人如秋登高楼,眼前所见,皆是神 清气爽的人生风景,不自禁地便乐融融,陶陶然了。 花洲姝媛的文章还极富内蕴。常常是,当你在 那些平白如话的珠玑文字间留连之时,无意中就潜移到一个真理的天地里,感日月闲闲,思时空浩浩,得乎发心之悟,人生的真善美融合在佛机禅理间,春风化雨般 沛然而至,让人有不尽的收获,心中甚是充盈。古人云“山韫玉而辉,川存珠而媚”,姝媛之文章正应了这句话的精妙所在。 自古以来,高雅的读书人都有一种期待中的欣喜:“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我未曾见 过姝媛其人,但博中美文早已谙熟于心,那真真是“一日看遍长 安花”了。想那些受姝媛文章浸润日久的网友们,亦都感同身受吧! 论及于此,忽然想起两句诗来: 一句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姝媛当得否?与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国新闻学院古典文学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林岫先生参加首届中华诗词高峰论坛期间交流合影。 瘦 绿 文/弗莱斯密 忙碌的日子,也有赋闲的须臾。徜徉于博客,总有怦然心动的篇章。 今天邂逅花洲姝媛的散文诗《秋日碎语》,下意识地随手按下打印按纽,双手捧读,品味再三,心中 汹涌出一种别样的冲动,压迫着我的心灵,使我重又回到曾经的花季。不禁掩胸自问:人到中年,何以动情于斯? 来不及拷问心灵,却又陷入音乐盒里随意流淌的音乐中,一曲Yiruma的《Kiss theRain》将我再度推向驿动的深渊。似乎这首音乐是从《秋日碎语》的每一个字符中蹦出来的,二者竟是这样的融洽。就这样把心灵放逐在《秋日碎语》, 听着那从未听过却有似曾熟悉的旋律,思绪不由得连连退步,竟回到了20年前。虽然经常说“在乎心态,而非年龄”,却恍然明白中年人的浪漫原是流连于似曾忘 却、至死方休的记忆中。 午饭过后,回到办公室,和着《Kiss theRain》的曲调,低声诵读着《秋日碎语》,却发现偶尔跳出繁忙的生活,静静地沉浸于情绪的渲泄中,竟也是一种享受。 读毕,发现《秋日碎语》的主题竟然是瘦绿,《Kiss the Rain》所渲染的也应该是这样一种情绪吧? 感谢花洲姝媛送给我的那份清雅精致的心情,让我在繁累的工作和应酬之余享受到一种难得的淡淀。与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会长、国画家王晓卉交流国画理论参加学术活动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李弘祺教授交流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李铎先老师交流书法创作参加诗词论坛应邀出席广西艺术学院教授蔡智国画展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女画家任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