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仲(民国时期将领)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3:39

人物生平

早年入保定府中学堂就读,毕业后投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曾入北洋政府陆军检阅使署高级军官教育团深造。毕业后任冯玉祥部国民军旅长、师长。1926年任国民联军东路军第二军司令官,9月率部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东征作战。1927年任国民联军第十四路军总司令。1928年4月任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平汉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参加南京政府第二期北伐。随后奉命移师西北,兼任陕甘“剿匪”总指挥,并任青海省政府主席。1929年担任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府,主持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军务。后投靠蒋介石集团。1930年冬任由西北军余部改编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1931年兼江西省“清乡”督办,率部参加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第三次“围剿”。7月担任右翼集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兼第二十五师师长。同年12月中旬,所部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加人中国工农红军,他被改任为国民党第九路军司令官。1933年任重建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1935年兼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并被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口率部参加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和追击长征中的红军。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及总队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军团长。10月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曾指挥娘子关战役。1938年3月任第五战区鲁南兵团司令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十个军兵力,参加徐州会战,率所部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粉碎日军进攻,给予日军第十师团以歼灭性打击。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同年11月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均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6月改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负责主持平津地区日军投降事宜。10月底率部进攻解放区,在邯郸战役中受到沉重打击。1947年7月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旋又改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兼总统府参军长。积极追随蒋介石集团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9年逃至台湾。先后任台湾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1990年8月病逝于台湾,终年97岁。

人物经历

一路血战的同时,孙连仲操心着自己的仕途前程。宋聿修1939年到孙部任高参,他说,这年夏天孙到重庆住了两个月。“他觉得自己的部队在抗日战场上表现不坏,尤其是台儿庄一战打得很出名,他想谋求到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或省主席的地位。”但军事成绩突出,政治资源不足,难以如愿。陈诚当时是蒋介石的红人,孙的幕僚鼓动他和陈诚拉关系。孙说,自己和陈诚在江西时关系不错,进一步联系不难。幕僚对孙说,今非昔比,陈诚需要的已不是朋友,而是部下,必须心甘情愿表明作部下,才会被提拔。1941年秋,陈诚来视察。孙连仲赶去迎接。对陈诚表白:“我是一个粗人,不懂政治,请部长多多指教,今后唯部长之命令是从。”1942年春,陈的亲信孔令恂被派到孙连仲部当副手,孙极力欢迎,两个月后,孔借口养病回重庆再没回来。1943年1月,孙连仲被任命为代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正式升任并晋升二级上将。一直靠本事吃饭的孙连仲终于“上了道”,有了靠山果然不一样。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陈诚保举孙连仲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负责平津河北等地的接收,并调其亲信宋肯堂给孙当参谋长。国民政府中这种结党营私的“道”大行其是,也注定这个政府将行之不远。当时河北已形成连片的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在敌后唤醒民众共同抗敌,建立起了民心所向的新政权。孙连仲是飞赴北平受降的,他所辖三个军还在河南新乡,想进北平,要穿过晋冀鲁豫根据地。三个军都是西北军旧部,新8军军长高树勋多年来饱受排挤、打击,对国民党内部拉帮结伙、排除异己心存不满,这次又被推到内战前沿,不愿再当炮灰。10月30日,率部在邯郸举行起义,随后,晋冀鲁豫部队将另两个军消灭。李宗仁当时是北平行营主任,负责管理11、12战区。他说:“以北平来说,除市区外,四郊常有共产党游击队出没。有时中央大员来平,想一游郊外的西山,我陪同出游也非带大批扈从卫士不可。”城外已敲丧钟,城内还在贪腐。李宗仁说:“当时在北平的所谓‘接收’,确如民间报纸所讥讽的,实在是‘劫收’。这批接收人员吃尽了八年抗战之苦,一旦飞入纸醉金迷的平、津地区,直如饿虎扑羊,贪赃枉法的程度简直骇人听闻。他们金钱到手,便穷奢极欲,大事挥霍……”孙连仲本人对贪腐成风很是不满,但蒋嫡系军队、国民党政府的各部委都在平津设立了办事处,拿着“封条”到处去“接收”,他无可奈何。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