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侗
人物生平
1897年8月24日,李继侗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小学时期是在家乡度过的。1910年,李继侗从兴化文正高等小学堂毕业,考入北京顺天府中学,同学有汤用彤、梁焕鼎(梁漱溟)、张申府、郑天挺等。李继侗与郑天挺同班。1912年,考入上海青年会中学,两年后转学到圣约翰大学附中。1916年,高中毕业考入圣约翰大学,因圣约翰大学学费昂贵而转学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林科。1921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美,入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作研究生,师从美国著名造林学家JWToumey教授。李继侗在大学期间考察了青岛的森林,发表了《青岛森林调查记》,这是中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方面的论文。1923年,耶鲁大学获硕士学位。19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在美国获得林学方面的第一位博士。博士论文是《森林覆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他的学位论文最初发表于《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通报》,后作为专著出版,是世界林学研究领域一项重要成果,至今还被林学界引用着。这一年,他谢绝导师的热情挽留,毅然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因不满美籍工作人员的颐指气使,第二年受聘于南开大学,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执教生物系的全部课程。1929年,他接受清华大学聘请,任理学院生物系教授,不久又任系主任。从这以后,李继侗先生在清华辛勤工作了23年。1926年至1929年,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他是该系唯一的一位教授,几乎讲授了生物系的全部课程。1929年,李继侗在美国的AnnalsofBotony43卷发表了光合作用瞬时效应的论文。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讲授植物生态学,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植被考察。他还研究了欧美学者们有关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的理论,发表了《植物气候组合论》论文。在清华,他对生物系首开植物生态学课程,对我国全境的植物群落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写出了论文《植物气候组合论》。这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植被区划研究的最早尝试,在我国植物生态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继任者、他的学生吴征镒最终完成全国植被区划,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继侗积极推动清华成立农业研究所。抗战胜利后,清华返京复校,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农学院。全国解放后,在这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李继侗是北京农业大学的早期创建者。1936年10月,李继侗与朱自清等北平66位著名教授(钱玄同、顾颉刚、冯友兰、杨武之、金岳霖、雷洁琼等)一起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日寇与汉奸搞冀东华北自治,声援学生运动,要求政府“立即集中全国力量”对日抗战。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大学搬迁到湖南长沙。三校合并,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第二年,日寇进攻长沙,敌机频繁轰炸。学校只得再次搬迁,转移到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由于交通困难,学校决定:部分教师和女同学以及体弱的男生乘车绕道经越南,再转道昆明;其余师生步行。李继侗和闻一多共11名教师率领284名男生组成一支步行的队伍。他抱着为国献身的决心,出发之前,写信给兴化家中,说:“抗战连连失利,国家存亡未卜,倘若国破,则以身殉。”在西南联大,李继侗任生物系主任,除了忙于教学、科研,还担任西南联大先修班主任,兼了14项服务性工作,不另取分文。他不畏艰辛,一心奉献,点点滴滴,感人至深。在北京,教授工资有350元。到了昆明,通货膨胀,350元只相当于过去8.3元,生活异常清苦。就这样,李继侗还抠出自己的工资接济困难的学生。他儿子李德宁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昆明报考西南联大,他却教儿子去医院轮值,服侍病中的吴韫珍教授,历时两个月。他自己几乎每天到医院去看望吴蕴珍,亲自送汤送药。吴先生病逝,李继侗伏尸大哭,亲自料理其后事,对吴先生子女的学习和工作多加照顾。李继侗待人以诚,对其他老师、对同学都是这样:尽其所能,关怀备至。1938年5月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李继侗除继续讲授植物学有关课程外,还兼任先修班主任和生物系主任。1946年,日军投降后,李继侗随清华大学回迁北平,继续担任教授。抗战胜利了。1946年7月,李继侗与学生一起坐卡车,乘轮船返回北京。途径上海,他奉命留下来,接待北上的师生并负责招生工作。突然听到李公朴和闻一多被害的消息,他不顾个人安危,主持了公祭大会,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呼吁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奋斗。李继侗与朱自清关系非同一般。在昆明,有一段日子,他和朱自清等人合住一个房间,非常融洽。回到北京,二人来往密切,对国事取同一立场,在朱自清日记中多有记载。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不幸病故,李继侗和其他几位教师操办丧事,主持了遗体火化仪式。同年8月,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我地下党和进步学生进行大搜捕,李继侗不避风险,巧妙地将敌人的意图告知学生,想方设法掩护他们,帮他们安全转移。他与清华师生坚决抵制国民党政府企图将清华大学迁往南方,拒绝国民党政府资助著名教授逃离北平,与清华师生一起迎来了北平的解放。1949年7月,李继侗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生物系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合并,李继侗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及《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现改为《植物生态学学报》),还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研究员,是该室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生态学工作者。1952年,他参加了海南岛橡胶宜林地考察,撰写了《橡胶树概论》专著,以指导发展橡胶栽培。1954年,到陇东西峰镇做水土保持考察。1954年,去陇东西峰镇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地考察,写成《陇东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参观报告》;1955年,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负责晋西中阳、离石等县的植被调查,完成考察区的植被图及《吕梁山北部中阳地区的植被》、《黄河中游晋西水土保持考察报告》。1956年,赴呼伦贝尔草原考察,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草原生态学研究的一系列设想。1956年,率北京大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师生去呼伦贝尔进行草原考察,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了科学依据;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常委,参加中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1957年,率北京大学有关专业师生赴黑龙江萨尔图地区考察,撰写了《黑龙江省红色草原牧场的植被和草场资源》论文。1957年至1961年,任内蒙古大学教授、第一任副校长,校长是乌兰夫,实际上由他主持全校工作。1961年12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逝世享年64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于12月14日都刊发了讣告。中央组成了李维汉、乌兰夫、竺可桢、许德珩、周培源、张苏、童第周、周建人、杨植霖等24人的治丧委员会,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同志主祭并致悼词,按其遗愿,将其遗体安葬于大青山下。《人民日报》曾发表长篇通讯:《今日昭君》,高度赞扬了李继侗等人献身边疆的革命精神。李继侗是为筹建内蒙古大学日夜操劳病倒的(脑血栓),按理他可以留在北京养病,何况已年届花甲,但他毅然抱病赴任,把家搬到内蒙,将自己的图书全部捐赠给学校,其中有不少国外出版的经典著作。不但如此,他还动员他的妹妹李惠英(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并要求燕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女儿李德清也到内蒙工作。
家庭生活
李继侗,字希哲,文定公李春芳十五世孙。父亲李元宰,字竹勋,是前清秀才、日本警监学校、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生,曾任江苏第一监狱典狱长,哈尔滨收回俄监副办,著有《江苏第一监狱报告》、《北京监狱纪实》民国二年七月(1913.7)。李继侗与夫人徐淑英共育两子、两女,子女秉承优良家风,均学有专长,事业有成,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长子李德宁,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系图书馆学专家;次子李德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系核辐射防护专家,科学院士;长女李德清,毕业于燕京大学,系地质情报专家;次女李德津,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李继侗的妹妹李惠英是南开大学数学系高材生,被清华大学数学系聘为助教,抗战期间,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教中学。调到内蒙后,内蒙古大学数学系聘请她,她认为自己教中学更合适,恳切辞谢。她到了内蒙古师范学院附中,工作出色,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她终身未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后来不幸得了癌症,动了大手术,手术后坚持在内蒙工作,1971年病逝,也安葬在大青山下。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20年代,首先发现光合作用的“瞬间效应”30年代在燕麦胚芽向光性的研究中,发现植物生长素,并观察到去尖后的芽鞘上端可再生形成生理尖端,提示了植物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与补偿功能在中国率先开展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专门组,后移植到内蒙古大学参加了海南岛橡胶宜林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萨尔图地区等考察工作,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1、森林学方面的建树
李继侗1921年发表的《青岛森林调查记》,是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文献之一。同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受业于美国知名的造林学教授J.W.Toumey,他特别注意立地学(Slanddortlehre)(即现在通称的森林生态学)的研究,在Toumey教授的影响下,完成《森林覆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SoilTemper-ature as Influenced by Forest Cover)的博士论文,无论从学术和技术方面,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土壤温度作为立地因子在造林工作上有重要的作用,对林木种籽在林地上的保存、萌发和幼苗、幼树的成长发育都有重要影响,是造林育苗和更新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本世纪20年代,这方面工作不多,而在美国是一个空白点,李继侗在这项研究中改进了前人的观察方法,观测细致,数据丰富而全面,使人对森林覆被如何影响从表面到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了更可信的知识,这是当时森林立地学方面的一项突出成就。Toumey教授极为重视,并在他所著的《Foundration of Silviculture Upon an Ecological Ba-sis》一书中加以引用。
2、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创新发现
1927年秋。在极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进行观察试验,证明“光照改变对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间效应”(The Immediate Effect of change of light on the Rate of photo synthesis),论文于l929年7月刊登在美国的《Annals of Botany》上,这是植物生理学中关于光色瞬变研究的先驱报告,具有极高的国际声誉,曾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
通过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长期研究,他揭示出植物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与补偿功能。于1 930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燕麦子吟去尖后之生理的再发作用》的著名论文。此外,李继侗在清华大学所作的银杏胚胎离体培养的研究,为我国奠定了组织培养研究的基础。
3、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方面的开拓耕耘
李继侗是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3~1925年,当他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森林生态学博士时,就对欧美大陆各家的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理论作了深入的钻研。除上面提到的森林生态学的著述外,他又发表《植物气候组合论》的论文,这是我国植被区划方面的最早论文之一。
1952年去海南岛参加橡胶宜林地考察,写出了《橡胶树概论》;1953年去北京小西山卧佛寺一带进行植被调查,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大比例尺植被图;1954年去陇东西峰镇作水土保持工作的实地考察,写成《陇东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参观报告》;1955年完成晋西中阳、离石等县(吕粱山区)考察区的植被图及《吕梁山北部中阳地区的植被》、《黄河中游晋西水土保持考察报告》;1956年率北京大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的师生去呼伦贝尔进行草原考察,为建立谢尔塔拉种畜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1957年率北京大学师生赴黑龙江省萨尔图地区考察,写出《黑龙江省红色草原牧场的植被和草场资源》一文。
1953年,他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专门组,并从1954年起招收研究生。他重视吸收国际上的科学成就,组织并亲自动手翻译了《地植物学研究简明指南》、《蒙古人民共和国植被的基本特点》、《植物生态学》、《植被学说原理》、《地植物学》等书,编写《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发展》。他为了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发表和交流,创办并主编7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方面的专门刊物《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主要论著
1:李继侗.青岛森林调查记.森林,1921,1(3).
2:Li Tsi-tung.Soil Temperature as Influenced by Forest Cover.Yale Univ,1926.
3:Li Tsi-tung.The Effect of Intense Sunlight on Tree Seedlings.Lingnan Science Journal,1928,6(4):315—321.
4:Li Tsi-tung.The Immediate Effect of change of Light on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1928).Annals of Botany,1929(43):588—601.
5:Li Tsi-tung.Effect of Climatic Factors on Suction Force.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29,4(3):401—414.
6:Li Tsi-tung.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Physiological Tip of the Decapitated Coleoptiles of Avena sativa.Proceedings Koninklijke Akademie von Welenschappente Amsterdam,1930,33(10).
7:李继侗.燕麦子叶去尖后之生理的再发作用.清华学报,1930,6(2).
8:李继侗.植物气候组合论.清华周刊,1930(12、13合刊).
9:李继侗.植物与水分之关系.清华周刊,1930(12、13合刊).
10:Li Tsi-tung.Light and Leaf Development in Ginkgo biloba.Contributions from the Botanical Laboratories of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1934(4).
11:Li Tsi-tung.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 of Ginkgo biloba.Contributions from the Botanical Laboratorie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934(5).
12:Li Tsi-tung,Chen S M.Temp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Contributions from the Botanical Laboratorie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934(6).
13:Li Tsi-tung.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 Embryo in Vitro.Contributions from the Botanical Laboratorie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934(7).
14:Li Tsi-tung,Shen tang.The Effect of“Pantothenica Acid”on the Growth of the Yeast and on the Growth of the Redical of Ginkgo biloa Embryo in Artificial Media.Contributions from the Botanical Laboratorie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934(8).
15:Li Tsi-tung.Phototropism of Decapitated Coleoptile of Avena sativa.Sci.Rept.National Tsing Hua Univ.Ser.B,1934(2).
16:李继侗.普通植物学(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50.
17:李继侗.关于现行初中植物学教科书的商榷.中国植物学杂志,1951,5(4).
18:李继侗.植物生态学教学大纲(1956),综合大学动物、植物专业教学大纲(四年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19:李继侗.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0:李继侗.《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第一辑编者的话及编后记,1958.
21:李继侗,李博,杨澄.北京市的植被.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9(2).
22:李继侗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人才培养
1929年至1937年,李继侗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讲授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并亲自设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植物生理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
李继侗先后在金陵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人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娄成后,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植物生态学家李博等都是他授业的学生。
在生物科学领域里,他勤奋严谨,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一流的生物科学工作者(如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娄成后院士、植物生态学家李博院士,等等)。
社会任职
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汇报》主编、《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主编等职。
人物评价
清华大学校友会:李继侗一生对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他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朴实的生活作风,使他在我国生物学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