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作荣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7:21

人物履历

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韩作荣因病于2013年11月12日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66岁。1947年12月16日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再过一个月便是他67岁生日。韩作荣的溘然长逝,就像一株挺拔的大树骤然倾倒,就像一颗明亮的星辰骤然殒落。1968年至1969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拖拉机修造厂工人;1969年至1974年8670部队战士、排长;1974年至1977年8664部队政治部干事;1977年至1981年诗刊编辑部编辑;1981年至1999年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

作品一览

诗集《万山军号鸣》、《北方抒情诗》、《静静的白桦林》、《爱的花环》、《雪季·梦与情歌》、《裸体》、《玻璃花瓶》、《瞬间的野菊》、《韩作荣自选诗》、《六角的雪花》、《少女和紫丁香》;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随笔集《圆的诱惑》;报告文学集《隐秘与灾变》、《城市与人》。

荣誉记录

《隧道口,飞进一只蜜蜂》、《黎明,我下班了》系写工程兵部队生活的作品,获1985年北京文学奖。 《凝视》写内心世界的风景与张力下的平衡,获1993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系灾变的纪实之作,被评为1987年人民文学读者最喜爱作品。 《韩作荣自选集》系自选诗集,多为1990年至1994年的新作结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社会评价

韩作荣的近年诗作,具有更加宏大的精神视野和宏奥的哲学思辨,但不是明喻和解说,不是警句和格言,而是奇崛的意象群落仿佛从天而降,让人随之飘上七彩天庭,随之坠入无底渊薮,让人恍兮悟兮似解非解,这样就拓展了诗意空间,让智者二度开掘潜在的智能,去探究未知的奥秘。同时,韩作荣又是一位学养深厚且又有犀利见解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感觉·智慧与诗》、《诗歌讲稿》等著述,以别开生面的切入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诚如《诗歌讲稿·编者提要》所言:“他对中外诗歌几十年锲而不舍的研读与思索,他对当代汉语诗歌的识见、遴选和推介,对大批青年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他对诗歌教育与普及所做的大量演讲,体现了一种虔诚、深入且宽阔的诗人风范与境界,奠定了自己在诗坛不容忽视的地位。” 韩作荣当编辑、当评委取舍不徇私情、六亲不认,同时他又是嫉恶如仇、不遮不掩的人。诚如他在《自画像》中所言:“自然,我也是高傲的/我的骨头坚硬,可以碎裂、绝不弯曲/我肮脏的血肉,宁可交给火炬/也不留给蛆虫”。正因如此,可以说他的一生既依偎月光,又拥抱火焰,如今,他带着凤凰涅槃的神采飞向远天,将他的神采永远定格于怀念他的人心中。

作品展示

半醺斋随笔 内容简介独处就是寻找清静,一种有意的隔离,把自己的肉体安置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如同把一杯浑浊的水放在某处让其慢慢澄明。让喧嚣破灭,让宁静过滤烦忧,让灯烛含羞,在迷漾中若有若无。将清晰交给暗淡,将懊恼交给遗忘,按下音响的键盘,让舒缓的乐音张开透明的翅膀翩飞,和空灵的心境合而为一,再点燃一枝香烟,让焦灼随着呼吸云散……本书为著名诗人、散文家、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多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全书共收入随笔69篇,分三辑。第一辑:我是谁,主要收入一些生活随笔,人生感悟等;第二辑:花非花,主要是对人、物等的看法和杂语。 圆的诱惑 本书是一部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智慧小语。绵绵的思绪渗入自然的天文地理和社会的风土人情,篇篇文章都是混沌人生的点拨之笔。 目录:明哲的聪慧独处快乐解读春天半个人的缺失明哲的聪慧关于争取当名人的一般知识有病论“伤害”语言的“艺术”生日蓦然回首爱情欲望人活一口气厚与薄聪明与呆傻时间说“虚荣”笑的真与假我是谁?欺骗自己年龄的大与小高与低温情母爱宣泄替谁活着人生的两极宽恕人的本性休闲梦境魅力焚书与焚心清冷中的热烈泥土之恋遐想中的风景中部天使和野兽之间下部充盈与虚妄推荐:本书是一部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智慧小语。

作品欣赏

《哦,爱情》别开生面,表现了与众不同的价值内涵。诗人开篇写道:“哦,爱情,我在你的声音中行走/不得不躲避嘴唇和舌尖的伤害/也许,男人只能在七尺之外爱一个女人/用声音扶起她脆弱的名字。”“在你的声音中行走”是诗人淡泊而又平和的爱情观念的注解,平实中有一种沉重的执著。而“用声音扶起她脆弱的名字”则是神来之笔,在看似平静的、不经意的表达之中产生了惊心动魄的阅读效应。在诗人看来,爱情既是伟大的,但又是平常的,“纯净的爱情是一种淡泊与疏离”,是树上“半青半红”的果实,是一种无意识的关爱与抚慰。诗人最后宣称道:“如果我爱你,我绝不给你一条绳子/捆住你,如引领一个盲者”。爱情的珍贵就在于她是平等的,同时又是自由的,真正的爱是被记忆的、被感知的,作为一种信息贮备在大脑里,随时随地被主体者体验和意识到。《生日》描写的“感谢你,亲爱的/让我这一天想起自己/让男人拾回自己生日的女人/是个好女人”。这是心灵的直译,是最质朴的述说,是感性情怀的理性升华。这一类作品还有《节日》、《微雨》、《陋室》《虚拟的爱情》、《纪念日》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语言具有立体的透明度,但语言建构的情感则具有雕塑的古典美。在人的心灵世界里,情感有着广阔无限的空间,其活动范畴不受时空的约束,不受他人的制约。当然,情感进入诗歌是带有审美理想性质的,而绝非原初情绪的描述。韩作荣的诗歌把我们带进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通过被记忆的情感写真,表达了诗人真切而动人的情感力量。《冬天的树》写道:“树在冬天静谧着。透过枝桠/你会看到一片炸裂的天空/鸟巢是装满声音的果实/多汁的鸟在空间荡出水的粼纹/树在冬天喜欢独处/风是位忧郁的邻居”。这是冬天的树的静物写生,“炸裂的天空”下,树上空无一物,只有鸟巢作为果实的形状挂在枝头,只有“忧郁的风”作为邻居与之相处,面对大自然的神奇法则,诗人忧虑的情感由然而生。“一株静默的树守望冬天/纷落的叶片已在火中化为灰烬/可虚空处一片叶子仍挂在枝头/为秋天唱着最后的挽歌”。诗歌中的“树”作为诗人寄托情志的物体,已然从自然的树转化为审美的树。虽然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守望冬天的树”上,仍然有一片充满生命力的叶子作为秋天收获的证明顽强地挂在枝头。《重叠的水》是诗人极具现代意义的一首长诗,诗人将燃烧的激情寄托于生命之源,把各种复杂的情意放逐于灵动的水浪中,通过对自然之水的解构,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理解。“船。动荡的栖居之所。你包容着我。/流浪的肉体。漂泊。没有道路的道路啊。/锚迹斑斑。狂放不羁的水是一种执拗。/这一条船,不是那一条船。去那里,不去那里?/我不知道。是的。当太阳贴着水面,/光是不朽的。可它收敛,隐藏。背对着你。/在黑的斗篷下。触角。运动的感知。灼热。粗糙的质感。漂吧,/在水的流径之上。干脆闭上眼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艰辛的评判。水波中船与人的包容、动荡的灵魂与漂流的水的相应称、光明作为理想的象征贴着水面晃动、而且背对着人,这些情与景、感性与理智的交融,都是诗人激情的再创造。在广阔无边的水面上,作为人生栖居的港湾的船,不知要漂向何方。“船,不是那一条船。去那里,不去那里?”这样充满哲学思索的诘问,就是诗人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解答。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