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8:49

个人信息

姓名: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英文名:Pasijie'ernake性别:男出生年月:1890-1960国籍:俄罗斯所获奖项: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作家。生于画家家庭。参加过未来派文学团体。十月革命前发表过抒情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14)和《在街垒上》(1917)。20年代塑造列宁形象的长诗《崇高的疾病》(1924)和表现俄国第一次革命的长诗《一九○五年》(1925~1926)、《施密特中尉》(1926~1927),得到高尔基的好评。30年代初写了自传体小说《旅行护照》(1931)和诗集《重生》(1932)等,反对以暴力实现革命的目的,并希望“不受蒙蔽地”观察国家的生活和认识它的未来卫国战争期间,发表《工兵之死》等诗,出版诗集《在早班列车上》(1943)和《冬天的原野》(1945)。1957年在国外发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表现出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的怀疑和反感,为此他受到国内的严厉批判,并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日瓦戈医生》获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但由于受到国内舆论界的反对,他拒绝接受这项奖金。最后一本诗集《到天晴时》(1956~1959)流露出凄凉悲痛的情调。他掌握多种语言,翻译过格鲁吉亚诗人的诗、莎士比亚的剧本、歌德的《浮士德》和其他一些西方诗人的诗歌。

个人简介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1890-1960)前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家庭中。。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受到多方面的艺术熏陶。父亲列昂尼德•奥西波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莫斯科美术,雕塑、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曾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图。母亲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少年时代的凰斯捷尔纳克,还曾有幸先后邂逅了大文豪托尔斯泰和德语诗人里尔克。与父母过从甚密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启发了他对诗歌的爱好,是他一生喜爱的诗人。童年时代他受到邻居、俄国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影响,立志当音乐家,在音乐学院教授指导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09年,他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哲学系,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研究新康德主义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因健康原因未服兵役,在乌拉尔一家工厂当办事员。十月革命后他从乌拉尔返回莫斯科,任教育人民部图书馆职员。帕斯捷尔纳克的处女诗作发表于1913年。1913年,他开始同未来派诗人交往,在他们发行的杂志《抒情诗刊》上发表诗作,并结识了勒布洛夫和马雅可夫斯基。他以后的创作受到未来派的影响。1914年,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问世,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步入诗坛。在1922年至1932年的10年中,出版了诗集《生活啊,我的姐妹》 (1922)、《主题和变调》(1923)、叙事诗《施密特中尉》(1926)、《一九〇五年》(1927),帕斯捷尔纳克在从事诗歌创作的同时,也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和小说。1922年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1922)、《空中路》(1924)、自传体散文《安全证书》(1931),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其中,《生活啊,我的姊姊》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着重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一致性。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现实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影响很大。1926年,他写成长诗《施密特中尉》,接着又发表长诗《1905年》。诗人将视角转到现实与历史方面来,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前夕,诗人完成了组诗《在早班车上》(1943),文字风格趋向明朗。1956-1957年编著的《诗集》,则列为集中地表现了他早在《生活啊,我的姊姊》中确定的美学观点。二十年代后期,帕斯捷尔纳克受到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攻击,很难发表作品,转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翻译了许多西欧古典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 《麦克白》、《奥赛罗》 、 《亨利四世》 、 《李尔王》 ,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玛丽亚•斯图亚特》等。1934年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布哈林树帕斯捷尔纳克为诗人的样板,以他取代马雅可夫斯基和别德内。但帕斯捷尔纳克并非时代弄潮儿那类作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一年后又被逝世的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1957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这部对历史深沉思考的长篇小说在西方出版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因为他在当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中,都取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在苏联辆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作品受到严厉批判,作家本人也被开除作协会籍。有人甚至扬言取消作者的公民权,驱逐出境。在这种情况下,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并写信给赫鲁晓夫,恳求不要对他采取极端措施。从此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5月30日,他孤独地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病逝。

主要作品

诗作

《云雾中的双子星座》 、《在街垒上》 、 《生活啊,我的姊姊》、 《主题与变调》、 《施密特中尉》、 《1905年》 、 《在早班车上》、 《诗集》

小说散文

《柳威尔斯的童年》、 《空中路》 、《安全证书》、 《日瓦戈医生》

译著

《哈姆雷特》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麦克白》 、《奥赛罗》、 《亨利四世》 、 《李尔王》、 《浮士德》、《玛丽亚•斯图亚特》

成长经历

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出身于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从小受到家庭的熏染,对欧洲文学艺术造诣很深,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他性格孤僻,落落寡合,同十月革命后从工农兵当中涌现出来的作家格格不入。由后者组成的文学团体拉普也把他视为异己,即所谓的同路人。但不知为何他受到布尔什维克领袖布哈林的青睐,在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树为诗人的榜样。但这并未改变作协领导人对他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是前拉普成员便是他们的支持者。自1936年起,斯大林用死了五年的马雅可夫斯基代替帕斯捷尔纳克。1938年布哈林被处决后,帕斯捷尔纳克在作家圈子里便完全孤立。无产阶级作家不屑同他交往,他对他们也敬而远之。与他同属异己的作家也不敢同他交往。例如,同他教养相似的阿赫玛托娃因丈夫和儿子被捕自身难保,怎敢再连累他。在家庭中,帕斯捷尔纳克同样孤独。第二个妻子奈豪斯虽决然离开前夫义无反顾地把身心献给他,但文化修养的差异不能同他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帕斯捷尔纳克的心灵渐渐干涸,亟待友人理解的甘露。此后不久二战爆发,他同全体苏联人民一样投身反法西斯战争,同绥拉菲莫维奇一起上前线,并获得一枚奖章,暂时忘却了内心的孤寂。战争胜利后他渴望新鲜空气吹进苏联,曾令人民胆战心惊的清洗、镇压不再重演。一九四六年,他乘着这股清新的风开始写《日瓦戈医生》。就在这一年,他在西蒙诺夫主编的文学杂志《新世界》编辑部里结识了伊文斯卡娅。伊文斯卡娅是编辑还是西蒙诺夫的秘书,说法不一。帕斯捷尔纳克一直是伊文斯卡娅热爱的诗人、崇拜的偶像。她亲眼见到他激动不已。帕斯捷尔纳克也被伊文斯卡娅超尘拔俗的美貌所震撼。两人目光一接触便激起心灵的火花。帕斯捷尔纳克几天后便把自己所有的诗集签名赠给伊文斯卡娅,并请她到世界著名钢琴家尤金娜家听他朗读《日瓦戈医生》的前三章。伊文斯卡娅觉得,第二章《来自另一个圈子的姑娘》中的拉拉的气质同自己非常相似。后来,帕斯捷尔纳克便以她为原型塑造拉拉,把伊文斯卡娅的经历也写入这个形象。伊文斯卡娅第一个丈夫是在大清洗中被迫自杀的,第二个丈夫病故,她同女儿伊琳娜相依为命。拉拉的丈夫也是被迫自杀的,她也同女儿卡佳厮守在一起。帕斯捷尔纳克同伊文斯卡娅在《新世界》编辑部的邂逅,改变了他们两人的命运,使伊文斯卡娅历尽磨难,把帕斯捷尔纳克过早地送入坟墓。一九四六年伊文斯卡娅三十四岁,帕斯捷尔纳克五十六岁,但年龄的差异并未阻碍他们相爱。一年后,帕斯捷尔纳克对伊文斯卡娅说:“我对您提出个简单的请求,我要同您以‘你’相称,因为再以‘您’相称已经虚伪了。普希金没有凯恩。心灵不充实,叶赛宁没有邓肯写不出天才诗句,帕斯捷尔纳克没有伊文斯卡娅便不是帕斯捷尔纳克、”他们相爱了。帕斯捷尔纳克在西方的影响超过苏联国内许多走红的作家。这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荣获斯大林奖金,他的作品选入中学文学课本,他们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可国外却没人听说过他们、但欧洲文化界都知道苏联有个帕斯捷尔纳克。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七年.他十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必然招致作协领导人的嫉妒。他们想出种种压制帕斯捷尔纳克的办法,不发表他的作品,迫使他向他们靠拢、低头。帕斯捷尔纳克并未屈服,见诗作无处发表,便译书维持生计。他所翻译的《哈姆雷特》和《浮士德》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威望反而增高。为制服帕斯捷尔纳克,一九四七年,苏联莎士比亚研究者斯米尔诺夫对他的译文横加挑剔,致使已经排版的两卷译文无法出版。同年三月,作协书记苏尔科夫在《文化与生活》杂志上发表《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一文,指责帕斯捷尔纳克视野狭窄,内。心空虚,孤芳自赏,未能反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旋律。然而,帕斯捷尔纳克依然我行我素,不买作协的账,除继续译书外、潜心写小说《日瓦戈医生》,并把写好的章节读给邻居楚科夫斯基、伊万诺夫和伊文斯卡娅听。有时,他还在伊文斯卡娅家给她的朋友们朗读。作协为了教训帕斯捷尔纳克,阻止他写《日瓦戈医生》,想出一个狠毒的办法,一九四九年十月九日逮捕了伊文斯卡娅,罪名是她伙同《星火画报》副主编奥西波夫伪造委托书。帕斯捷尔纳克明白伊文斯卡妞与此事无关,逮捕她的目的是为了恫吓自己,迫使他放弃《日瓦戈医生》的创作。他无力拯救自己。心爱的人,除悲愤和思念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小说写作中。他被传唤到警察局,民警把从伊文斯卡娅家中抄出的他的诗集退还给他。帕斯捷尔纳克拒绝领取,声明诗集是赠给伊文斯卡娅的,已不属于他,应归还原主。帕斯捷尔纳克的倔强态度使监狱里的伊文斯卡娅受罪更大。审讯员对她连轴审讯,让耀眼的灯通宵对着她眼睛,不让她睡觉,一直折磨她三天三夜,逼她交待“犹太佬”的反苏言行。帕斯捷尔纳克是犹太人,审讯员都管他叫“犹太佬”。为了压下她的“气焰”,审讯员把她关进太平间,暗示帕斯捷尔纳克已死,她还顶什么?伊文斯卡娅一人在几十具蒙白布的尸体之间并不害怕,—一揭开白布,发现没有自己的爱人,反而增加了对抗的勇气。这时,审讯员发现她怀有身孕,不再审讯她,把她送入波季马劳改营。她同其他女劳改犯用铁镐刨地时流产了,这是她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孩子。伊文斯卡娅在劳改营里关了五年,一九一五三年才被释放。伊文斯卡娅在劳改营期间,帕斯捷尔纳克无法同她联系,每次忆起他们在一 起的情景便痛不欲生,写了不少思念她、赞美她的诗:我们常无言对坐到夜深,你理头女红我手捧书本,直到天明我竟未发觉,记不清河时才停止接吻。当生活陷入烦恼与痛苦,你为我阻拦了绝望之路,你的美就在于勇气十足,就是它把你我牢牢系住。伊文斯卡娅释放后,帕斯捷尔纳克急于见她又怕见她,五年的折磨不知会把人变成什么样。帕斯捷尔纳克见到伊文斯卡娅后惊喜万分,劳改非但未摧毁她的精神,也未改变她的容颜,依然楚楚动人。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伊文斯卡娅不仅是帕斯捷尔纳克温柔的情人,还是他事业的坚决支持者。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伊文斯卡妞的亲身经历丰富了拉拉的形象。形象原型参与塑造形象在文学史上也属罕见。从此,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切出版事宜皆由伊文斯卡娅承担。这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奈豪斯无法胜任的。帕斯捷尔纳克对这两个女人的态度同日瓦戈医生对妻子东尼娅和拉拉的态度一样,对妻子深感内疚,下不了决心同她离异,因此也无法同伊文斯卡娅正式结合。  一八五六年,帕斯捷尔纳克写完《日瓦戈医生》,把稿子同时交给《新世界》杂志和文学出版社。《新世界》编辑部否定了小说,把稿子退还给作者,还附了一封由西蒙诺夫、费定等人签名的信,严厉谴责小说的反苏和反人民的倾向。接着,文学出版社也拒绝出版小说。一九五七年,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通过伊文斯卡如读到手稿,欣赏备至,把手稿带回意大利,准备出版意文译本。他同帕斯捷尔纳克洽商时,帕斯捷尔纳克提出必须先在国内出版才能在国外出版。伊文斯卡娅又去找文学出版社商议,恳求他们出版,并提出他们可以随意删去他们无法接受的词句以至章节,哪怕出个节本也行,但遭拒绝。这时,被称为“灰色主教”的苏斯洛夫出面了,要求帕斯捷尔纳克以修改手稿为名向赛尔特里内利索回原稿。帕斯捷尔纳克照苏斯洛夫的指示做了,但费尔特里内利拒绝退稿。苏斯洛夫亲自飞往罗马,请求意共总书记陶里亚蒂出面干预,因为费尔特里内利是意共党员。没料到赛尔特里内利抢先一步退出,并在一九五七年底出版了《日瓦戈医生》的意文译本,接着欧洲又出版了英、德、法等各种语言的译本,《日瓦戈医生》成为一九五八年西方最畅销的书。苏联领导人发怒了。大概不完全由于小说内容,因为他们当中谁也没读过这本书,而是由于苏斯洛夫亲自出马仍未能阻止小说出版丢了面子。就其暴露苏联现实的程度而言,《日瓦戈医生》不如一九五六年在国内出版的杜金采夫的小说《不只是为了面包》。为何容忍杜金采夫却不容忍帕斯捷尔纳克?读过手稿的西蒙诺夫、赛定等人愤怒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外的作品,当然还夹杂着嫉妒等感情因素。至于广大群众则因为领导人愤怒而愤怒,这已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了。党一直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相信领导人的每句话。总之,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众矢之的。报刊连篇累股发表抨击《日瓦戈医生》的文章,可是没一位文章作者读过这本小说。许多作家本来就同他关系疏远,现在躲避惟恐不及,只有几位老作家见面同他打招呼。他大部分时间都同伊文斯卡娅在一起。她对帕斯捷尔纳克忠贞不二,预言小说迟早会被苏联人民接受,劝他原谅现在反对他的人,并挺身而出,把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伊文斯卡娅被苏斯洛夫召到苏共中央,苏斯洛夫对她厉声申斥,并追问帕斯捷尔纳克同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的关系。伊文斯卡娅一口咬定手稿是她转交的,同帕斯捷尔纳克无关,帕斯捷尔纳克得知后坚持先在国内出版。苏斯洛夫召见伊文斯卡娅后,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进入新阶段,一些天真的学生还到帕斯捷尔纳克住所前骚扰,使他终日不得安生。伊文斯卡娅找到同上层关系密切的赛定,向他郑重声明,如果继续骚扰帕斯捷尔纳克,她和帕斯捷尔纳克便双双自杀。她的威胁果真发生作用,一九五八年十月以前帕斯捷尔纳克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一九五八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他在“当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帕斯捷尔纳克也向瑞典文学院发电报表示感谢:“无比感激、激动、光荣、惶恐、羞愧。”当晚,楚科夫斯基和伊万诺夫两家邻居到帕斯捷尔纳克家向他祝贺。次日清晨,第三个邻居费定来到帕斯捷尔纳克家,不理睬正在厨房准备早餐的奈豪斯,径直上楼走进帕斯捷尔纳克书房,逼他公开声明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不然作协将开除他会籍,并让帕斯捷尔纳克到他家走一趟,苏共中央文艺处处长波利卡尔波夫正在那里等候他。帕斯捷尔纳克拒绝发表声明,也不肯同他去见波利卡尔波夫。费定急忙回去向波利卡尔波夫汇报。奈豪斯见费定匆忙离去,脸色阴沉,连忙上楼看丈夫,只见帕斯捷尔纳克晕倒在地板上。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他始终未屈服。他在致作协主席团的信中写道:“任何力量也无法使我拒绝人家给予我——一个生活在俄罗斯”的当代作家,即苏联作家——的荣誉。但诺贝尔文学奖金我准备转赠给保卫和平委员会。“我知道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必定会提出开除我会籍的问题。我并未期待你们会公正对待我。你们可以枪毙我,将我流放,你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预先宽恕你们。但你们用不着过于匆忙。这不会给你们带来幸福,也不会增添光彩。你们记住,几年后你们将不得不为我平反昭雪。在你们的实践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辞而过了几小时,帕斯捷尔纳克同伊文斯卡娅通过电话后,立即到邮电局给瑞典文学院拍了一份电报:“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决定授予我的、我本不配获得的奖金。希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快。”与此同时,他也给党中央发了份电报:“恢复伊文斯卡娅的工作,我已拒绝奖金。”  帕斯捷尔纳克为了悍卫荣誉不畏惧死亡和流放,但荣誉在爱情面前却黯然失色。为使伊文斯卡娅免遭迫害,帕斯捷尔纳克一切都在所不惜。然而一切都晚了,听命于领导的群众在当时团中央第一书记谢米恰特内的煽动下,在帕斯捷尔纳克住宅前示威,用石块打碎门窗玻璃,呼喊把帕斯捷尔纳克驱逐出境的口号。如果不是印度总理尼赫鲁直接给赫鲁晓夫打电话,声称他本人准备担任保卫帕斯捷尔纳克委员会主席的话,帕斯捷尔纳克很可能被驱逐出境。在一连串猛烈的打击下,帕斯捷尔纳克身心交瘁,一做不振。他孤独地住在作家村,心脏病不时发作,很难出门。奈豪斯不准伊文斯卡娅进他们家门,他们两人极少见面,甚至无法互通消息。一九六O年五月三十日,帕斯捷尔纳克溘然逝世。官方当然不会举行任何追悼仪式,报上只发了一条消息:“文学基金会会员帕斯捷尔纳克逝世。”连他是诗人、作家都不承认了。但他的诗歌爱好者们在作家村贴出讣告,民警揭掉后又重新贴上。帕斯捷尔纳克下葬的那天,成千上万的人到他的住宅同他告别。奈豪斯不准伊文斯卡娅同他告别,伊文斯卡娅在门前站了一夜,最后只能在人群后面远远望着徐徐向前移动的灵枢。此时她五内俱焚,晕倒在地。但她万万没料到等待着她的是更大的磨难。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后,伊文斯卡娅同二十岁的女儿伊琳娜同时被捕,罪名是向国外传递手稿并领取巨额稿酬。伊文斯卡娅除了在莫斯科给意大利出版商看过《日瓦戈医生》手稿外,从未向国外传递过任何手稿,至于稿酬则更是一戈比也未领取过。当局把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气都撒在伊文斯卡娅身上,她被判处四年徒刑,伊琳娜两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伊文斯卡娅才被释放。她同帕斯捷尔纳克相爱了十三载,共同经历了人生旅途的惊风骇浪。她把这一切都写入了《回忆时间的俘虏》中。书名取自帕斯捷尔纳克一九五六年所写的抒情诗《夜》的最后一节:别睡,别睡,艺术家,不要被梦魂缠住,你是永恒的人质,你是时间的俘虏。

人物事迹

1890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近午夜时,在莫斯科,画家列昂尼德(约瑟夫)•奥西波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与钢琴家罗扎丽娅•伊西多罗夫娜•帕斯捷尔纳克(娘家姓考夫曼)家中产下一子,取名鲍里斯。1893年2月13日,弟弟亚历山大降生。1894年8月,列•奥•帕斯捷尔纳克被任命为莫斯科绘画、雕塑与建筑学校的助教。全家迁至米亚斯尼茨卡亚大街的一套厢房中居住。11月23日,列夫•托尔斯泰来帕斯捷尔纳克家中做客。从这一天起,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记得自己头脑中“再没有大的空白和记忆模糊”。1895年11月19日,帕斯捷尔纳克的母亲中断自己的演艺生涯12年。1898年春天,列•奥•帕斯捷尔纳克着手为《复活》绘制33幅插图。4月,列•奥•帕斯捷尔纳克结识勒内•玛丽亚•里尔克。1900年2月6日,妹妹约瑟芬娜—约安娜(若妮)降生。5月,里尔克第二次到莫斯科。与帕斯捷尔纳克一家相识。8月,根据针对犹太人的“百分比限额”制度,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被第五(传统)中学拒绝接收,但他们承诺稍晚会直接录取他进入二年级就读。1901年5月,在动物园举办了“达荷美的亚马孙”盛大游行演出。夏天,全家迁至学校的主楼居住。1902年3月8日,妹妹莉季娅—伊丽莎白出生。1903年6月,在小雅罗斯拉维茨市郊外的别墅内帕斯捷尔纳克一家与斯克里亚宾相识。8月6日,夜间牧马时鲍里斯从马上坠落,摔断了右腿,因治愈不当,比左腿短了3厘米,致使帕斯捷尔纳克今后无法服兵役。1904年12月,在彼得堡度过圣诞假日,住在姑妈安娜•奥西波夫娜•弗莱登堡家里。到科米萨尔热夫斯卡娅话剧院观看演出。1905年10月25日,鲍里斯在街上遭遇哥萨克巡逻队马鞭的袭击。12月底,举家迁居德国。1906年8月11日,全家由柏林迁回俄罗斯。1908年5月,鲍里斯以优异的成绩从第五传统中学毕业。6月16日,递交呈文,申请进入莫斯科皇家大学法律系一年级就读。1909年3月,帕斯捷尔纳克为斯克里亚宾演奏自己的奏鸣曲及其他作品。尽管受到赞赏,但他决定终止音乐方面的学习,而改为研修哲学。春夏之间,开始尝试散文和诗歌的写作。1910年2月,奥莉加•弗莱登堡到莫斯科旅行。受其影响,帕斯捷尔纳克决定放弃文学创作和对哲学的深入研究,“以使自己的意识遵章守纪”。夏天,与从伊尔库斯克来莫斯科的13岁少女叶莲娜•维诺格拉德相识。10月,在“弗•谢•索洛维约夫宗教与哲学协会”与康斯坦丁•洛克斯相识。11月7日,鲍里斯与父亲乘车到阿斯塔波瓦小镇,列夫•托尔斯泰在当地去世。1911年上半年,在文学小组“谢尔达尔达”结识谢尔盖•博布罗夫。4月,举家迁至沃尔洪卡大街9号,在此帕斯捷尔纳克断断续续地生活到1938年。1912年4月21日,赴德国马尔堡。5月9日,帕斯捷尔纳克报名进入了以“马尔堡海尔曼•柯亨”大学为主的进修班学习。6月16日,向伊达•维索茨卡娅求爱,但她拒绝嫁给帕斯捷尔纳克。6月28日,在法兰克福与奥莉加•弗莱登堡会面。8月3日,帕斯捷尔纳克赴威尼斯。8月25日,返回俄罗斯。秋天,“谢尔达尔达”改组为“抒情诗”文学社。1913年2月10日,帕斯捷尔纳克在“缪斯革忒特”出版社下属的文学小组做了《象征主义与永垂不朽》的艺术观研究报告。2月底,处女作发表:出版的《抒情诗》丛刊中第一次收入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五首诗歌。1913年12月,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出版。1914年1月,创建“离心机”文学社,脱离“抒情诗”文学小组。4月,《卢科诺克》(Руконог)丛刊出版。5月5日,初遇马雅科夫斯基。1915年3月,帕斯捷尔纳克得到工厂主菲利普的家庭教师一职。5月28日,在莫斯科发生反德骚乱。菲利普家遭遇破产。在大骚乱中帕斯捷尔纳克部分手稿被毁。5月,诗集《缪斯的春天代理处》出版,这是帕斯捷尔纳克与马雅可夫斯基首次一起发表作品。6月,乘车至哈尔科夫看望娜杰日达•西尼亚科娃。10月24日,乘车赴彼得格勒。与勃里克一家相识。12月,到乌拉尔。1916年1月至7月,在弗谢沃罗多—维里瓦化工厂工作,担任财务报表主管的助理。秋天,着手翻译斯温伯恩的悲剧《沙特拉尔》 ,即英国诗人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1837-1909〕创作的关于玛丽亚•斯图亚特的话剧三部曲的第一部悲剧《皮埃尔•德•沙特拉尔》(PierredeChastelard)。帕斯捷尔纳克在卡马河畔静山市化工厂厂长卡尔波夫家担任家庭教师。12月,诗集《超越障碍》出版。1917年2月,帕斯捷尔纳克返回莫斯科。春天,与叶莲娜•维诺格拉德恢复交往。夏天,创作完成未来诗集《生活,我的姐妹》中的大部分作品。6月,叶莲娜搬到沃罗涅日州的罗曼诺夫卡市。1918年1月,与拉丽莎•列伊斯涅尔相识。2月,在米•蔡特林(阿马里)家的晚会上与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初次相识。3月,叶莲娜•维诺格拉德出嫁。写作组诗《断裂》。秋天,写作长篇小说《三个名字》,其中第一部后来改为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而以后的部分被毁掉。计划写作《若干境况》(发表于1922年)。1919年10月,乘车到卡西莫夫看望母亲的亲属。春天至秋天,开始诗集《主题与变奏》以及文集《quintaessentia》的写作。1921年8月,与叶夫根尼娅•卢里耶相识,她后来成为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9月16日,帕斯捷尔纳克的父母永远地离开了俄罗斯,定居柏林。12月27日,帕斯捷尔纳克看见列宁,他凭列席证参加了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1922年1月初,与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及其妻子相识。1月14日,在彼得格勒,帕斯捷尔纳克以正式未婚夫的身份被介绍给未婚妻一家。1月24日,帕斯捷尔纳克与叶夫根尼娅•卢里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4月,《生活,我的姐妹》在“格尔热宾”出版社出版。4月13日,在屠格涅夫阅览室举办的诗歌晚会上观众爆满,受到热情欢迎。•6月14日,开始与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书信往来。7月,与弗拉基米尔•西洛夫和奥莉加•西洛夫夫妇相识。8月中旬,在克里姆林宫与托洛茨基见面。8月17日,帕斯捷尔纳克夫妇乘船由彼得格勒前往柏林。1923年1月,《主题与变奏》一书在“彼得罗波利斯”(柏林)出版社出版。2月,与妻子对马尔堡进行简短访问。3月21日,帕斯捷尔纳克在返回俄罗斯前夕与父母见最后一面。9月23日,儿子叶夫根尼诞生。9月至11月,长篇叙事诗《崇高的病》初次发表。12月17日,在勃留索夫五十周岁生日庆祝会上,帕斯捷尔纳克朗诵了诗歌初稿《致瓦列里•勃留索夫》。1924年1月24日,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里施塔姆一起夹杂在成千上万的悼唁人群中通过列宁的灵柩。2月,着手创作中篇小说《空中之路》。11月,受历史学者和记者亚科夫•切尔尼亚克的请托帕斯捷尔纳克得到了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下属的列宁学院的一份工作,用三个月编撰《列宁的国外岁月》。1925年3月,开始创作诗体长篇小说《斯别克托尔斯基》。秋天,写作叙事诗《1905年》开头的章节。1926年3月22日,帕斯捷尔纳克收到父亲的书信,信中提到里尔克熟悉并重视他的诗作。2月至12月,创作叙事诗《施密特中尉》。12月29日,里尔克去世。1927年3月,由托洛茨基倡议,左翼文艺阵线与其会面。5月,帕斯捷尔纳克与左翼文艺阵线彻底决裂。8月,在《新世界》杂志发表《施密特中尉》,同时还刊发献给茨维塔耶娃的藏头诗。1928年7月,出版《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的单行本。夏天,修订早期的诗歌作品和《崇高的病》。秋天,继续诗体长篇小说《斯别克托尔斯基》的创作。写作《故事》。1929年上半年,开始写作《安全保护证》的第一部。7月,《故事》在《新世界》杂志发表。8月,《安全保护证》的第一部发表在《星》杂志上。秋天,写作《斯别克托尔斯基》的结尾部分。结识亨利希•涅高兹和他的妻子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涅高兹(娘家姓叶列梅耶娃)。12月30日,最后一次尝试与马雅可夫斯基和好。1930年2月,因受托洛茨基和布柳姆金一案的牵连,弗拉基米尔•西洛夫被逮捕后枪决。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自杀。7月,与弟弟亚历山大一家、阿斯穆斯夫妇及涅高兹夫妇赴伊尔片旅行。开始与济娜伊达•涅高兹恋爱。8月,在基辅至莫斯科的火车上帕斯捷尔纳克第一次向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娃表白爱情。8月至10月,写作《安全保护证》的第二部和第三部。10月,保罗•亚什维里访问莫斯科期间,帕斯捷尔纳克与之结识。1931年1月27日,帕斯捷尔纳克离开家,第一次在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处留宿。1月至4月,帕斯捷尔纳克暂住在鲍里斯•皮里尼亚克位于亚莫斯科耶•波列的家中。5月至6月,《安全保护证》的结尾部分发表于《红色处女地》。5月5日,帕斯捷尔纳克承诺返回家庭,送妻子和儿子去了柏林。5月12日,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动身到了基辅。5月28日,在对基辅进行短暂的访问后,帕斯捷尔纳克随作家代表团赴车里亚宾斯克。7月11日,与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和她的儿子阿德里亚安(阿季克)到梯弗里斯。7月14日,结识基奇安•塔比泽。10月18日,返回莫斯科。12月24日,叶夫根尼娅•帕斯捷尔纳克与儿子返回莫斯科。1932年2月3日,帕斯捷尔纳克打算离开家。2月中旬,作家协会分给帕斯捷尔纳克和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它位于特维尔街心花园7号。3月,《安全保证书》出版单行本。4月6日,在苏维埃作家联盟举办帕斯捷尔纳克专场晚会,人们热烈讨论他即将出版的诗集《重生》中的诗作。4月23日,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简称)解散。6月8日,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员会的邀请,帕斯捷尔纳克与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及孩子们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旅行。8月,诗集《重生》在“联邦”出版社出版。10月11-13日,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专场晚会在列宁格勒举行获得巨大成功。10月,返回沃尔洪卡的家。叶夫根尼娅•帕斯捷尔纳克及儿子搬迁到位于特维尔街心花园的家中。11月10日,曼德尔施塔姆诗歌晚会在《文学报》社举行。两位诗人争论艺术自由的问题。1933年11月,随作家代表团赴格鲁吉亚访问。1934年5月14日,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被捕。5月22日,在讨论会上针对阿谢耶夫的报告作了《关于抒情诗》的辩论性发言。6月的第二周,帕斯捷尔纳克与斯大林进行了电话交谈。8月29日,帕斯捷尔纳克在苏联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言。全体起立欢迎帕斯捷尔纳克讲话。秋天,《重生》再版,附有给尼古拉•布哈林的献词《浪潮》。1935年2月,由帕斯捷尔纳克翻译的《格鲁吉亚抒情诗集》出版。3月至8月,帕斯捷尔纳克得了严重的临床抑郁症,失眠,思想纠结。6月,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反法西斯大会为文学辩护。6月22日,与妹妹若泽芬娜在柏林最后一次见面。6月24日,在大会发言中针对“不联合”现象向作家们发出呼吁。与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见面,结识她的丈夫谢尔盖•埃夫伦和女儿阿里娅•埃夫伦。7月6日,从伦敦乘船返回列宁格勒。8月,帕斯捷尔纳克在莫斯科郊外的博尔舍瓦治疗。10月24日,尼古拉•普宁和列夫•古米廖夫在列宁格勒被捕。安娜•阿赫玛托娃到达莫斯科。10月30日,阿赫玛托娃与帕斯捷尔纳克致函斯大林。11月3日,普宁和古米廖夫获释。12月底,帕斯捷尔纳克给斯大林邮寄《格鲁吉亚抒情诗集》,并附感谢信。1936年2月10-24日,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第三次(明斯克)全体会议召开。2月16日,帕斯捷尔纳克发言反对文学创作中的陈词滥调和整齐划一。3月13日,在有关形式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帕斯捷尔纳克严厉抨击了半官方的评论家。6月15日,关于“斯大林宪法”帕斯捷尔纳克做《新的成熟》一文发表在《消息报》上。7月,与安德烈•纪德相见,他来苏联是准备写作有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帕斯捷尔纳克警告纪德要注意“金玉其外”现象和官方的谎言。10月,在《新世界》杂志发表组诗《夏日短章》。1937年1月,在普希金之家举行的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发言。2月27日,布哈林被捕。6月14日,帕斯捷尔纳克拒绝在赞成处决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艾德曼的公开信上签字。7月22日,保罗•亚什维里开枪自杀。10月10日,基奇安•塔比泽被捕。12月31日,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列昂尼德出生。1938年1月10日,在国家梅耶霍尔德剧院被迫关闭后,帕斯捷尔纳克与梅耶霍尔德共进午餐。2月至4月,完成译作《哈姆雷特》初稿。1939年春天到秋天,写作长篇小说《日乌里特笔记》,草稿于战争期间在别列捷尔金诺被毁。8月23日,帕斯捷尔纳克的母亲罗扎丽娅•伊西多罗夫娜在牛津去世。1940年春夏间,写作别列捷尔金诺组诗的最初部分。6月,译作《哈姆雷特》在《青年近卫军》杂志发表。1941年5月,帕斯捷尔纳克决定离开家庭,但战争的爆发扰乱了他的计划。7月9日,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带儿子廖尼亚被疏散到后方。7月至8月,帕斯捷尔纳克在位于拉夫鲁申斯基胡同自己家的房顶上扑灭燃烧弹,在预备役短期集训队练习打靶。8月27日,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在叶拉布加自杀。10月14日,帕斯捷尔纳克被疏散到奇斯托波尔,与阿赫玛托娃乘坐在同一个车厢。1942年1月至4月,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夏天,为剧本《这个世界》拟定最终提纲,后将撰写的全部内容毁掉。10月2日,返回莫斯科。12月26日,重回奇斯托波尔。1943年6月25日,全家返回莫斯科。7月,诗集《在早班列车上》在“苏维埃作家”出版社出版。8月末至9月初,乘车到解放不久的奥廖尔。创作特写《军旅游记》和《解放的城市》草稿。11月,长篇叙事诗《火光》的序诗在《红星报》上发表。1944年1月至3月,写作长篇叙事诗《火光》和军事题材诗歌。1945年2月,出版诗集《辽阔的大地》。4月20日,阿德里安•涅高兹因骨结核病去世。5月31日,帕斯捷尔纳克的父亲列昂尼德•奥西波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在牛津辞世。5月到12月,帕斯捷尔纳克的系列诗歌晚会相继在科学工作者之家、莫斯科国立大学和综合技术陈列馆举行。8月,翻译尼科洛斯•巴拉塔什维利的全部短诗和叙事诗。9月,结识英国外交官以赛亚•伯林。10月19日,参加在第比利斯“鲁斯塔维利”剧院举行的纪念尼科洛斯•巴塔什维利诗歌朗诵会的演出。1946年1月,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后来将其定名为《日瓦戈医生》。2月,根据帕斯捷尔纳克的译本,亚历山大•格鲁莫夫主演的独角戏《哈姆雷特》在莫斯科首演。4月2日至3日,与安娜•阿赫玛托娃联合举办诗歌晚会。9月,新闻媒体和作家会议发起对帕斯捷尔纳克的严厉批评。10月,结识奥莉加•伊文斯卡娅。1947年5月,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拒绝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夏天,翻译《李尔王》。1948年1月,25000册《帕斯捷尔纳克诗选》被销毁,本诗选是作为“苏联文学金色丛书”之一出版的。秋天,翻译《浮士德》第一部。1949年10月9日,奥莉加•伊文斯卡娅被捕,依据的是刑法第50章第10条(接触有间谍嫌疑人员)。秋天,翻译《浮士德》第二部。1950年夏天,完成长篇小说的第一稿。1952年10月20日,帕斯捷尔纳克患了严重的梗塞。11月至12月,在包特金医院接受治疗。1953年2月,帕斯捷尔纳克被送到“博尔舍瓦”疗养院。3月5日,斯大林去世。夏天,完成组诗《尤里•日瓦戈的诗作》。9月,奥莉加•伊文斯卡娅被从劳改营释放回家。1954年4月,《日瓦戈医生》中的10首诗作在《旗》杂志上发表。5月,格•科津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在列宁格勒首演。1955年7月6日,奥莉加•弗莱登堡去世。12月,《日瓦戈医生》创作完毕。1956年5月,在长久拖延和眼见在俄罗斯出版小说前景无望的情况下,帕斯捷尔纳克将手稿转交给意大利出版商代表费尔特里内利。6月,佩得罗•茨维捷列米奇开始把小说译为意大利文。9月,《新世界》编辑部拒绝发表该小说,并寄给帕斯捷尔纳克一封退稿信,信中指出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存在严重不足。10月,《文学莫斯科》丛书编委会拒绝在第3期(未出版)刊登《日瓦戈医生》。1957年2月,帕斯捷尔纳克与法国斯拉夫学者杰奎琳•德•普鲁艾雅尔女士相识,为她签署委托书,由她负责代理自己在国外的一切事宜。春夏之间,写作抒情组诗《雨后初霁》。11月23日,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出版,旋即成为畅销书。12月17日,在帕斯捷尔纳克的别墅内为外国记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帕斯捷尔纳克声明,他不打算脱离与小说的干系,并对它在意大利的出版表示欢迎。1958年10月23日,帕斯捷尔纳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0月25日,苏联作家协会召开党委会议。10月26日,《文学报》刊登《新世界》杂志编委会给《日瓦戈医生》的退稿信。10月27日,作协理事会主席团讨论关于帕斯捷尔纳克长篇小说在国外发表的事实。10月29日,帕斯捷尔纳克不得不致电诺贝尔委员会拒绝领奖。苏联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特内在庆祝共青团成立40周年大会上发言,声称苏维埃政府准备将帕斯捷尔纳克驱逐出境。10月30日深夜至31日凌晨,帕斯捷尔纳克致信赫鲁晓夫,请求不要剥夺他的苏联国籍。10月31日,莫斯科全市作家会议将帕斯捷尔纳克开除作协,并建议政府剥夺他的国籍。11月5日,经苏共中央文化部审定,帕斯捷尔纳克的信在《真理报》发表。信中包含他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声明,以及给予他在苏联生活和工作的请求。1959年1月末,写作《诺贝尔奖》一诗。1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将《诺贝尔奖》一诗交给《每日邮报》记者安东尼•布劳恩。2月11日,《诺贝尔奖》一诗在《每日邮报》上发表。2月20日,根据苏共中央的要求,帕斯捷尔纳克携妻子乘飞机抵达格鲁吉亚,以使来苏联访问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不能与之相见。3月2日,帕斯捷尔纳克夫妇乘火车返回莫斯科。3月14日,帕斯捷尔纳克在散步时被从别列捷尔金诺传唤到苏联总检察长鲁坚科处,带回莫斯科后受到审问。鲁坚科威胁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要求他停止与外国人来往。夏天到秋天,写作剧本《盲美人》。1960年4月初,帕斯捷尔纳克出现了罹患致命疾病的最初征兆。5月30日,23时20分,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因肺癌转移至胃部在别列捷尔金诺去世。6月2日,帕斯捷尔纳克被安葬于别列捷尔金诺墓地。尽管官方媒体没有透露举行葬礼的时间和地点,仍有四千余人自发为帕斯捷尔纳克送葬。

作品简介

主要内容《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1957)。小说写的是一个俄国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动荡年代的命运。作品开头,唱着《安魂曲》的送葬队伍缓缓前进,一个10岁的男孩子爬上坟头,放声痛哭。这就是小说主人公日瓦戈,他的母亲刚刚撒手人寰。日瓦戈的父亲是个富商,他遗弃了日瓦戈母子俩,又把百万家财挥霍一空,最后卧轨自杀。日瓦戈在格罗梅科教授家中长大。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外科学,而且喜爱历史、哲学,还擅长作诗。大学毕业后,他同纯洁、美丽的教授女儿冬尼娅结为夫妻。日瓦戈受舅舅尼古拉的影响颇深。舅舅是一位自愿还俗的牧师,他是反对沙皇统治的进步思想家,是日瓦戈青年时代的精神导师。在他看来,“历史是基督创造的,福音书是历史的根据。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死亡的谜以及将来如何战胜死亡的探索的记录。因为要探索,就得有精神装备。精神装备的来源就在《福音书》中。是什么样的精神装备呢?首先就是爱他人,这种爱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生命活力充满了人的心,就要冲出来找用场。再就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个人自由的思想和生命就是牺牲的思想。”此外,舅舅尼古拉还是“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潜伏在人身上的兽性如果能够靠吓唬,不论是靠监牢,还是靠因果报应来制服的话,那么,人类最崇高的象征就是手执皮鞭的马戏团驯兽师,而不是牺牲自我的传教士。然而,事实却是,千百年来超越禽兽而且不断前进的,不是鞭子,而是真理的声音,是不用武器的真理的无可争辩的力量和真理的范例的诱导。”舅舅尼古拉的这些思想在日瓦戈的头脑中深深扎根。日瓦戈正是保护着以基督福音为基础的历史观、博爱和自我牺牲的思想以及“勿以暴力抗恶”的原则,经历了革命前后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外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瓦戈却始终不改初衷,一颗赤子之心愈挫愈坚。他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以自己的原则为参照系,去审视革命运动和社会历史变迁。日瓦戈憎恶革命前的俄国旧制度,衷心欢迎十月革命的到来:“多么出色的手术啊!拿过来就巧妙地一下子把发臭多年的溃疡切掉了!既简单又开门见山,对习惯于让人们顶礼膜拜的几百年来的非正义作了判决。”他相信“俄罗斯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天国”。当医生们纷纷辞职时,他毅然留在医院里,以实际行动支持苏维埃政权。但当血淋淋的现实呈现在他面前,他又对革命产生了隔膜,他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应该以善为善。”在日瓦戈看来,改变生活的真正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只能靠爱的精神和爱的行为。在“勿以暴力抗恶”的伦理观的驱使下,日瓦戈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显得非常矛盾。在游击队里,他同情白军士兵,还放走了一个白军俘虏。而当他得知,游击队内部有人想要暗害司令时,出于同样的善良愿望,他决定揭露这个阴谋。他在现实斗争中找不到自己位置,于是把“安静的生活和一大碗卷心菜汤”视为最大的人生理想。日瓦戈思想上的矛盾性在于,他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却否定革命的暴力手段。他想逃避现实,走一条回避斗争的中间道路。然而在瓦边金诺的世外桃源生活终于破灭,寄托他美好理想的同拉拉的爱情也成泡影,给他温暖的家人们又远在国外,满心伤痛的日瓦戈只好回到莫斯科。他看不起那些迎合时尚的知识分子,鄙视赶浪头的行为,宁愿干一些粗活儿糊口。最后,日瓦戈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莫斯科街头。思想内涵作者在小说中表现了革命中的失误,批评了革命中的过激政策,渲染了革命背景下的个人悲剧。贯穿于《日瓦戈医生》中的是浓厚人道主义精神。小说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在于推崇人性的高贵、自由和纯洁,塑造了日瓦戈、拉拉这样两个“纯洁之美的精灵”的形象。他们崇尚个人理性,向往悠悠自由,他们经历的苦难像沉重的十字架一般成就了他们的人格。其次,小说的人道义精神还表现在反对一切暴力上。日瓦戈说:“如果人性中的兽性可以靠暴力和恐吓来征服的话,那我们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手执鞭子的马戏团驯兽师了。死刑和牢狱并不能把生活铸成为人的模型,法律也不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日瓦戈的思想有他的局限性,但这种“只有用善行才能引导向善”的人道主义追求,正是他受托尔斯泰影响的结果。第三,小说在批评革命的偏激政策和失误时,也体现出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瓦戈和拉拉本来可以成为革命的同路人,却被革命遗弃。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安季波夫无端受到怀疑和指挥,最后被迫含冤自杀。知识分子戈尔东和杜多罗夫愿意接受革命教育,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但却长期受到迫害。小说发出的信任人、爱护人的呼唤值得我们深思。此外,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还表现在同情人民的灾难,抨击旧制度的腐朽等方面。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