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主持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1989年毕业于北京八中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 《焦点访谈》国际组编辑。
1995年底,大学毕业后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考入了中央电视台,开始在《焦点访谈》国际组工作。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东方之子》出镜记者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 《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2003年:4月至今 《央视论坛》《董倩面对面》《新闻1+1》主持
2011年:10月出席金号奖2011"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颁奖晚会主持
演艺经历
1995年10月,董倩刚刚走出北大校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凭着一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她顺利地通过了入台考试,进人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工作。“之前根本没有想过会从事电视方面的工作。我是学历史的,对新闻知之甚少,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央视电视新闻的发展慢慢地成熟起来的。”刚出校门的董倩对于电视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年轻的她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甚至不懂编辑机。“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地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
在《焦点访谈》工作一年后,董倩到《东方之子》做出镜记者。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大型直播节目,“直播对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要求更高,记者要做的是更加敏锐地把握现场以及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或许正是凭着这种勇于自我挑战的拼搏精神,才有了今天成熟、干练的董倩。2000年她加入《新闻调查》,“这是一个全面培养出镜记者的好地方。出镜记者在第一现场,其他人都是在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事件,所以他们的采访和挖掘深度尤为重要。”经过7年多记者生涯的积累,董倩又站到了《央视论坛》主持人的位置上,“从做现场记者到进入演播室做主持人,我的速度可能快了些,但既然受命于此,就要尽力干好。”这是董倩的一贯风格。
记者生涯
董倩至今已经历了7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按说应该是比较自信了。而她却深有感触地向我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往常的经历被她称为是“实习生的经历”,是“谨慎的学习过程”。“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从重点大学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我们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
《新闻调查》是在进行“人对事”的采访。经过在《东方之子》3年的历练,董倩学会了挖掘一个人内心的东西。而《新闻调查》涉及的面要广,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事件、事件中的人和人所参与的事件。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没有《东方之子》的训练,就不可能有我在《新闻调查》今天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董倩把自己定位于资料的搜集者,“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素材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你准备了什么样的料,决定着你将获得一席什么样的菜。所以我作为资料的搜集者,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断地尝试不同领域的采访。她把现阶段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新闻调查》则提供给她一个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平台。
职业经历
香港回归、五十年国庆、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载人航天飞行、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央视这些重大活动报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这位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四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在常人的眼里,董倩一路似乎总是伴着鲜花、雨露和掌声。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有一次,记者私底下问董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观众“不买账”的时候。董倩哈哈一笑:“多了去了,怎么会没有呢?即使到现在,也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更不用说早些年了。当初,组里有白岩松、水均益这样的‘大牌’,虽然跟他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领导和观众都不会因为你起步晚几年,就会用低一些的标准要求你。你既然来了,就应该做好。所以,早期那些日子挺糟糕的,自己根本找不到感觉,别人的批评接踵而来,有一段时间甚至觉得干不下去了。”
开始那几年,她发现观众对她总是不认可,一些同事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不太愿意与她合作,很多议论不期而至……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众不爱看,收视率不断下降,这种打击无疑是沉重的。那段时间董倩寝食难安。
董倩清楚地记得制片人时间曾跟她说过:“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那次谈话对董倩刺激很大。董倩说:“当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阅历,有知识,关键还要有自信。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什么都没有,尤其阅历不够,我老以一种学生心态面对不同的人,不够自信。”
一次,董倩做了一个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她瞪着眼,绷着脸,特别严肃地质问人家。部门主任还特意把董倩叫到办公室,面无表情地说:“这里有一份关于你的材料,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一头雾水的董倩接过大信封,忐忑不安地回到办公室,打开材料一看,原来是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颂写的一篇内参,密密麻麻几页纸,就她主持的节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不少非常“尖刻”的批评意见。
董倩将这份批评材料郑重地贴到办公桌旁边的墙上。她说:“人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批评,人家批评我是对我的帮助啊!说明你引起别人注意了,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人了。”董倩接着说:“前些年我是个不被人想起的新手,遇到大事需要采访的时候,都没有我的份儿,心里很难受。当别人在前方热火朝天地忙活时,你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心想哪怕你让我帮你们拿架子都行,只要让我参与。但是没有我参与的机会。你说做一个记者,当大事发生的时候你却只在边上看着,心里会怎么想?”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2007年,台里批准董倩去耶鲁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在外国人堆里生活,这对董倩来说还是第一次。在美国的经历,让董倩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美国电视节目中,重要的时段中出现的都是男人,回央视一看,自己也是在重要时段出现。“我是女人,由此我就得出个结论,我也挺重要的。”董倩说。
生活经历
迅速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竟会是这样陌生。我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我所熟悉的是在自己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而远远不是电视本身!后来我才知道, 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着问,勤着陪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我哪懂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还有,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我每天看着 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 倒塌。取代它们的是自卑。真是小姑娘啊,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哪里晓得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有可能是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纯真的心的。从那天起,她开始踏上了艰苦的记者的道路。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中央电视台来上班的情景。那天,天是铅灰色的,天空中飘着无穷无尽的大雪花,冷得不得了。我早早地赶了4路车到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我进去。定的是9点,我恨不得8点就到了。后来才知道,我是参加招聘考试进台的,所以不象正式分配进来的 同事,有完备的一套证件,每天可以目不斜视、傲然出入于把守大门的武警卫兵的眼前。我虽然被考试录取了,但一切还没有办理,所以站在东门外等,跟传达室里的一切人没有任何两样。那时候根本不懂这些 ,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我的。哪里顾得上冷,人兴奋得直热。
第一次的印象太深了,我甚至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 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我妈给我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我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
董倩认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
董倩觉得对于新闻来说,最首要的便是“准确”两字。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 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
“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 ”。
多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 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
克服缺陷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刚刚从北大毕业时董倩自信满满的,经历了初次接触电视的茫然后,原先的自信被汹涌而来的自卑所取代,“在一个人从学校到社会,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中,适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会推动你向前。当你知道自己这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克服缺陷的过程就是努力向前的过程!”如今的董倩表现出的是虚怀若谷的平静。
董倩的家教很严,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丢掉做人的最基本原则。“稻子熟了才弯腰”,这是父亲经常教育她的一句话,所以董倩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亲切、朴素、自然,而她也说自己总是带着些“学生气”。已成为央视名记者的董倩,生活依然保持朴实、低调,“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抛头露面是必然的,但我只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是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然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实,电视有时候挺不公平的,有那么多的人参与了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最后观众记住的却往往只有露脸的公众人物。”
专心做事
“我觉得自己当记者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干记者这行,我还能干些什么。”董倩很坦然地说。“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董倩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支撑她在新闻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努力+机遇’是每个人成功的砝码,我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有机会就抓住,没有机会就做自己的事情。”董倩说她不是一个爱空想以后要干什么的人,喜欢专心地把正在做的事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央视论坛》是一个评论性、互动性、交流性很强的栏目,它要求主持人能引导谈话的进程并推动与嘉宾的讨论,这对主持人董倩要求更高了。“面对采访对象,最重要的是真诚,要用心交流,要了解对方,让对方信任你,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和你交流,才能获得更准确深入的资料。《央视论坛》这个节目中请的嘉宾都是专家,要想与之平等地对话,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以坐在他面前。”董倩多年采访的经验之谈,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平等心理让观众喜欢上了平和、亲切的她。
董倩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平时她常常用散步的方式来放松,真有点无奈的味道——太忙。不过,兴之所至,在一片芳草绿荫中走走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种淡雅的休闲方式恐怕也只有真正拥有淡雅情趣和平和心态的人才会喜欢,因为只有他们能领会到,平平淡淡才是最真。
社会经历
2008年的汶川地震直播,对于董倩来说,与她之前主持过的“两会”报道,“神五”、“神六”发射等新闻直播经验相比,是“一场没有任何准备、不知道何时结束的大战”。她已经习惯了在主播台上,戴着耳机听导播的指挥,手里翻阅大量资料和信息,同时嘴里与嘉宾交谈的直播过程。而5月12日的晚间时段里,董倩和张羽搭档现身《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节目。当时董倩对地震完全不知情,是突然被调进直播室的。董倩告诉我:“在直播中,我和我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哽咽、落泪,有观众给我们留言说,谢谢你们,天天陪我们一起担心、哭泣、愤怒,同时带给我们噩耗和希望的人。”
董倩是经历过无数次直播的主持人,早已百炼成钢,但是面对这次直播,她说这是她所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直播。难度最大的一点在于,地震发生太突然,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料准备。“有时电话打进来了,就要马上连线,通话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在什么地方,会带给我们什么消息。”由于时间紧张,在直播第一天,大家甚至是通过短信来部署当天的直播细节,比如需要的素材是什么,伤亡数字是多少,图片要多少张。
在直播开始的时候,面对地震,董倩所得到的信息和普通电视观众相差无几,几乎所有的新信息都是来自直播中和前方记者的交谈,那时前方记者拍摄的画面传不回来,董倩能做的就是尽量多问连线记者几个为什么,比如,部队深入到哪一个阶段了?又有多少人被救出来了?伤亡数字是多少?三天后,董倩又以记者身份出现在抗震救灾的一线。“我必须要上前线,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深入一线采访,是每个记者应该尽到的责任。情况越是复杂,我越想知道是为什么。”
这次直播对于董倩和大部分主持人而言,是一次集体“不专业”的直播:张羽哽咽,赵普含泪……董倩这位平时被看做最专业、客观、冷静的新闻主播,在这次直播中,面对镜头,也难掩悲痛。镜片后面红红的眼睛,成了那段日子她最常见的表情,表面的平静难掩内心的焦虑。“看到那么多同胞失去生命,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主持人,从来没有这种时候,有时自己说了什么都不知道。”焦躁、无奈、感动、震动,这些情绪的交叉使得董倩在播报死伤数字、播送救援画面的同时,需要努力再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么多不幸集中在一起,而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我们每天都在感性和理性中挣扎,坐在直播间需要不停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次直播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说错话或者失误的时候,观众都很宽容。很多网友留言说,主持人也很辛苦,别再给他们额外的心理压力了。很让人感动。”董倩说。
个人生活
迅速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竟会是这样陌生。我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我所熟悉的是在自己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而远远不是电视本身!后来我才知道,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着问,勤着陪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我哪懂 。北大的4年养出来了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还有,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我每天看着 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倒塌。取代它们的是自卑。真是小姑娘啊,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哪里晓得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有可能是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纯真的心的。从那天起,她开始踏上了艰苦的记者的道路。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中央电视台来上班的情景。那天,天是铅灰色的,天空中飘着无穷无尽的大雪花,冷得不得了。我早早地赶了4路车到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我进去。定的是9点,我恨不得8点就到了。后来才知道,我是参加招聘考试进台的,所以不象正式分配进来的同事,有完备的一套证件,每天可以目不斜视、傲然出入于把守大门的武警卫兵的眼前。我虽然被考试录取了,但一切还没有办理,所以站在东门外等,跟传达室里的一切人没有任何两样。那时候根本不懂这些 ,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我的。哪里顾得上冷,人兴奋得直热。第一次的印象太深了,我甚至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我妈给我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我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在主持节目董倩认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便不能不做足。董倩觉得对于新闻来说,最首要的便是“准确”两字。如果你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你的提问不够水准, 对方觉得你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 ”。多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 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
荣誉记录
2001年,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主持节目
先后主持过《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