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夫
人物简介
作品先后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重大展览及中国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展。1999年在日本举办书法展览,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等国友人收藏。并赴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考察。曾参与组织多届兰亭国际书法节。临习的五百余件《兰亭序》赠送给五大洲的各国政要、工商界巨子及国际友人。199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现任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专职书法家。绍兴市文联原秘书长、浙江省绍兴市书画院原书记。在“文革”中开始学习书法,临习“二王”、颜、柳、米、黄、赵,尤得力于王铎、傅山。进入暮年后对数十年的学书过程进行反思,始觉帖学书法必须以“二王”为宗。故重返“源头”。临习“二王”墨迹及其诸多法帖。仅兰亭序就临过五百多篇,被绍兴市领导和各部门作为礼品赠送给世界各国政要和工商界巨子。其作品在《中国书法》、《书法》及全国多种报刊发表,《收藏》杂志、《美术报》、浙江电视台都有专题介绍,获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展览。曾赴日本举办书法展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进行文化考察,作品被法、英、美、德及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各层人士所收藏。作品、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社会评说
1963年,朱仲夫穿上了军装。“1969年,时值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在一个废纸堆中,我偶然捡到一本柳公权的字帖,觉得字刚劲有力,就用大量的废报纸临写。这本字帖,我至今还保存着。其后我又临钟绍京、赵孟頫、米芾的行书并在王铎和傅山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作为军人的朱仲夫,就这样,临帖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别人逛街、闲聊,他却一头扎进“书堆”,或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或笔走龙蛇,沉浸于墨海的欢乐之中。转业后,朱仲夫除向书本学习以外,还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无论山有多高,崖有多陡,只要有摩崖石刻及名人碑文什么的,他都要挤时间,亲临现场观摩学习。此时的他,对石刻、墓铭志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见一处,便心追手摹,久久不肯脱身,直至学得差不多,方肯离去。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便是在文联工作,朱仲夫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仲夫君是绝不会放过这一学习的大好机会的。他像小学生那样虚心,像圣教徒那样虔诚,恭恭敬敬地向名家求教。本地的书画家更不待言,许多成了他的座上客。书法艺术既是“线”的艺术,又是“墨”的艺术。如果说“线”是“动”的,那么“墨”是“静”的;换言之,即“线”是“纵”的,那么“墨”是“横”的。因此,“线”要灵动,“墨”要有神韵。只有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才称得上书法艺术。遵循这一艺术准则,朱仲夫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十分注意“线”与“墨”的运用,总是以娴熟的线条运用,自如地把握理性形准与感性形准的关系,使自己的书法作品神韵表现重于形似追求,并在“线”与“墨”的结合上,尽量做到完美统一。在运笔与落墨过程中,有意识加强了创意与传统、写意与工整。因而他的作品,看上去似行云流水,既轻灵飘逸,流畅欢快,又墨色相和,浑然一体。难怪近年他的一些作品被国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被海内外独具慧眼的人士所钟情和珍爱。前不久,笔者问及为何近年他要专攻“二王”时,朱仲夫笑眯眯地说,“‘二王’书法的结构是那样的疏密有致,字体是那样的俊秀优美,线条是那样的刚柔并济。而米芾、王铎等书家发挥了不少王羲之的东西,同时也摒弃了不少王羲之的东西。而今我们必须全面继承王羲之这份优秀遗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朱仲夫才以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书历程,并作出痛苦抉择,沉浸和徜徉在王羲之的寒切帖、十七帖、远宦帖、行穰帖和王献之鸭头丸帖、洛神赋帖及中秋帖之中。余观仲夫君近作,既有“二王”的“形似”,更得“二王”的“神髓”。其用笔,中锋、侧锋兼顾,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落墨,干湿并用,相映成趣,各尽其妙。字体结构于平淡中见奇巧,章法布局于朴实无华中见妙处。朱仲夫缘何取得如此成就?他说过“一个书法家的艺术生命,不应像应时而生的野花小草,一朝灿烂夺目,转瞬即枯萎谢蔫,而应像参天大树,随着岁月的增加,枝干更加苍劲,叶子更加繁茂,果实愈结愈多”,也许道出了仲夫君书艺创作成功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