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斌(北京医生)
简介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3年,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诊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首次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率先在国内建立眼内肿瘤诊断治疗平台,成立眼内肿瘤诊疗及研究团队、创建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儿童眼肿瘤筛查中心、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组,制定相应的眼内肿瘤诊断及治疗规范、临床及科研数据库。
人物经历
魏文斌,男,主任医师,教授,眼科中心主任。1965年4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
擅长领域
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肿瘤诊治,积累了3千余例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经验,是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眼底病专家。
社会兼职
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中华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眼科》《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副主编。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北京同仁眼科学院副院长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眼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学会眼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与大数据学会眼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眼科与视觉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眼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北京同仁医院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亚洲神经眼科学会会员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眼科杂志》等10家专业学术期刊的编委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了北京市重点学科课题,北京市高新技术实验室经费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科研课题研究,包括:
基于视网膜形态学对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葡萄膜黑色素瘤特异基因GST-pi和LASP1在其转移分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葡萄膜黑色素瘤血清肿瘤诊断标志物的蛋白组份质谱筛选评价
主要著作
主编或副主编专著9部,参加编写的专著5部,包括: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副主编
期刊论文
在全国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
1.脉络膜上腔出血手术治疗,中华眼科杂志,1998年。
2.进一步提高我国视网膜脱离诊断治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1998年。
3.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9年。
4.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切除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年。
5.中间葡萄膜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
6.睫状体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眼科,2003年。
7.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眼科,2004年。
8.曲安奈德眼内注射的并发症不容忽视,眼科,2005年。
获得荣誉
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医德楷模卫生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中宣部 “时代先锋”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奖章”第七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获第八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第一名。2000年,获博士伦stroz奖杯和中华医学会爱惜康全国中青年外科奖学金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荣获中华眼科学会奖。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2年,获得“白求恩奖章”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2018年12月,被评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
人物事迹
他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论断和治疗,掌握了高超的眼底病手术技能,共完成近万例眼科手术,其中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达三千余例。他创造性地设计了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提出了先天性脉络膜脱离的现代手术设计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入选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首批“千百万”人才工程。“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把爱心奉献给渴望光明的患者”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不懈追求的职业梦想。2017年9月,来自全国的204名眼内黑色素瘤患者做了一面长达3米的锦旗亲手将送给点亮他们最后一丝希望的魏文斌,用这样的方式感谢魏文斌团队让他们保留了视力,让他们可以能够看得见祖国一天天的发展。这种和睦与彼此信任的医患关系,正是魏文斌行医30余年追求的。魏文斌诊室门口总是被病人包围着,大家的要求只有一个:加号。他特意叮嘱护士:外地来的病人,尽量加;眼肿瘤病人,必须加。他一日接诊70个至80个病人是常态,更曾创下当日门诊接诊140个病人的纪录。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体检时医生说,魏文斌四十多的年纪,六七十岁的颈椎。魏文斌对患者向来一视同仁。从1986年开始,他就开始关注艾滋病患者的眼部病变情况,定期为HIV患者做手术,2016年,在他的倡导下,多家医院共同成立了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为肝病/艾滋病患者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一名好医生,既要医德高尚又要医术过硬,魏文斌始终不屈不挠的向着技术创新攀登。他带领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每逢眼恶性肿瘤必摘眼球的传统;首次进行了治疗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他还勇敢地闯进了眼底手术禁区——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黄斑区”,在眼科领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魏文斌还担负着很多公益工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要求,近几年,他的足迹遍布老少边穷地区,手术、义诊、开设科普讲座……他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心得、将同仁的经验带给基层的医生们。他还将这些经验、体会进行总结、整理,主编了19本专著,这些书全部以临床实用为中心,易懂易学,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基层医生的“红宝书”。魏文斌是一名好医生,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医疗管理者。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结合医药分开改革的要求,魏文斌指导眼科实施分时段就诊,66%的患者认为措施实施后改善了门诊秩序,眼科门诊患者满意率达到73%,眼科分时段就诊自助查视力荣获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可推广项目。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科则是为人们守护光明、驱除黑暗的重要医学领域。很多眼病患者将北京同仁医院视为“最后一站”,而同仁医院的眼底科,面对的是眼科领域内疑难杂症多、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的一个分支,可以说是光明和黑暗交锋的最后战场。在这个被黑暗包围的“战场”上,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已经“拼杀”了20余载。在昏暗的诊室里,他透过设备发出的微弱光芒,清晰地找出隐匿的眼底疾患;在手术室里,他用一双巧手,在直径约23毫米的眼球上“精雕细琢”。20年来,魏文斌勇攀技术高峰,带领着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每逢眼恶性肿瘤必摘眼球的传统;首次进行了治疗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他还勇敢地闯进了眼底手术禁区——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黄斑区”。20年来,魏文斌实施手术近万例,其中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就达5000余例。“光明使者”,同行们这样称呼他,“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患者们这样形容他。每次魏文斌出诊,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为了让他们尽早看上病,魏文斌的加号常常挂到七八十个。魏文斌还经常嘱咐护士,外地来的病人能加号尽量加。“患者在北京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花费。”魏文斌说。有一次,一位农民老大爷在门诊找到他,颤巍巍的手里紧紧捏着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上边写着“魏文斌”三个字。“面对他们,我怎么能拒绝,怎么能让他们失望。”于是,魏文斌的门诊经常“连轴转”,最高纪录一天竟看了110个病人,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护士都换了好几拨。魏文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基层眼科人才中去。除了在任教的首都医科大学讲课、带研究生,接收更多进修医生,魏文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医院讲学。贵州、安徽、江西、山西、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不仅如此,魏文斌还坚持资助失学儿童,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