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
工作经历
1990年,毕业后的她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担任黑江龙省作家协会主席。
2020年1月15日,当选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2021年12月16日,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名单。
2023年1月14日,当选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写作经历
1983年,开始写作,30多年来她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出版80多部单行本。
1990年底,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
1993年,凭短篇小说《雾月牛栏》荣获“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在《收获》上发表了《向着白夜旅行》。
1996年,凭借《雾月牛栏》摘取了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
2000年,去挪威访问,并以《清水洗尘》再获“鲁迅文学奖”。
2001年,在中俄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里遇见了一位老人,结合自己之前听到的新闻,决心创作《群山之巅》。
2004年,2004年,在报纸上看到鄂温克画家柳芭的故事,她来了灵感,决定动笔写这个民族的历史。她追寻驯鹿的足迹,找到笔下鄂温克女酋长原型,推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2005年,写成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007年,迟子建凭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2009年,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迟子建凭借《白雪乌鸦》获得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15年1月8日,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新书首发式。迟子建写作这部小说历时两年之久,呕心沥血,其间两度因剧烈眩晕而中断。
2018年,小说新作《候鸟的勇敢》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12月13日在上海发布,迟子建《炖马靴》摘得短篇小说榜第一。
2019年12月6日,凭借作品《炖马靴》获得第十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短篇小说奖。
2020年1月4日,获得“《扬子江文学评论》2019年度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
迟子建凭《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获中国小说学会2022年度好小说奖。
任免信息
2023年1月14日,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迟子建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母亲:李晓荣,五十年代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
父亲:迟泽风,曾任黑龙江省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一九八五年冬季病逝。
丈夫:黄世君,塔河县委原书记,车祸去世。
情感生活
1998年,34岁的迟子建,在故乡和塔河县委书记黄世君结婚。
个人作品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文集作品
翻译作品
《秧歌》(小说集 法文版) Bleu De Chine 出版社 1998 年 《磨坊》(小说集 法文版) Bleu De Chine出版社 2002年
《香坊》(小说集 法文版) Bleu De Chine 出版社 2004 年
《满洲国物语》(长篇小说日文版 上、下卷)日本河出书房新社 2003 年
《向着白夜旅行》(意大利文)小说集 Pisani 出版社 2002 年
《秧歌》 (意大利文)小说集 Pisani 出版社 2004 年
《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英文版)小说集 澳大利亚乔伊斯基金会出版 2004 年
《原野上的羊群》(英文版)小说集 中国文学出版社“熊猫丛书” 2005 年
《踏着月光的行板》(意大利文)小说集 pisani 出版社 2007 年
短篇小说
部分篇目:
《那丢失的……》(《北方文学》1985/1);《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方文学》1985/3);《旧土地》(《北方文学》1986/1);《没有月亮的抱月湾》(《小说林》1986/2);《在低洼处》(《小说林》1986/4);《白雪国里的香枕》(《作家》1987/3);《北国一片苍茫》(《青年文学》 1987/8);《星期天》(《小说林》1988/3);《烟霞生卒年表》( 《春风》 1991/4);《五羊岭的万花筒》( 《钟山》 2010/2);《七十年代的四季歌》(上海文学》2011年1期);《他们的指甲》( 《作家》2012年5期)。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正是这些来自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传达的真实,来自于作家内心的悲悯情怀,赋予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个作家能够放低姿态,贴近民众,贴近苦难,贴近被遗忘的角落和遗忘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悲悯精神。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黑土地小人物形象系列自成谱系。这些小人物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他们有不同的职业,有种地的、剃头的、弹棉花的、卖报纸的,也有清扫楼道的、唱丧歌的、刻墓碑的、为别人洗衣服的。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隐忍善良又软弱自负,既淳朴坚韧又安于现状。他们依靠着一种简单的理想生活着,生活中的一点不幸都能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迟子建在作品中写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世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为他们书写立传。迟子建赞扬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乐观的品质,用宽恕之心来对待他们的自负、狭隘等弱点,用爱意抚慰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不幸,用温情批判他们人性恶的抬头。
艺术手法
自杀、他杀、病死、老死……迟子建热衷于死亡叙事,这或许因为死亡是人性的自然(按弗洛伊德的术语叫“死本能”),是人的宿命,也是对人性的自然来说最大的神秘。从万物有灵的角度,人死之后灵魂才可以出窍,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更好地表演来自大自然的神秘。迟子建喜欢在血缘关系问题上做文章,其原因也在于此。血缘亦是人性的自然,其中有诸多人所不能克服的神秘性存在。当然,血缘关系只有在与非血缘关系的对照中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显现。就《树下》而言,七斗被过继给姨妈,七斗的妈妈也有一个后妈,七斗的老公总是怀疑儿子并非亲生,等等,都属此一题材。此外,情欲,尤其是与亲情纠结在一起的乱伦(姨父对七斗的强暴)、作为社会禁忌的情欲如婚外情(《逆行精灵》中的鹅颈女人),等等,这些自然性命题,也都是迟子建的小说中最重要也最常见的题材。作为这一切的升级版,情欲加血缘加仇杀,在迟子建的小说中也屡见不鲜,如《岸上的美奴》《晚安玫瑰》等。
获得荣誉
文学奖▪ 中国小说学会2022年度好小说 迟子建《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获奖)
人物评价
央视网央视网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