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考巴脱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7:52

人物简介

费尔南多·考巴脱是著名的计算机系统专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他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1926年6月生于奥克兰,曾获得1990年度图灵奖 。 中文名: 费尔南多·考巴脱 国籍: 奥克兰 出生地: 西班牙 出生日期: 1926年6月 职业: 计算学家,教授 毕业院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 1990年度图灵奖 代表作品: 《兼容的分时系统:程序员指南》 目录 1 个人简介 2 主要著作 3 个人荣誉 4 相关介绍

教育经历

考巴脱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1926年6月生于奥克兰。考巴脱念高中时,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在2年内完成了3年的学业,提前毕业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只念了一年书,就被应征入伍,参加海军。   在经过培训和当了一年见习电子技师后,考巴脱在一艘驱逐舰供应船上任正式的电子技师,负责维护雷达、声纳等各种无线电电子设备。   战时的这段经历对于考巴脱是一个极可贵的学习与锻炼,使他对电子线路和仪器设备十分熟悉,也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机先驱奖获得者:戴维·霍夫曼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肯尼思·艾弗森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托玛斯·基尔蓬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唐纳德·克努特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赫尔曼·儒科夫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约翰·莫奇利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戈登·莫尔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艾伦·纽厄尔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罗伯特·诺伊斯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洛伦斯·斯蒂比茨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比茨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许缪尔·维诺格拉特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莫里斯·威尔克斯

职业生涯

1990年度的图录奖授予著名的计算机系统专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费尔南多·考巴脱(Fenando.Jose Corbato)。   战后,考巴脱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然后去MIT深造,继续学习物理。在这里,他首次接触到旋风计算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6年,考巴脱获得博士学位后就留在学校的计算中心工作。MIT的计算中心主任是PhilipMorse教授,这个计算中心也是由他努力争取建起来的。因为当时的计算机都是昂贵的庞然大物,学校没有足够资金购置。Morse教授说服IBM公司把一台最新的704型计算机安装在MIT,并成立计算中心,其条件是机器三班工作,其中一班留给IBM使用。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计算机都是以批处理方式工作的。所谓“批处理”,就是将编好的程序预行穿孔在卡片或纸带上,通过光电的读卡机或读带机输入计算机,然后才能运行程序。一批程序运行完以后,再输入另一批穿孔卡片(或纸带)上的程序运行……。这种方式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极低,使大量资源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1959年1月,当时也在MIT工作的J.McCarthy( 1971年度图灵奖获得者,我们将另文介绍)给Morse教授提交了一份备忘录,首次提出“timesharing”(分时)的概念,以解决批处理的弱点。   “分时”的基本思想是将CPU时间划分为许多小片,叫“时间片”(timeslice),轮流去为多个用户程序服务。由于CPU速度很快,这多个用户都感觉好像自己在独占计算机一样。Morse对McCarthy的设想十分赞赏,并鼓励手下的人去研究。于是在MIT成立了一个“长期研究委员会”负责实现McCarthy的设想,McCarthy、考巴脱都是该委员会的成员。但McCarthy由于与委员会主席产生矛盾,中途离开MIT去了斯坦福。这样,实现McCarthy设想的重任落在了考巴脱身上。   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分时系统CTSS(CompatibleTimeSharingSystem,名称中有Compatible这个词,是因为它作为分时系统,也能“兼容”进行批处理)在考巴脱领导下研制成功并进行了表演,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创了以交互方式由多用户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新时代。分时系统的实现也是计算机真正走向普及的开始。    CTSS开发成功引起了美国国防部的高度重视。作为计算机的最大用户的美国国防部立即作出反应,于1962年由ARPA出资300万美元启动著名的MAC项目,MAC的目标是完善CTSS,实现第二代分时系统。MAC仍由考巴脱带头,考巴脱曾力图动员IBM、DEC、Burrough和UNIVAC等计算机的大公司参加MAC。但IBM当时正集中力量开发360系列,未能参与,其他公司也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愿。最后由MIT、通用电气公司GE的计算机部、以及贝尔实验室三家作为MAC的主要成员,承担了研制任务,于1969年推出了著名的MULTICS,即多路信息计算系统(MultiplexedInformationandComputerSystem)。作为一种通用的操作系统,MULTICS能有效地把计算机资源分配给多个远程用户程序,同时解决了安全和保密等问题。MULTICS还第一次在操作系统这样的大型系统软件中全面地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并用当时推出不久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L/I编写了功能上独立于机器的全部系统程序。   MULTICS在商业上虽然没有取得很大成功(仅Honeywell公司和法国的Bull公司在70年代初把它变成商品),但在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Ritchie而言(这两人是1983年图灵奖获得者),他们当初就都是MAC的成员,后来他们在开发UNIX系统时借鉴了来自MULTICS的许多思想。

主要著作

《兼容的分时系统:程序员指南》 (《TheCompatibleTimeSharingSystem:AProgrammer'sGuide》,MITPr.,1963)   《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堂汇编语言程序实例分析》   (《AdvancedComputerProgramming:ACaseStudyofaClassroomAssemblyProgram》,MITPr.,1963)

个人荣誉

1966年他获得IEEE的首届McDowell将(这个将是为纪念把IBM引上计算机产业之路并发展起来的前任总裁McDowell而设立的);1980年考巴脱获得AFIPS颁发的HarryGoode奖(HarryGoode是AFIPS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2年他又获得IEEE的“计算机先锋奖”(“TheComputerPioneerAward”)。   在接受图灵奖时,考巴脱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专家,发表了题为“论如何建造会出故障的系统”的精彩演说(“OnBuildingSystemsThatWillFail”)。他的演说以及与记者的对话,刊载于1991年9月的《CommunicationsofACM》,p7290。

图灵奖

图灵奖,是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又叫“A.M.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 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 阿兰·图灵,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科学家。 获奖者的贡献必须是在计算机领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技术先进性的。大多数获奖者是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也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目前图灵奖由 英特尔公司赞助,奖金为100,000美元。   每年,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截止至2005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 姚期智。   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因此,尽管“图灵”的奖金数额不算高,但它却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历届 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介绍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霍华德·艾肯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塞缪尔·阿历克山大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吉纳·阿姆达尔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约翰·巴克斯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罗伯特·巴登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切斯特·贝尔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威斯利·克拉克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费尔南多·考巴脱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西摩·克雷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埃德斯加·狄克 斯特拉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约翰·埃克特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杰伊·福雷斯特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赫尔曼·哥尔斯廷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理查德·霍厄尼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 格蕾丝·赫柏   1980年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阿尔斯通·豪斯霍德   1980年计算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