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 Xiaochuan Guo
郭小川(1919—1976)男,中国诗人、作家。原名郭恩大,热河省(今属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人。1933年春,日军进攻热河,随家人逃难到北平。1933年夏,取蒙古名“克什格”(蒙语:吉祥),考入官费的北平蒙藏学校。1934年春,用“郭恩大”名,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夏,取名“郭伟倜”,考入该校高级师范班。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夏,取名“郭健风”,考入北平东北大学工学院补习班。抗战全面爆发前开始写诗。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到达山西太原,同年9月报名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一二〇师三五九旅,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期间写过诗和小剧本。1941年初到延安。1941年至1945年夏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这个时期写诗不多,较有名的是《老雇工》。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1947年,任家乡丰宁县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1948年初,到热西地委编内部刊物《新作风》。1948年5月至12月任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机关报《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报》负责人。1948年底,《天津日报》社在河北省胜芳组建,任编委兼编辑部副主任。1949年初,随该报社抵达天津。1949年6月调武汉,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任宣传处处长,后兼任文艺处处长,直到1953年2月。1951年秋,郭小川任组长,在武汉开始创作反映土地改革的电影剧本《土地》,该工作一直延续到1953年春。1950年8月与陈笑雨、张铁夫共同以“马铁丁”为笔名,在《长江日报》上开辟《思想杂谈》专栏,写作大量杂文。1953年3月调北京任中宣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曾任《学习》杂志编委。1954年5月兼任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1955年10月调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党组成员。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七首组诗,包括《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高潮中》、《把家乡建设成天堂》、《人民万岁》、《让生活更美好吧》、《闪耀吧,青春的火光》。1956年10月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并任《诗刊》编委。同年写《致大海》等诗,并写杂文、文艺短评、纪录片解说词。1957年创作叙事诗《一个和八个》。1959年创作《将军三部曲》。同年发表的《望星空》曾引起批评和争议。1959年11月在作协12级以上党员干部会上作检查。1962年10月调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60年代的诗作思想更显深沉,艺术上更纯熟,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战争年代的战士和当代的建设者。“文革”初期受到迫害,因牵连到周扬问题而遭到隔离审查。1970年随中国作协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6月获得“解放”。1971年3至5月被武汉军区政治部从咸宁“五七”干校借调写《前进在五七道路上》影片的解说词。同年8至9月又被兰州军区借调写作走“五七道路”的纪录片的解说词。1972年9月被国家体委从咸宁“五七”干校借调回北京,到《体育报》帮助工作。1973年7月应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朋友之邀,去北戴河帮助修改话剧剧本《友谊的春天》。1974年4月15日被“揪回”咸宁“五七”干校。经江青批示,国务院文化组设立“中央专案组”,从1974年8月至1975年10月对郭小川进行了一年零两个月的隔离审查。1974年12月咸宁“五七”干校撤销,他在专案组人员看押下转赴天津团泊洼文化部“五七”干校。后创作了诗歌《团泊洼的秋天》等。1975年10月被中央专案组宣布“解放”,结论未留尾巴,他很快回到北京。同年10月下旬,被派到河南林县搞调查,11月中旬从北京到达林县。1976年10月从林县到安阳,计划回北京。10月13日在安阳招待所得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10月18日在安阳招待所,因吸烟引发火灾,被浓烟窒息逝世,享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