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洪乡
地名由来:班洪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班洪村而得名,系傣语音译汉语地名。班:坪;洪:榕树,意为格树坪。
班洪乡是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六个边境乡镇之一,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勐董50公里。地处东经98°05′至98°56′,北纬 23°03′至23°19′之间。东接勐角和勐来乡,北连耿马县孟定镇和富荣乡,西连班老乡和芒卡镇,南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线长6.48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332.81平方公里。
班洪乡政府办公楼
班洪乡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六个边境乡镇之一,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勐董50公里。地处东经98°05′至98°56′,北纬23°03′至23°19′之间。东接勐角和勐来乡,北连耿马县孟定镇和富荣乡,西连班老乡和芒卡镇,南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线长6.48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332.6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600米,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2035米),年平均气温21℃,年积温在7500℃左右。降雨充沛,年降雨量为1900—2200毫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79%,境内有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全乡辖6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61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总户数2263户,总人口10081人。2008年末全乡耕地面积45241亩,其中:水田面积8249亩,旱地36992亩,人均占有耕地4.9亩。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9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9元,粮食总产量285万公斤,人均有粮297公斤。
-经济状况
班洪乡班洪乡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20.39万元,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305万元,占总收入的15%;林业收入237万元,占总收入的11%;第二 、三产业收入75万元,占总收入的3.7%;工资性收入176.08万元,占总收入的8.8%;劳务输出收入164万元,占总收入的8%。
-特色产业
班洪乡班洪属亚热带气候,热区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发展橡胶、紫胶、木薯、茶叶、竹木产业,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低胶、中薯、高茶、林畜并举的产业格局,目前,全乡橡胶总面积为20200亩,涉及五个自然村38个组,2006年产量60吨,产值81万元。茶叶总面积4815亩。其中高优茶园1005亩,采摘面积2534亩,2006年产量81吨,产值65万元。紫胶放养849亩,竹子10932亩。
-基础设施
班洪乡
班洪乡属典型的山区乡镇,“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是对乡情最真实的概述,严重制约着该乡农业的发展。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提高,全乡有三面光沟渠4条。全乡有6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截至2008年,仅有一个自然村未通公路,通路率达98%。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速度逐年加大,已通自来水的自然村51个,还未通水自然村5个,自然村通水率达91%,电视覆盖率达60%,农村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了社会安全隐患,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移动电话、座机电话用户逐步增多,加快了信息流通,方便了群众生活。群众保护资源意识逐渐增强,截至2008年,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7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7户,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人口卫生
班洪乡
截至2008年,全乡总人口为10081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105户、9124人,佤族、傣族、汉族等多种民族混居,其中佤族8564人,占总人口的91%,汉族人口占4%,傣族人口占4% ,其它民族占1%。
2008年,全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8769人,参合率为96%;享受农村最低保障232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乡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700㎡,有职工11人,村卫生室6个,建筑面积580㎡,卫生员8人,覆盖全乡的农村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人文地理
班洪乡
班洪乡是佤山十八部落王之一,是震惊中外的抗英事件发生地,“班洪抗英纪念碑”、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亩巨龙竹园等,是假日休闲的好地方。乡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着“动植物王国、矿藏之乡”的美称。 全乡80%以上的群众信仰“小乘佛教”,“ 春节”、“ 泼水节”为重大节日,每年有一次“开门节”“关门节”,人死不立墓,每个自然村有一个公墓地点。男人有身挎长刀的习惯、妇女有织布缝衣的本领。
-文化教育
班洪乡
截至2008年,全乡共有13所学校,其中初级中学一所,校舍建筑面积28030.7平方米,教职工83人,在校生1431人。2008年巩固率达99%,2008年青少年入学率达75%。小学12所,校舍建筑面积27730.7平方米,教职工71人,在校生1086人,入学率达99%,巩固率99%
全乡有1个文化室,6个图书室,村委会的万村书库发挥积极作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政务公开
班洪乡政务公开的内容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乡政府自身行政管理、经济活动中需要向群众公开的重大事项。
第二部分是乡政府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的办事程序和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
第三部分是与村务公开内容相对应部分。
班洪乡政府、各站所以粘贴公告、会议等方式开展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政务的透明度。
-新农村建设
2004年以来,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该乡以“三村”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步实施“十四项”指标,通过三年来的努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收入,推进民主管理。“一体两会”成效卓著。成立了18个产业协会,62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村容村貌得到了整治,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和谐健康发展。
历史沿革:
历史上为班洪部落,属葫芦王地。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班洪王胡玉山受封土都司。
1955年,设立班洪区。
1965年,班洪区政府迁驻南腊。
1968年6月,成立班洪公社。
1969年,更名红五一公社。
1970年12月,南腊从班洪公社划出,班洪公社驻所迁回班洪大队,下辖6大队。
1984年3月,改设区,下辖6小乡。
1988年2月,撤区设乡,下辖6村公所。
2000年9月,改6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