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场镇

联合创作 · 2024-01-15 00:56

地名由来:历史上这里有一大晒场,因日晒佳盐,意为天赐,因以“天赐场”为名。

2022年1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天场镇为2021年江苏省卫生镇。

2016年11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天场镇为第二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有"天赐场"古称的天场乡,历史悠久,西境之潘岗、吉岗、绿杨岗等地早在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即已成陆,是全县最早成陆的地区。乡域东连滨海县城,南傍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西与阜宁县和本县大套乡接壤。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11638户农户,43245人口,44710亩耕地,总面积83.3平方公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财政收入1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8元。

【自然条件】

地处北温带,境内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环境宜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交通: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通榆运河和20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汛快捷,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社会事业】

教育:乡内现有中学两所,小学5所,教职员工346人,中级职称以上有108人。在校学生6400人,中心初中被评为盐城市窗口学校,中心幼儿园是市级模范园。

卫生、农村改水:有乡中心卫生院1所,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村级卫生保健体系。全乡现有深水井10口,自来水入村、入组率达100%,入户率达85%。

【人文景观】

天赐场。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征召灶民,建灶刈草,设场煎盐,建天赐场。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隶天赐场盐课使,清未建天场镇。因受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影响,现已建成为天场中心村。

潘岗。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现天场乡潘吉岗村一带与元枢密院判官董搏宵率领的官军激战,百姓箪食壶浆支援义军,致使义军以少胜多,大败官军。

天赐场初级小学。1915年开办,校址在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净土庵,后改名为区立第十国校,是全县最早的学校之一。

范公堤。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巡盐御使谢正蒙续修范公堤,由今阜宁县向北经现天场乡天沟村至潘吉岗村与沙堤相接,形成挡潮屏障,统称范公堤。清朝中期,堤外滩涂淤展,范公堤逐渐失去挡潮的作用。

天赐桥。位于天场乡政府原址,横跨天赐沟,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民间募捐所建砖木结构桥,是清朝时县境内29座桥梁之一。

天赐沟党支部。1930年春,涟水0组织派黄梦民发展天赐沟的管伯益入党,管伯益又发展管伯宁、惠祖光、刘学荣入党,建立了天赐沟党支部,是县内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之一。

历史沿革:

1940年前,属阜宁二区。

1940年10月,民主建政后属阜东县潘荡区。

1945年3月,置天场区。

1947年,复归潘荡区。

1958年,属东坎超美公社。

1959年3月,置天场公社。

1983年4月,改置天场乡。

2011年,天场乡与大套乡合并,改为天场镇并沿用至今。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