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一百十四言

轻识古籍

共 90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01:14

第七章一百十四言

妙清元净,妙元清净,大本元清,妙净元妙。清净之返本,吾神复清净,道出清净,清净道生。

物之本始,纯一不杂,虽非清净可名,而舍清净无名之者,故曰:妙清元净,大本元清。学道必自清净始,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故曰:清净道生。

清净妙宫,其间有清净真法。真一不见,一不可得。清净不在于无数,妙道法清净,虽泛不杂,故无数亦不杂。

清净妙宫,有清净真法,言世人不识清净之体,以无为为清净,故特出真法以破。凡识所谓真清净者,真一不见。若真一不见,则万法皆不可得。万法既空,虽一亦不可见。故无不清,无不净。又曰:清净不在于无数,由世人以无数为清净。自云求净净不可得。故道家定观经偈曰:智起生于境,火发生于縁,各得真种性,乗流失道原。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若知知本空,知即众妙门。又释氏心铭有曰: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端,寜知一种。一处不通,两处失功。迷有没有,从空背空。今以两偈互相发明,即见清净真法。定观偈云:智生于境,火发于縁,智与火即是吾之心智。由智逐境,心縁物而情识,生方其未散,觉了之性与照明之种,皆从真出。及其流散,乃失道原。然自流注不可强绝,本是妙明,真一种性,流注自然,非有别体,若生心取舍起念,息知心不可息,秪益烦挠。故曰: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若知无明,本无有异,由吾自恋,乃失净体。念念放起,念念皆空,则无始以来,麤重习气,顿然清明。若总清明,即为众妙,释氏心铭,亦不异此。盖言以止止动,动未可止,更添止心。如此即滞两端,宁知净秽本空,动止本一,由吾自异。故彼成异此,所谓一处不通,两处失功也。若但舍秽求净,即秽不可除。是迷有而入于有,从空而背于空矣。此经云:清净不在于无数,虽道散而为百千万亿,犹无数也。故有数亦清净,无数亦清净,盖物物本净,虽泛不杂,有数亦不杂,无数亦不杂。

清净无为,无为清净。道为清净流物物之原。杂不混,散不失。清净道流,妙元清净之海。吾何不返逝矣。

清净即无为,无为即清净,无为而为,谓之道为。道为虽无不为,然不失清净。道即物原,物物具道,杂而不混,散不失真。惟体道者识之,故能返流全一,与道同流,归于清净。大海无流不返,谓之返逝。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