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采诗

轻识古籍

共 51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00:46

六十九采诗

以补察时政

问:圣人之致理也,在乎酌人言,察人情,而后行为政,顺为教者也。然则一人之耳,安得徧闻天下之言乎?一人之心,安得尽知天下之情乎?今欲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子大夫以为如何?臣闻圣王酌人之言,补巳之过,?以立理本,导化源也?将在乎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俾乎歌咏之声,讽刺之兴,日采于下,歳献于上者也。?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扵吟咏,而形扵歌诗矣。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华黍之咏,则知时和歳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扵下也。闻广袖髙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闻谁其获者,妇与姑之之言,则知征役之废业也。故国风之盛衰,由斯而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然后君臣亲览而斟酌焉,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谓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故政有毫发之善,下必知也;教有锱铢之失,上必闻也。则上之诚明,何忧乎不下达?下之利病,何患乎不上知?上下交和,内外胥悦,若此而不臻至理,不致升平,自开辟以来,未之闻也。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斯之谓欤。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