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之七十二 志第四十八

轻识古籍

共 12192字,需浏览 25分钟

 ·

2024-02-07 06:24

明史卷之七十二 志第四十八

总裁官总地事务经筵讲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秉管吏部户部尚书敕修

职官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承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祇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逹之通政司,平反则参之大理封,是亦汉九卿之遗意也。分大都督府为五,而征调隶于兵部。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是时吏、户、兵三部之权为重。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濶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輙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顚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初,领五都督府者,皆元勲宿将,军制肃然。永乐间,设内监监其事,犹不敢纵。沿习数代,勲戚纨袴司军纪,日以惰毁。既而内监添置益多,边塞皆有廵视,四方大征伐皆有监军,而疆事遂致大坏,明祚不可支矣。迹其兴亡治乱之由,岂不在用人之得失哉!至于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详列后简,览者可考而知也。宗人府 三公三孤 太子三师三少 内阁 吏部 户部附总督仓场 礼部 兵部附协理京营戎政 刑部 工部附提督易州山厰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

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逹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并以亲王领之。其后以勲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而所领亦尽移之礼部。其属,经歴司经历一人,

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洪武三年授李善长太师,徐逹太傅。

三孤无兼领者。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复设。宣德三年勅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于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此以后,公孤但虚衔,为勲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嘉靖二年加杨廷和太傅,辞不受。其后文臣得加三公,惟张居正。万暦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

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洪武元年,太祖有事亲征,虑太子监国,别设宫僚或生嫌?,乃以朝臣兼宫职。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逹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三年,礼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罢兼领,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谕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立法兼领,非无谓也。由是东宫师傅止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惟永乐间,成祖幸北京,以姚广孝专为太子少师,留辅太子。自是以后,终明世皆为虚衔,于太子辅导之职无与也。中极殿大学士,

建极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逹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逹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复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廵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合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立石于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竝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左、右丞,

参知政事,

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左、右司:郎中,

员外郎,

都事、检校,

照磨、管勾,

参议府参议,

参军、断事官,

断事经历,

知事,

都镇抚司都镇抚,

考功所考功郎,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寻亦罢。十五年倣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

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勅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

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皆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勅房、制勅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吏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

㕔。司务二人,

文选、验封、稽勲、考功四淸吏司,各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侍郎为之贰。司务掌催督、稽缓、勾销簿书。

文选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以赞尚书。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从,为级一十八。不及九品曰未入流。凡选,每岁有大选,有急选,有远方选,有岁贡就教选,间有拣选,有举人乞恩选。选人咸登资簿,厘其流品,平其铨注而序迁之。凡升必考满。若员缺当补,不待考满,曰推升。类推上一人,单推上二人;三品以上九卿及佥都御史、祭酒,廷推上二人或三人;内阁,吏、兵二部尚书,廷推上二人。凡王官不外调,王姻不内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属同族则以下避上。外官才地不相宜,则酌其繁简互换之。有传升、乞升者,竝得执奏。以署职、试职、实授奠年资,以开设、裁并、兼摄适繁简,以荐举、起废、征召振幽滞,以带俸、添注寄恩冗,以降调、除名驭罪过,以官程督吏治,以宁假悉人情。验封掌封爵、袭荫、褒赠、吏算之事,以赞尚书。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与,或世或不世,皆给诰券。衍圣公及戚里恩泽封,不给券。凡券,左右各一,左藏内府,右给功臣之家。袭封则征其诰券,稽其功过,核其宗支,以第其世流降除之等。土官则勘其应袭与否,移文选司注拟。凡荫叙,明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京官三品以上,考满著绩,始荫一子曰官生。其出自特恩者曰恩生。凡封赠

公、侯、伯之追封,皆递进一等。三品以上政绩显异及死谏、死节、阵亡者,皆得赠官。其见任则初授散阶。京官满一考,及外官满一考而以最闻者,皆给本身诰勅。七品以上皆得推恩其先。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勅命。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公、侯、伯视一品,外内命妇视夫若子之品。生曰封,死曰赠。若先有罪谴则停给。文之散阶四十有二,以历考为差。外命妇之号九。

因其子孙封者,加太字,夫在则否。凡封赠之次,七品至六品一次,五品一次。

三品、二品、一品各一次。三母不竝封,两封从优品。父职高于子,则进一阶。父应停给及子为人后者,皆得移封。嫡在不封生母,生母未封不先封其妻。妻之封,止于一嫡一继。其封赠后而以墨败者,则追夺。稽勲掌勲级名籍、丧养之事,以赞尚书。凡文勲十:自五品以上,历再考,乃授勲。凡百官迁除降调皆开写年甲、乡贯、出身。每岁十二月贴黄,春秋淸黄,皆赴内府。有故,揭而去之。凡父母年七十,无兄弟,得归养。凡三年丧,解职守制,纠擿其夺丧、匿丧、短丧者。惟钦天监官奔丧三月复任。考功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以赞尚书。凡内外官给由,三年初考,六年再考,竝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陟无过二等,降无过三等,其甚者黜之、罪之。京官六年一察,察以巳、亥年。五品下考察其不职者,降罚有差;四品上自陈去留取旨。外官三年一朝,朝以辰、戌、丑、未年。前期移抚、按官,各综其属三年内功过状注考,彚送覆核以定黜陟。仓场库官一年考,巡检三年考,教官九年考。府州县官之考,以地之繁简为差。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又试授官。惟王官及钦天、御用等监官不考。凡内外官弹章,稽其功过,拟去留以请上裁。荐举、保留,则核其政绩旌异焉。

明初,设四部于中书省,分掌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务。洪武元年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仍隷中书省。六年,部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吏部设总部、司勲、考功三属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十三年罢中书省,倣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各设尚书、侍郎一人,

每部分四属部,吏部属部加司封,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寻增侍郎一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定为文选、验封、稽勲、考功四司并五部属,皆称清吏司。建文中,改六部尚书为正一品,设左、右侍中

位侍郎上,除去诸司清吏字。成祖初,悉复旧制。永乐元年以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尙书二人,侍郎四人。其属置六曹清吏司。后又分置六部,各称行在某部。十八年定都北京,罢行部及六曹,以六部官属移之北,不称行在。其留南京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置各部官属于南京,去“南京”字,而以在北京者加“行在”字,仍置行部。宣德三年复罢行部。正统六年,于北京去“行在”字,于南京仍加“南京”字,遂为定制。景泰中,吏部尝设二尚书。天顺初,复罢其一。

按吏部尚书表率百僚,进退庶官,铨衡重地,其礼数殊异,无与竝者。永乐初,选翰林官入直内阁,其后大学士杨士奇等加至三孤兼尚书衔,然品叙列尚书蹇义、夏原吉下。景泰中,左都御史王文升吏部尚书兼学士,入内阁,其班位犹以原衔为序次。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邱濬遂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之上。其后由侍郎、詹事入阁者,班皆列六部上矣。户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㕔。司务二人,

浙江、江西、湖广、陜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

检校一人,

所辖宝钞提举司,提举一人,

副提举一人,

典史一人。

钞纸局,大使、副使各一人。

印钞局,大使、副使各一人。

宝钞广惠库,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广积库,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典史一人。

赃罚库,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大使五人,

副使六人,

广盈库,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外承运库,大使二人,

副使二人,

承运库,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行用库,大使、副使各一人。

太仓银库,大使、副使各一人。

御马仓,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军储仓,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长安、东安、西安、北安门仓,各副使一人。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大使、副使各一人。

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之政令。侍郎贰之,稽版籍、岁会、赋役实征之数,以下所司。十年攒黄册,差其户上下畸零之等,以周知其登耗。凡田土之侵占、投献、诡寄、影射有禁,人户之隠漏、逃亡、朋充、花分有禁,继嗣、婚姻不如令有禁,皆综核而纠正之。天子耕耤,则尚书进耒耜。以垦荒业贫民,以占籍附流民,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图帐抑兼并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刍地给马牧,以召佃尽地利,以销豁清赔累,以拨给广恩泽,以给除差优复,以钞锭节赏赉,以读法训吏民,以权量和市籴,以时估平物价,以积贮之政恤民困,以山泽、陂池、关市、坑冶之政佐邦国、赡军输,以支兊、改兊之规利漕运,以蠲减、振贷、均籴、捕蝗之令悯灾荒,以输转、屯种、籴买、召纳之法实边储,以禄廪之制驭贵贱。十三司各掌其分省之事,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禄俸,边镇粮饷,并各仓场盐课、钞关。条为四科:曰民科,主所属省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古今沿革、山川险易、土地肥瘠寛狭、户口物产多寡登耗之数。曰度支,主会计夏税、秋粮、存留、起运及赏赉、禄秩之经费。曰金科,主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之收折。曰仓科,主漕运军储出纳料粮。

凡差三等:由吏部选授曰注差,疏名上请曰题差,劄委曰部差。或三年,或一年,或三月而代。初,洪武元年置户部。六年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分为五科:一科,二科,三科,四科,总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惟总科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八年,中书省奏户、刑、工三部事繁,户部五科,每科设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内会总科主事六人,外牵照科主事二人,司计四人,照磨二人,管勾一人。又置在京行用库,隶户部,十三年升部秩,定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度支部,金部,仓部。每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总部主事四人,度支部、金部主事各三人,仓部主事二人。寻罢在京行用库。二十二年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又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陜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

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各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量其繁简,带管京畿。每一部内仍分四科管理。又置照磨、检校各一人,稽文书出入之数而程督之。十九年复置宝钞提举司。

二十六年令浙江、江西、苏松人毋得任户部。二十九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建文中,仍为四司。

成祖复旧制。

永乐元年改北平司为北京司。十八年革北京司,设云南、贵州、交阯三清吏司。宣德十年革交阯司,定为十三司。其后归并职掌。凡宗室、勲戚、文武官吏之廪禄,陜西司兼领之。北直隶府州卫所,福建司兼领之。南直隶府州卫所,四川司兼领之。天下盐课,山东司兼领之;关税,贵州司兼领之。漕运及临、德诸仓,云南司兼领之;御马、象房诸仓,广西司兼领之。明初,尝置司农司,寻罢。

后置判录司,亦罢。

皆不隶户部。

总督仓场一人,掌督在京及通州等处仓场粮储。洪武初,置军储仓二十所,各设官司其事。永乐中,迁都北京,置京仓及通州诸仓,以户部司员经理之。宣德五年始命李昶为户部尚书,专督其事,遂为定制。以后,或尚书,或侍郎,俱不治部事。嘉靖十五年又命兼督西苑农事。隆庆初,罢兼理。万暦二年另拨户部主事一人陪库,每日偕管库主事收放银两,季终更替。九年裁革,命本部侍郎分理之。十一年复设。二十五年以右侍郎张养蒙督辽饷。四十七年增设督饷侍郎。天启五年又增设督理钱法侍郎。礼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㕔司务二人,

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所辖铸印局大使一人,副使二人。

尚书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侍郎佐之。仪制分掌诸

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天子即位,天子冠、大婚,册立皇太子妃嫔、太子妃,上慈宫徽号,朝贺、朝见,大飨、宴飨,大射、宴射,则举诸仪注条上之。若经筵、日讲,耕耤、视学、策士、传胪,巡狩、亲征、进暦、进春、献俘、奏㨗,若皇太子出阁监国,亲王读书之藩,皇子女诞生命名,以及百官、命妇朝贺皇太子后妃之礼,与诸王国之礼,皆颁仪式于诸司。凡传制诰,开读诏勅、表笺及上下百官往来移文,皆授以程式焉。凡岁请封宗室王、郡王、将军、中尉、妃、主、君,各以其亲疏为等。百官于宗王,具官称名而不臣。王臣称臣于其王。凡宗室、驸马都尉、内命妇、蕃王之诰命,则会吏部以请。凡诸司之印信,领其制度。刓敝则换给之。

凡祥瑞,辨其名物,无请封禅以荡上心。以学校之政育士类,以贡举之法罗贤才,以乡饮酒礼教齿让,以养老尊高年,以制度定等威,以恤贫广仁政,以旌表示劝励,以建言会议悉利病,以禁自宫遏奸民。祠祭分掌诸祀典及天文、国恤、庙讳之事。凡祭有三,曰天神、地祇、人鬼。辨其大祀、中祀、小祀而敬供之;饬其坛壝、祠庙、陵寝而数省阅之。蠲其牢醴、玉帛、粢羹、水陆瘗燎之品,第其配侑、从食、功德之上下而秩举之。天下神祇在祀典者,则稽诸令甲,播之有司,以时谨其祀事。督日官颁暦象于天下。日月交食,移内外诸司救护,有灾异即奏闻,甚者乞祭告修省。凡丧葬、祭祀,贵贱有等,皆定其程则而颁行之。凡谥,帝

妃、太子、太子妃

亲王郡王以字为差。勲戚、文武大臣请葬祭赠谥,必移所司,核行能,傅公论,定议以闻。其侍从勤劳、忠谏死者,官品未应谥,皆得特赐。凡帝后愍忌,祀于陵,辍朝不废务。凡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师巫、音乐、僧道人,竝籍领之。有兴造妖妄者罪无赦。

主客分掌诸蕃朝贡接待给赐之事。诸蕃朝贡,辨其贡道、贡使、贡物远近多寡丰约之数,以定王若使迎送、宴劳、庐帐、食料之等,赏赉之差。凡贡必省阅之,然后登内府。有附载物货,则给直。若蕃国请嗣封,则遣颁册于其国。使还,上其风土方物之宜,赠遗礼文之节。诸蕃有保塞功,则授勅印封之。各国使人往来,有诰勅则验诰勅,有勘籍则验勘籍,毋令阑入。土官朝贡,亦验勘籍。其返,则以镂金勅谕行之,必与铜符相比。凡审言语,译文字,送迎馆伴,考稽四夷馆译字生、通事之能否,而禁饬其交通漏泄。凡朝廷赐赉之典,各省土物之贡,咸掌之。

精膳分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凡御赐百官礼食,曰宴,曰酒饭,为上中下三等,视其品秩。蕃使、土官有宴,有下程。皆辨其等。亲王之藩,王公、将军来朝,及其使人,亦如之。凡膳羞、酒醴、品料,光禄是供,会其数而程其出纳焉。凡厨役,佥诸民以给使于太常、光禄,年深者,得选充王府典膳。凡岁藏冰、出冰,移所司谨洁之。初,洪武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每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三人。十三年升部秩,设尚书、侍郎各一人,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寻复增置侍郎一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按周宗伯之职虽掌邦礼,而司徒既掌邦教,所谓礼者,仅鬼神祠祀而已。至合典乐典教,内而宗藩,外而诸蕃,上自天官,下逮医师、膳夫、伶人之属,靡不兼综,则自明始也。成、弘以后,率以翰林儒臣为之。其由此登公孤任辅导者,盖冠于诸部焉。兵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㕔司务二人,

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所辖会同馆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大通关大使、副使各一人,

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侍郎佐之。武选掌卫所土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凡武官六品,其勲十有二。

散阶三十。

岁凡六选。有世官,有流官。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其幼也,有优给。其不得世也,有减革,有通革。流官八等:以世官升授,或由武举用之,皆不得世。即有世者,出特恩,非真授者曰署职,曰试职,

曰纳职,

战功二等:奇功为上,头功次之。首功四等:迤北为大,辽东次之,西番苗蛮又次之,内地反寇又次之。凡比试,有旧官,

有新官,

军政五年一考选。先期抚按官上功过状,覆核而去留之。五府锦衣卫堂上各总兵官,皆自陈取上裁。推举上二人,都指挥以下上一人。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其子弟族属妻女若婿及甥之袭替,胥从其俗。附塞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诰敕辨其伪冒。赠官死于王事加二等,死于战阵加三等。凡除授出自中㫖者,必覆奏然后行之。以贴黄征图状,以初绩征诰敕,以効功课将领,以比试练卒徒,以优养恩故绝,以褒恤励死战,以寄禄驭恩幸,以杀降、失陷、避敌、激叛之法肃军机,以典刑、败伦、行劫、退阵之科断世禄。职方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凡天下地里险易远近,边腹疆界,俱有图本,三岁一报,与官军车骑之数偕上。凡军制内外相维,武官不得辄下符征发。自都督府,都指挥司,留守司,内外卫守御屯田群牧千户所,仪卫司,土司,诸番都司卫所,各统其官军及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以时修浚其城池而阅视之。凡镇戍将校五等:曰镇守,曰协守,曰分守,曰守备,曰备倭,皆因事增置,视地险要,设兵屯戍之。凡京营操练,统以文武大臣,皆科道官巡视之。若将军营练,将军四卫营练,及勇士、幼官、舍人等营练,则讨其军实,稽其什伍,察其存逸闲否,以教其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金鼓麾旗之号。征讨请命将出师,悬赏罚,调兵食,纪功过,以黜陟之。以堡塞障边徼,以烽火传声息,以关津诘奸细,以缉捕弭盗贼,以快壮简乡民,以勾解、收充、抽选、并豁、疏放、存恤之法整军伍。车驾掌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廏牧之事。凡卤簿大驾,大典礼、大朝会设之;丹陛驾,常朝设之;武陈驾,世宗南巡时设之。皆辨其物数以授所司。慈宫、中宫之卤簿,东宫、宗藩之仪仗,亦如之。凡侍卫,御殿全直,常朝番直、守卫亲军卫,画前后左右四门为四行,而日夜巡警之。凡邮传,在京师曰会同馆,在外曰驿,曰递运所,皆以符验关券行之。凡马政,其专理者太仆、苑马二寺,稽其簿籍,以时程其登耗,惟内廐不会。武库掌戎器、符勘、尺籍、武学、薪隶之事。凡内外官军有征行,移工部给器仗,籍纪其数。制敕下各边征发。及使人出关,必验勘合。军伍缺,下诸省府州县勾之,以跟捕、纪录、开户、给除、停勾之法,核其召募、垜集、罪谪、改调营丁尺籍之数。凡武职幼官及子弟未嗣官者,于武学习业,以主事一人监督之,考稽学官之贤否、肄习之勤怠以闻。诸司官署供应有柴薪,直衙有皂隶,视官品为差。初,洪武元年置兵部,六年增尚书一人,侍郎一人。置总部、驾部并职方三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如吏部之数。十三年升部秩,设尚书、侍郎各一人。又增置库部为四属部,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十五年增试侍郎一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司马部。二十九年定改四部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

景泰中,增设尚书一人,协理部事。天顺初罢。隆庆四年添注侍郎二人,寻罢。万暦末年复置。协理京营戎政一人,

掌京营操练之事。永乐初,设三大营,总于武将。景泰元年始设提督团营,命兵部尚书于谦兼领之,后罢。成化三年复设,率以本部尚书或都御史兼之。嘉靖二十年始命尚书刘天和辍部务,另给关防,专理戎政。二十九年以“总督京营戎政”之印畀仇鸾,而改设本部侍郎协理戎政,不给关防。万历九年裁革,十一年复设。天启初,增设协理一人,寻革。崇祯二年复增一人,以庶吉士刘之纶为兵部侍郎充之。刑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㕔司务二人,

浙江、江西、湖广、陜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照磨所,照磨,

检校

各一人。司狱司,司狱六人,

尚书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侍郎佐之。十三司各掌其分省及兼领所分京府、直隶之刑名。照磨检校,照刷文卷,计录赃赎。司狱率狱吏,典囚徒,凡军民官吏及宗室勲戚丽于法者,诘其辞,察其情伪,傅律例而比议其罪之轻重以请。诏狱必据爰书,不得逢迎上意。凡有殊㫖、别敕、诏例、榜例,非经请议著为令甲者,不得引比。凡死刑,即决及秋后决,竝三覆奏。两京、十三布政司死罪囚岁谳平之。五岁请敕遣官审录?滞。霜降录重囚,会五府、九卿、科道官共录之。矜疑者戍边,有词者调所司再问,比律者监候。夏月热审,免笞刑,减徒流,出轻系。遇岁旱,特㫖录囚亦如之。凡大祭止刑。凡赎罪,视罪轻重,斩、绞、杂犯徒末减者,听收赎。词诉必自下而上,有事重而廹者,许击登闻鼓。四方有大狱,则受命往鞫之。四方决囚,遣司官二人往涖。凡断狱,岁疏其名数以闻,曰岁报;月上其拘释存亡之数,曰月报。狱成,移大理寺覆审,必期平允。凡提牢,月更主事一人,修葺囹圄,严固扃钥,省其酷滥,给其衣粮。囚病,许家人入视,脱械鎻医药之。簿录俘囚配没官私奴婢,咸籍知之。官吏有过,竝纪录之,岁终请湔涤之。以名例摄科条,以八字括辞议,

以五服参情法,以墨湼识盗贼。籍产不入茔墓,籍财不入度支。宗人不即市,宫人不即狱,悼耄疲癃不即讯。

洪武元年置刑部。六年增尚书、侍郎各一人。设总部、比部、都官部、司门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惟都官各一人。总部、比部主事各六人,都官、司门主事各四人。八年以部事浩繁,增设四科,科设尚书、侍郎、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五人。十三年升部秩,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仍分四属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总部、比部主事各四人,都官、司门主事各二人。寻增侍郎一人,

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宪部。二十三年分四部为河南、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

部各设官,如户部之制。二十九年改为十二清吏司。永乐元年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革北京司,增置云南、贵州、交阯三司。宣德十年革交阯司,遂定为十三清吏司。工部,尚书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

其属,司务

㕔司务二人,

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所辖:营缮所,所正一人,

所副二人,

所丞二人,

文思院,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皮作局,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鞍辔局,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宝源局,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颜料局,大使一人,

军器局,大使一人,

副使二人,

节愼库,大使一人,

织染所。杂造局,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广积、通积、卢沟穚、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大使各一人,副使各一人。大通关提举司,提举一人,

副提举二人,

典史一人。

柴炭司,大使一人,

副使一人。

尚书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侍郎佐之。营缮典经营兴作之事。凡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之役,鸠工会材,以时程督之。凡卤簿、仪仗、乐器移内府及所司,各以其职治之,而以时省其坚洁,而董其窳滥。凡置狱具,必如律。凡工匠二等,曰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有稍食。工役二等,以处罪人输作者,曰正工,曰杂工,杂工三日当正工一日,皆视役大小而拨节之。凡物料储偫,曰神木厂,曰大木厂,以蓄材木;曰黑窑厰,曰琉璃厰,以陶瓦器,曰台基厰,以贮薪苇。皆籍其数以供修作之用。虞衡典山泽采捕、陶冶之事。凡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可以供祭祀、宾客、膳羞之需,礼器、军实之用,岁下诸司采捕。水课禽十八、兽十二,陆课兽十八、禽十二,皆以其时。冬春之交,罝罛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苗盛禁蹂躙,谷登禁焚燎。若害兽,听为陷穽获之,赏有差。凡诸陵山麓,不得入斧斤,开窑冶,置墓坟。凡帝王、圣贤、忠义、名山、岳镇、陵墓、祠庙有功德于民者,禁樵牧。凡山场、园林之利,听民取而薄征之。凡军装、兵械,下所司造,同兵部省之,必程其坚致。凡陶甄之事,有岁供,有暂供,有停减,籍其数,会其入,毋轻毁以费民。凡诸冶,饬其材,审其模范,付有司。钱必准铢两,进于内府而颁之。牌符、火器,铸于内府,禁其以法式泄于外。凡颜料,非其土产不以征。都水典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水利曰转漕,曰灌田。岁储其金石、竹木,巻埽以时修其闸坝、洪浅、堰圩、隄防,谨蓄泄以备旱潦,无使坏田庐、坟隧、禾稼。舟楫、硙碾者不得与灌田争利,灌田者不得与转漕争利。凡诸水要会,遣京朝官专理,以督有司。役民必以农隙,不能至农隙,则僝功成之。凡道路、津梁,时其葺治。有巡幸及大丧、大礼,则修除而较比之。凡舟车之制,曰黄船,以供御用,曰遮洋船,以转漕于海,曰浅船,以转漕于河,曰马船,曰风快船,以供送官物,曰备倭船,曰战船,以御宼贼;曰大车,曰独辕车,曰战车,皆会其财用,酌其多寡、久近、劳逸而均剂之。凡织造冕服、诰敕、制帛、祭服、净衣诸币布,移内府南京、浙江诸处,周知其数而愼节之。凡公、侯、伯铁券,差其高广,

凡祭器、册宝、乘舆、符牌、杂器皆会则于内府。凡度量权衡,谨其校勘而颁之,悬式于市,而罪其不中度者。

屯田典屯种、抽分、薪炭、夫役、坟茔之事。凡军马守镇之处,其有转运不给,则设屯以益军储。其规办营造木植、城砖、军营、官屋及战衣、器械、耕牛、农具之属。凡抽分征诸商,视其财物各有差。凡薪炭,南取洲汀,北取山麓,或征诸民,有本折色,酌其多寡而撙节之。夫役伐薪、转薪皆雇役。凡坟茔及堂碑、碣兽之制,第宗室、勲戚、文武官之等而定其差。

洪武初置工部及官属,以将作司隶焉。六年增尚书、侍郎各一人,设总部、虞部、水部并屯田为四属部。总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余各一人。总部主事八人,余各四人。又置营造提举司。八年增立四科,科设尚书、侍郎、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五人,照磨二人。十年罢将作司。十三年定官制,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四属部

各郎中、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十五年增侍郎一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五年置营缮所,二十九年又改四属部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嘉靖后添设尚书一人,专督大工。提督易州山厰一人,掌督御用柴炭之事。明初,于沿江芦洲并龙江、瓦屑二场取用柴炭。永乐间,迁都于北,则于白羊口、黄花镇、红螺山等处采办。宣德四年始设易州山厂,专官总理。景泰间,移于平山,又移于满城,相继以本部尚书或侍郎督厰事。天顺元年仍移于易州。嘉靖八年罢革,改设主事管理。

明史卷七十二终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