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地第九

轻识古籍

共 7194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4-02-05 06:21

释地第九

释曰:案说文云:元气?分,轻淸阳为天,重浊隂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佼易,变化含吐应节也。释名云:地,底也,其体在底下,载万物也。礼统云:地,施也,谛也。应变施化,审谛不误也。此篇释地之所载四方中国州府陵薮之异,故曰释地。

两河至九州。

释曰:此释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

两河间曰兾州。注:自东河至西河。

释曰:周礼职方氏云:河内曰兾州。禹贡不说境界。孔安国云:此州,帝都,不说境分,以余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贡兖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兾州之境也。言东河、西河、南河者,皆据帝都兾州而言也。案禹贡导河自积石、龙门南流,谓之西河。至于华隂,折而东,经底柱、孟津,过洛汭,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此惟云两河者,从可知。李巡曰:两河闲,其气淸,厥性相近,故曰兾。兾,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汉。释曰:职方与此同。禹贡云:荆河惟豫州。孔安国云: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以其荆山在荆州,汉水所经,故文不同,其实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

河西曰雝州。注:自西河至黒水。

释曰:周礼:正西曰壅州。禹贡云。黒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国云。西距黒水。东据河。案郦元水经。黒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炖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则雍州之境。东据龙门河。西距此黒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气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隂,壅也。

汉南曰荆州。注:自汉南至衡山之阳。

释曰:周礼正南曰荆州。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孔安国云: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言北据荆山,则至汉水也。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荆,警也。南蛮数为宼逆,常警备也。

江南曰扬州。注:自江南至海。释曰:周礼:东南曰扬州。禹贡:淮海惟扬州。孔安国云:北据淮,南距海。然则扬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举逺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气燥劲,厥性轻扬。太康地记云:以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故取名焉。

济河闲曰兖州。注。自河东至济。

释曰。周礼河东曰兖州。禹贡。济河惟兖州。孔安国云。东南据济。西北距河。孔传凡云据者。谓跨之也。距。至也。济河之闲。相去路近。兖州之境。跨济而过。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李巡云:济河闲,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兖,信也。释名以为取兖水之义。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释曰: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孔传云: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闲,其气寛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于青州。

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

释曰: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贡:其地合于兾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县阎郷,易水所出,东至范入濡也。从此易水至于北狄幽州之境也。

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

释曰:周礼正东曰青州。禹贡:海岱惟靑州。孔传云:东北据海,西南距岱。然则此营州则靑州之地也。博物志云:营与靑同。海东有青丘。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太康地记云:东方少阳,其色靑,其气淸。歳之首,事之始,故以青为名焉。云此盖殷制者,以此文上与禹贡不同,下与周礼又异。禹别九州,有靑、徐、梁,而无幽、井、营,是夏制也。周礼,周公所作,有青、幽、井、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靑、梁、井,疑是殷制,以无正文,故云盖也。此上释九州之名,故题云九州也。

鲁有大野。

释曰:此下至周有焦护,释十薮之名也。禹贡徐州云:大野既猪。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巨野县北。巨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泽,故县以巨野为名。哀十四年左传云:西狩于大野。以其泽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髙平巨野县者,东晋时巨野属髙平郡,故与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谓东晋时也。

晋有大陆,注:今巨鹿,此广河泽是也。

释曰:孙炎曰:广河犹大陆,以地名言之,近为是也。禹贡兾州云:大陆既作。是也。案定元年左传:晋魏献子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寗。杜预注:嫌巨鹿绝逺,疑此田在汲郡吴泽。?,今修武县,近吴泽。计此二泽相去甚逺,亦得言大陆者,以其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陆,故异所而同名也。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

秦有杨陓。注:今在扶风汧县西。

释曰:周礼兾州云:其泽薮曰阳陓。郑注云:所在未闻。又雍州云:其泽薮曰弦蒲。郑注云:在汧。案地理志汧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北有蒲谷、郷弦、中谷。雍州薮。今注亦云在汧。然则周礼弦蒲即此杨陓也。

宋有孟诸。注今在梁国睢阳县东北。

释曰:周礼靑州:其泽薮曰望诸。郑注云:望诸,明都也,在睢阳。禹贡豫州云:导菏泽,被孟猪。左传亦作孟诸。文不同者,声转字异,正是一地也。

楚有云梦。注: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

释曰: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瞢。郑注云:云瞢在华容。禹贵云云土梦作乂。昭三年左传:楚于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渉睢济江,入于云中。杜预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得单称云。单称梦,瞢即梦也。

吴越之闲有具区。注: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

释曰:周礼扬州云:其泽薮曰具区。郑注云:在吴南。地理志云:㑹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禹贡扬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是也。

齐有海隅。注:海濵。广斥。释曰:此营州薮也。云海濵广斥,禹贡文也。孔传云:濵,涯也。言复其斥卤。案说文云:卤,咸地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海畔逈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也。

燕有昭余祁。注:今太原邬陵县北丸泽是也。

释曰:周礼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郑注云:在邬。地理志云:邬丸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是也。

郑有圃田。注:今荧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

释曰:周礼豫州云:其泽薮曰圃田。郑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僖三十三年左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又诗车攻云:东有甫草。郑玄以为甫田之草,皆谓此也。

周有焦护。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释曰:孙炎云:周,歧周也。诗六月云:玁狁匪茹,整居焦护是也。时人谓之瓠中也。十薮。

释曰:此题上事也。说文云:大泽也。风俗通云:薮,厚也,有草木鱼鼈,所以厚养人也。

东陵至是也。

释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义及所在未详。云鴈门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鴈门山是也。陵莫大于加陵。

释曰:莫,无也。陵,大阜也。言陵无大于加陵者,谓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闻。

梁莫大于溴梁。注:溴,水名。梁,隄也。

释曰:释宫云:隄谓之梁。诗传云:石绝水曰梁。然则以土石为隄障绝水者名梁。虽所在皆有,而无大于溴水之旁者。杜预云:湨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㑹晋侯以下于湨梁是也。

坟莫大于河坟。

释曰:坟,大防。亦谓隄虽水所皆有,而河坟最大也。

八陵,

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大阜曰陵。溴梁、河坟虽非大阜,以其绝大若陵,故通谓之八陵也。东方至生焉。

释曰:此释八方中国名山所产之物也。

注医无至玉属。

释曰:案地理志辽东郡无虑县。应劭曰:虑音闾。颜师古曰:即所谓医巫闾。是。县因山为名,故云山名。今在辽东。周礼幽州镇也。云珣、玗琪,玉属者,说文云:珣,周书所谓夷玉也。玗,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也,故云玉属。

注㑹稽至县也。

释曰:周礼扬州云:其山镇曰㑹稽。郑注云:在山隂。地理志㑹稽郡山隂县云:㑹稽在南,上有禹家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隂县南也。云竹箭,筿也者,禹贡扬州云:筿簜既敷。释草云:筿,竹箭也。郭云:别二名,则一箭一名。筿是竹之小者,可以为箭干者也。

南方之羙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释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兽皮、角牙骨,材之羙者也。

注黄金礝石之属。

释曰:经惟言金,知毒金者,以三品之中黄金为上。此言羙者,故知黄金、礝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瓀玫而缊组绶是也。其?非一,故云之属。

注霍山至精好。

释曰:周礼兾州,其山镇曰霍山。郑云:在?。案地理志河东郡?县云:霍,大山在东兾州。山,周厉王所奔。应劭曰:顺帝改曰永安。然则东晋时属平阳郡,而县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阳永安县也。云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者,郭氏时验为然也。

注璆琳至玕树。

释曰:璆与球同。说文云:璆,玉磬也。琳,羙,玉名。书云:戞击鸣球。羙玉可以为磬。故皆云羙玉也。云山海经曰者,案海内西经云:帝之下都,崐崘之虚,方八百里,髙万仞,其上有三头人。琅玕树。注云:琅玕子似珠是也。

注幽都至筋角。

释曰:山海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东北至皮焉。

释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属。其皮毛有文采细缛,故谓之文皮焉。

中有至生焉。

释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国也。五榖,黍、稷、麻、麦、豆也。泰山东近海。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言其饶多非一。释诂注云: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也。

九府。

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府,聚也,财物之所蔵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羙物之所聚蔵,故题云九府也。

东方至气也。

释曰:此释五方异气而产非常之物也。云东方有比目鱼焉者,言东方水中有鱼,其形状似牛脾,鳞细,紫黒色,一眼两片相合,两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鱼。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须两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谓之鲽者,言鲽为此鱼之名也。一名比目鱼,一名鲽。郭云:江东又呼为王余鱼。

注似凫至乃飞。

释曰:案山海经云:崇五山有鸟,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者,正谓此也。

西方至之蟨。

释曰:云西方有比肩兽焉者,此谓蟨也。与卬卬、岠虚相比,蟨则肩卑不能走,而能取甘草。卬卬岠虚,则肩髙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传曰:卬卬岠虚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济所不能。蟨常为卬卬岠虚啮取甘羙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难,卬卬岠虚,则皆资而走者,其名谓之蟨也。

注吕氏至音厥。释曰:云吕氏春秋者,案汉书艺文志云: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兽至则顚者,大愼览顺说篇之文也。引之反以证卬卬岠虚之形也。然则以下郭氏注云:今鴈门广武县云云者,目验知之也。

北方至迭望。释

曰:此即半体人也。两半相比,乃得为人,动作及御非常,以肩在上而显,故谓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谓一体取食,则一体瞻望,所以备惊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

中有枳首蛇焉。

释曰:枳,岐也。此即两头蛇也。江东呼越王约髪,言是越王约发所变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

五方,

释曰:亦题上事也。言是五方风气殊异,而生此怪物也。

邑外至曰畬。

释曰:此释郊野之地逺近髙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谓之郊者,邑,国都也。谓国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谓之牧者,言可放牧也。书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谓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诗传云郊外曰野者,以细别言之,则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则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礼六遂在逺郊之外。遂人职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揔称野也。云野外谓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逺,薪采者少,其地可长木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谓之坰者,言林外之地最为逺野名坰。鲁颂云:駉駉牡马,在坰之野。毛传云坰,逺野。是也。注邑国至里也。

释曰:云邑,国都也者,案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春秋庄二十八年左氏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然则邑与都异,此为一者,彼对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处,故诗小雅云彼都人士。说文云:邑,国也。是天子诸侯所居国城,或谓之邑,或谓之都,故以国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国,国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异其名,则坰为边畔,去国最逺,故毛传以为逺,野也。此假令者,据小国言之,郊为逺郊,牧野、林坰自郊外为差耳。然则郊之逺近,计国境之广狭以为差也。聘礼云:賔及郊。注云:郊,逺郊。周制,天子畿内千里,逺郊百里。以此差之,逺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郑之所约也。是以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逺郊。又此经从邑之外止有五名,明当毎皆百里,故知逺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书序云:周公既?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于时周都王城,而谓成周为东郊,则成周在其郊也。于汉王城为河南,成周为洛阳,相去不容百里,则所言郊者谓近郊,故郑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是郑以河南洛阳约近郊之里数也。周礼杜子春注云:五十里为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逺郊百里。是儒者相传为然也。

下湿曰隰者,谓地形庳下而水湿者。李巡曰:下湿,谓土地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泽一名平,鲁有大野是也。云广平曰原者,谓泽之广平者亦名原。汉以平原为郡名,属靑州。云髙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髙平,谓土地丰正名为陆,土地髙大名曰阜,最大名为陵,陵之大者名阿。诗大雅皇矣云: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莱沛沮洳,或险陗硗确,虽不可种榖给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释地形,虽有髙下不平,皆可种谷给食。髙而可食者名原,诗大雅云笃公刘,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诗小雅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湿,误。

注公羊传曰:下平曰隰。

释曰:此昭元年传文也。案彼云:晋荀吴帅帅败狄,干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别之者,地势各有所生,原冝粟、隰,冝麦,当教民所冝,因以制贡赋是也。

田一歳曰菑,二歳曰新田,三歳曰畬。

释曰:此释耕田年歳逺近,名义不同之事也。菑者,灾也。畬,和柔之意也。孙炎云:菑,始灾杀其草木也。新田,

成柔田也。畬,和也,田舒缓也。郭云:今江东呼?耕地反草为菑。

注诗曰:于彼新田。

释曰:此小雅采?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于彼新田,于此菑?。毛传取此文为说,故引为证也。

注易曰:不菑畬。

释曰:此无妾六二爻辞也。郑注亦取此文,故引以为证也。野,

释曰:此亦题上事也。上自邑外谓之郊以下虽逺近髙下,其名不同。野为揔称,故题云野。

东至至人武。

释曰:此释九州之外四方极逺之国名,及其人性禀气不同也。泰逺,邠国,濮、鈆,祝栗。此四方极逺之国名也。觚竹者。汉书地理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域是乎。北戸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戸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经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濵。赤水之后。黒水之前。有大山名崐崘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传曰:天子賔于西王母,乃纪其迹于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曰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山海东荒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如此之?是也。云谓之四荒者,言声教不及,无礼义文章,是四方昬荒之国也,在上四极之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者,孙炎云:海之言晦,晦暗于礼义也。

注九夷至荒者,

释曰:知在东西南北者,以曲礼云: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故也。案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物,觝触地而出。夷者,觝也,其?有九。依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一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夷、风夷、阳夷。又一,曰?菟,二,曰乐浪,三曰髙骊,四曰满饰,五曰凫更,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蛮者,风俗通云:君臣同川,而俗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有八。李巡云:一曰天笁,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跛踵,五曰穿胷,六曰儋耳,七曰狗軏,八曰旁舂。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央,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貃,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尔雅本谓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孙炎、郭氏诸夲皆无此三句。案明堂位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周礼职方氏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郑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徧检经传,四夷之数,参差不同。先儒旧解,此尔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职方井,尔雅下文,皆为周制,义或当然。此在四荒之内,九州之外,于王者丗一见。周礼曰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丗一见是也。故云次四荒者,

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

释曰:此明四海之中别有下四种之名也。岠,去也。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戴,值也。言去中国以南,北戸以北,值日之下,其处名丹穴。天老说鳯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经云:祷过山东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极为空桐者,斗,北斗也。极者,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谓之极。极,中也。北斗栱极,故云斗极。值此斗极之下,其处名空桐。

注即,蒙汜也。

释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于蒙汜是也。

注地气使之然也。

释曰:言是土地之气,刚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记云: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劒,迁平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