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寳左玄论卷之一

共 5846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4-02-04 19:18

洞玄灵寳左玄论卷之一

正真无上上仙大道金刚见品之第四者。夫不邪曰正,无杂曰真。明天尊大果三界之缚既亡,四见之惑已断,体无邪杂,故云正真也。无上者,最是穷足,更无一法能过,故云无上。上仙者,明仙有多种,此仙乃是仙中之上仙,非是仙中之下仙也。一解,直言无上,此是莫覆之辞,以其横该不测,纵罩无颠,义显极高,故云无上。若毕言无上,或有监同,捉语而论,或当有下,今欲助成先句,故再显上仙也。金刚义有五种:第一土地。金刚,在九方之下,七十二泽之间,其中有诸金刚之泽,名为土地金刚也。第二寳货金刚,如十乘前后、三界内外有诸珍寳,名为寳货金刚也。第三神明金刚者,如三五八搏将之神,名为神明金刚也。第四十乘圣人有智能断,或名为利智金刚也。第五天尊大果,名为坚果金刚也。今之所明,正是坚果金刚,非前土地、寳货、神明等之金刚也。金刚从谕得名,外言砂鑛既无,而黄紫性出,刳枝镂石,目之为利;体无摧挫,所以称坚。内明天尊大果地,智慧穷足,体利德真,喻之若金;三界不能倾覆,四见不可亏障,牢而且实,谓之为刚。能觉察无方,无幽不覩,故言为见也。

我师云何至,无上师得者。我者,论主自谓。师者,乃指玉晨天尊。明我师云何?得果无为为从,无上师学得也。若夫法体天尊,理无修学;若报身天尊,则有修习也;如乐净信等,即是报身天尊也。理论天尊,应更无师。今明欲奖励学者,明一切真仙大圣,莫不有师。所以经云大道师玄寂,又云道法自然,即师义也。

从师得无上法,至为万仙之宗者。无上法者,即是三十六部经。无上因者,即是十七圣乘智慧因。未是无上而云无上者,以能牵复无上天尊大果,所以名无上因也。无上果即金刚大果,金刚大果更无能上,为万仙之宗主也。

清明净洁至合德者。明天尊大果无诸惑障,故曰清明;又无秽恶,故云净洁也。萧然脱缚,故云自在无碍也。愉者,恬愉,明果中有常德,恬愉不动也。静者,因中有安静敛翮之行,果中有凝然安静之德也,则与虚空合德,共成元命,不为无常之所变动也。

圆满第一至犹如虚空者。功德圆满,无有等双,故云圆满。第一智慧具足,无有比类,故云智慧第一也。此功德智慧弥满十方,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故云犹如虚空也。

所谓道者王至二十五性色数者。夫道语则通,至如五道,北帝鬼神并悉称道,明此金刚之道非此等道也。若人天地狱之道,乃以善恶为业主,或散为资润,感生人天等也。若金刚之道,乃以善解为本因,以静为资润,感金刚也,故知金刚道非此之道也。

成就无量至一切德宗者。成就无量者,言金刚大果无量之智并悉成就,故言成就无量也。此智非是人天仙圣之所能见,故云甚深奥慧也。以其智成慧深,故能为一切诸德之宗主也。

四迷断故慧德具足者。四迷即四见惑也。夫四见之惑乃与慧道相治,惑若未断,慧体被障,慧德不能得具;四迷若断,慧体无障,所以慧德具足也。

四迷灭空慧德具足者。大论断之与灭,亦复相似。小而论之,复有殊别:夫断是体有,灭是体无,如断一物,虽断,其体犹在,若灭去,必同于无。今慧既主断,惑所以断,言慧德具足,灭必归空,所以灭言空德具足也。

四迷无援故静德具足者。四迷援即是懆散等也,懆散本附四迷上生,四迷既灭,其懆散亦亡,故云四迷无援也。

静德具足者。散本与静相治,道懆散若在,静德不具;懆散既灭,所以静德具足也。

四迷无枝戒德具足者。四迷枝即是恶等也,戒即善也。夫善与恶相倚伏,若恶在,善德所以不具;恶无,所以善德具足也。

四迷无异因至常德具足者,四迷润善则感人天,润恶则感三涂。被其所润,所生之因名为异因,所感之果名为异果。若不为四迷所润感,生五道因果,则感常果,故云常德具足也。

乐德具足至无量无边德俱皆具足者。此明既得常果,所以能感诸义德,悉皆具足。果中无苦,故云乐德具足;无惑秽,故云静德具足;能包容,故云大德具足;能统王,故云王德具足。无量无边德者,总明一切,诸德并皆具足也。何以故?昔在至普被众生者,此总结也。何以故得如此万德并皆具足?以圣人若在九道域中,时备修无上上行,慈悲泛愍,普被一切众生,所以得其足一切诸德也。

以慈悲故,故入空观者。此明大乘之人先修慈悲,有解资生空智,后入空观也。

以空观故,故入慈悲者。此明小乘之人不能广行慈悲,但单修信空等四行至于老,观其行不足,不能进入真乘,遂停其空行,更从生观习于慈悲也。

所谓大小两乘至异义者。此总结大乘小乘所修之行也。前后异义者,大乘人前修慈悲,后入空观;小乘人前修空行,后习慈悲,故云前后异义也。

作慈观时至父母妻子者。作此慈观时,当观万法悉皆平等,无有差别之异,不见富贵为上、贫贱为下,不见亲以为近、踈以为远,不见父母妻子为亲、怨家为踈也。

若杀我父母妻子至慈性者。若依外教所明,父母之雠不同天,兄弟之雠不同国,朋友之雠不反兵。若内教则不然,人比杀我父母、兄弟、妻子,我亦须以慈心视之,不改变我慈仁之性;非但我起慈心,于彼亦乃见彼有慈心于我也。

所谓慈视至与喜智相违者。夫嗔是别惑,喜是别解,解惑相治。如嗔惑起,则喜智为之藏;喜智生,则嗔惑为之伏,故言相违也。

嗔于喜时至。嗔惑强盛者。嗔惑若在喜心时,生者为喜智所防,嗔惑自成微弱;若嗔惑自在嗔心时生者,此嗔惑则强盛也。

亦如水性濡湿至慈观众生亦复如是者。夫水性濡湿还以水,濡水时则易,濡于火时则难。如慈观众生,慈于慈时则易,慈于嫉妬境则难也。

慈见众生至还如慈心所谓是慈者。若见众生还如众生,有高下胜劣贵贱,谓为慈;若见众生起于平等,如慈我亲不异,始可谓是慈也。

悲喜观行亦复如是者。此悲喜二行亦如慈观也,悲还于悲,心则易于暴虐,境则难也。

嗔心在喜心中发者至乃谓为慈者。悲喜不异前解。夫慈是别解,嫉妬是别惑,皆相治道也。

以慈因故故果大慈至万道中王者。以因地行于泛慈之因,故至果中感得大慈之果,此是本因本果也,未但正惑于本果而已,又能感于空净无碍,常乐自在,微妙具足,万道中王等义果也。

以悲因故故得果悲至万道中王者,以悲因故,能感得悲果,此亦是本因感于本果,人能感得,空净无碍,常乐自在,微妙具足,万道中王等义果也。

絓智行、善行至如之者。絓诸智行、善行等,并得果如慈悲也,皆有本因感于本果,又能牵诸义果等也。

时有大仙至愿见可乎者。时者,说论之时也。尔时有大仙号三天真人,即张天师也,得道封三天真人之号,故云三天真人也。而作是言者,欲发诘问之言也。道君者,指于论主也。第一微妙大仙王义者,即无上天尊金刚大果也。愿见可乎者,此是谦逊之辞,云愿听可已不也。

时道君答曰至令众得闻者。此论主答也。唯愿者,论主亦施谦敬之言,云唯愿善说,令一切时众得以闻知晓悟也。

时三天真人至慈果生时谓从慈因生者。此三天真人领论主前所说之义也,皆云由于慈本因感得于慈本果;此慈果生时,还谓从此慈因得生,不由从他生也。

乃至悲喜并云因故生者。乃至悲喜等智、并云各从其本因故得生,亦不从他生也。

悲喜云不生至不云从慈悲生者。悲喜云复不生精进恭敬等智,精进恭敬等智还从精进恭敬等本因生,不从慈悲因生也。

云何乃云由悲故至并得果如之者。既言慈悲不生精进恭敬等,云何言由悲因故感得悲果,又能感得空净无碍等义果?絓智行、善行,并悉得果如之。若慈悲不生精进等者,亦慈悲不生空净等也。此捉义果难于本因也。

时高上答言至当为说之者。此是论主所答,又施谦逊之辞也。

所谓因名至肉核相连者。夫因乃为母为根,能生为母,在本曰根也。如树由其有根,能生树身,次又生诸枝条、肉核、花子,共相连续也。

慈为因至万道中王者。今以慈为因,能感得慈果,又能生于空净等无量义果也。

乃至悲喜亦复如之者,乃至悲喜及精进恭敬等,并由本因能牵本果,又能生诸无量义果,如慈不异也。

因力有二亦复有三至得慈果故者。

因力有二亦复有三者,一力是慈因,能感于慈果;二力又能感常;三力能感乐,无量力能感于无量义果也。一解,一是慈因,二是慈果,三是感常,无量是感无量德也。旧解得慈果,故以属后文。今解用配前句,已下两句亦然。何故能得如此?以其得证于慈果故也。

名慈为慈至得常果故者。旧解,慈名泛愍,道号通除,因中之道亦通,果中之道亦通;因中之慈亦泛愍,果中之慈亦泛愍也。今解不然。夫慈以泛愍为慈,故能感得常果,亦如道以通除为道,亦能感得常果也。所以能然,以得当果之故。

名慈名常至乘为精进者。旧解,慈名泛愍,常乃凝然,喻如乘为运载,精进乃是勒策也。今解,以慈因感得常果,故名常果为慈,亦如精进能资生空解,故目空乘为精进也。

此解好为性无嫉妬至慈亦复然者。慈解乃与嫉妬惑相治为性,若有于嫉妬之惑,慈解不生;若无于嫉妬,可名为慈也。既有慈心,故能怜爱也。

金刚道至慈亦复然者。至金刚大果亦复有慈,弥更怜爱也。

为性无散乱至名静者。散乱者,躁散之惑,与静为治道相障。躁散若在,歛翮不成;若无于躁散,始可名为静也。

静援慈故得至从肥壮故生者。静资慈解,故得因力肥壮,名为义因;因力从肥壮,即感于金刚,名为义果也。

生故金刚常至金刚王者。既证金刚,寅卯俱谢,故云常无;有惑秽,故云净无;能累缚,故云自在;统包一切,故云王也。

亦如三界至故暴虐者。悲解能伏暴虐之惑,三界九道众生只为无悲,所以有于暴虐惑也。

散乱至亦从肥壮故生者。散乱者,躁散也。躁散援暴虐之惑,闻善之因,故得肥壮因;既肥壮,所以果从之而生,惑于三界九道也生。

故三界九道至作具足者。凡夫者,肥壮因力既生,所以惑三界九道,被无常所迁,苦恼秽累,不能自在,常怖畏天魔异道、众灾恶试,心有流动驰散。作此具缚,凡夫也。

时三天真人复言至为众说之者。三天真人又问云:大仙此智义深奥,非是浅学小仙及三界九道众生之所计筭可知也。虽复蒙告,犹自未能了见难见难闻之理,更希大仙为众说之也。

如我常依师学至故须言之者。三天真人自云:我从来常依师学习,及以自见自知。又恐更有未知未见之事未得未闻,今故须言请之也。

云何慈不生悲至万道中王者。云何慈因不生于悲,悲因又不生于戒,乃生常乐空净等果也?答言:慈中有二力,至万道中王者,二力、三力不异前解。以我慈因,有此二力、三力乃至无量力,所以能牵本果,又能感无量义果也。

二力能生慈德至不为縁生者。旧解,一力是慈因,二力是慈果,故云二力能生慈德。今解,一力以能生,竟但生弱,二力生则强也。一解,比有二力,但生于慈,不生戒悲、精进等。何故尔?悲戒精进等自有本因,不从縁生也。故縁亦能生。所谓静援肥因义力者,前云戒悲、精进不为縁生,今云縁亦能生者,明论主所说亦有开塞之义。前云不生者,明戒悲等自有本因;此云縁亦能生者,远作縁由亦得相生,如修慈悲又能布施,作如此远縁,亦得论相生,但非亲因縁耳。

问曰:肥因义力至为自生耶者。问云:此肥因为从本因得生?为自从肥因而生也?

答曰至故名义因者。本因彼援清静资解,故肥;肥故得生义因,此因能感金刚本果,名为异果也。所言异果者,如善感人天,人天,不似因,名为异果;恶感三涂,三涂不似因,亦名异果;今慧感常常不似因,故云异果也。此因又在本因上生,故云义因也。

因有二种至一散二静者。因有二种,即常与无常也。逐援故异者,即是静、散二事也。静资慧,则感常;散援惑,闻善恶则感无常,所以云逐援故异也。

果渐来者至所谓静果者。果渐来者,即是散所援善恶,感生五道也。夫无常名渐显,如今日为因,或可明日为果,故云渐来也。果顿来者,即是常果也。夫常名顿显,无常尽,常果始起,故是顿也;乃是静所资生也,故云静果也。

散果者至三界九道者。散所资生之果,乃是无常无净苦心,三界九道众生也。

静果者至虚空慧命者。静果即是静资慧所感之果也。自在者,萧然无累也。虚空慧命者,智慧与虚空合德,共成方命也。

九道位故散果常来者。若在九道之位,名为散果,恒来渐报,生于九道,往还轮转也。

金刚自在四见所隔者。金刚大果是自在萧然之处,一切众生皆有成道之性,但被四见所隔,故不能得登也。

故常因净因至除灭四见故谓无为者。常因净因等在十乘内被蓄,不得用到无为乘处,则感金刚始方得用也。无为乘处,乃万因所集,故云具足因处也。此乃超三界、断除四性见惑,所以名曰无为也。

能得无为亦名无为者。道理第十无乘,未是无为,以能感得后无为金刚大果,故名无为。此因受果,果籍因也。

无为果者即是无为者。无为果即金刚大果也,此果始是无为也。

非得言无为果即是无为者。此无为果力为果,乃是三界九道众生从无为生,名为无为果,而非得即是无为也。

如九道三界至无为因故非无为者。明九道三界等亦是无为果,然非即是无为。何以故?无为生故得是无为果,然非是常住自在之无为,乃是无为之因,故非无为也。

一无为非果非因至无碍空者。无为有三种,一无为非果非因,二无为亦果亦因,三无为但果非因也。非因者,即是四无碍空,洞空、洞虚、洞清、洞微等也。因名牵召,果名酬答;虚空无有牵召、酬答,故云非果非因也。

亦是縁果縁因至故名縁果者。明虚空虽非万物亲因亲果,亦能为万物作縁因縁果也。何以故?能生三界九道等为縁因,三界九道四迷灭尽,与空今德,故名縁果也。

二无为亦果亦因者。二无为即是第十无为乘也。亦果者,能为前十六圣乘住也。亦因者,为金刚大果作亲因也。

所谓第十无为乘处至内观外观者。明第十无为乘处既万因所集,故言具足诸观也。顿观者,本空观也;渐观者,信疏观等也。大观者,大乘人所修之观也;小观者,小乘人所捉之观也。空观者,观一切理空,无一有性也;有观者,前论于空空亦涉有,今论于有有亦亘空也。定观者,常观也;不定观者,无观也。吉观者,持戒之观也;凶观者,破戒之观也。事观是即目所覩,理观是非眼心所照。内观观心,外观观色也。

诸一切观至生无量观者。生道仙并是七仙之观也。生者,空忘智此时始生,故云生。道者,通也。前生观时空忘,智慧虽生,智力微弱,未能制伏。至道观,智力渐强,稍能通伏,故云道也。既能伏,则得无量观生也。所以诸一切观,并从生道仙而生,生道仙能生无量观也。

乃至精进至所谓果门者。至精进乘,空忘智慧,起即牵后无为大果,故云方无为也;为后大果之门,故云所谓果门也。

道理生观空忘智慧已生应言生无为今至精进始言方生无为者。明生观时虽生,但智力微弱,被惑入体;至精进乘,能断惑体明,故云方生无为也。

此门能生金刚大慧至所谓因门者。此门者,即是无为乘,为大果之门也,此门能生后金刚大慧等也。

洞玄灵寳左玄论卷之一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