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问一章

共 71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18:01

杂问一章

问:

永嘉集引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解?谓:学人用心之际,又要无心。师言:此处未说工夫,且显心体。义犹未明,?为详论。答:凡看经教,不可先看注脚,宜先熟翫正文十句、二十句,乃至百句,务令首尾贯通,然后以注和会。今见学?读正文毕,?便看注,?令理不圆彻,皆由于此。所问二句,今详论之。夫修行人所以不成圣道,流入偏见?,都缘不识心之本体故耳。执心是有?,落常见;执心是无?,落断见。离此二路,虽知有无兼带,然又以为有而后无,无而后有,此亦未达心之?妙?也。岂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恰恰,俗言恰好也。不差前后,不隔?毫。恰恰,正好之谓也。恰好正用心时,恰好无心可用。盖正当念虑起处,伱试反观谁为念虑,谁是念虑?。犹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不是用心已毕,少时却乃无心。?时用心,?时无心。不差前后,不隔?毫。?有而无,乃见心之妙处。若是有智慧人,不执死句,便可再㬪二句云,恰恰无心时,恰恰有心用。古人语中,自?此意。今不言?,省文耳。故曰,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也。故又曰,今说无心?,不与有心殊也。惟其心体,本来如是。是以下面,方说惺寂工夫,两不可废。偏于寂寂,是不知无心恰恰用之理也。偏于惺惺,是不知常用恰恰无之理也。故首四句,?出心体,立下文止观之张本。以见止观之法,全是本地风光。不是于心体之外,别立一法。不过用止观,以复其寂照之本体耳。此恰恰二字,下得极妙。分明画出心体,非有千钧笔力,不能及此。若不精思默会,只么随文逐句,草草看过。千载而下,辜负古人之苦心矣。以后听教,切须细心。虽在讲筵,无忘禅观。庶使心光内灼,而临文之辨益精。圣教外熏,而资神之力弥固。学悟兼济,定慧交通。入理妙门,无越于此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