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文笔䇿问

轻识古籍

共 2800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2-07 15:14

学海堂文笔䇿问

问:六朝至唐,皆有长于文、长于笔之称,如颜延之云竣得臣笔,测得臣文是也。何者为文?何者为笔?何以宋以后不复分别此体?

男福谨拟对日:自明人以唐宋八家为古文,于是世之人惟知有唐宋古文之称。窃考之唐以前所称,似不如此也。唐人每以文与笔并举,又毎以诗与笔并举,是笔与诗文似有别也。由唐溯晋,则南北朝文笔之称,多见于史,分别更显矣。况金楼子、文心雕龙诸书,极分明哉。谨综六朝、唐人之所谓文,所谓笔,与宋、明之说不同,而见于书史者,不分年代,?列之以明其体矣。

汉书楼䕶传: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

晋书蔡谟传:文笔议论,有集行于世。

宋书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后至于受命,表䇿文诰,皆亮辞也。

南史颜延之传:宋文帝问延之诸子才能,延之日:竣得臣笔,测得臣文。

北史魏高祖纪:帝好为文章,诗赋铭颂,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温子升传: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召辞人以充御史,同时射䇿者八百余人,子升与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为高第。于时预选者争相引决,匡使子升当之,皆受屈而去。搴谓人日:朝来靡旗乱辙者,皆子升逐北。遂补御史,时年二十二。台中文笔,皆子升为之。

北史温子升传:张臯写子升文笔,传于江外。

北齐书李广传:广曾荐毕义云于崔暹,广卒后,义云集其文笔十卷,托魏收为之叙。陈书陆琰传:其所制文笔,多不存本,后主求其遗文,撰成二卷。

刘师知传:师知好学,有当世才,博涉书传,工文笔。

徐伯阳传:伯阳年十五,以文笔称。

按文笔之分称,此最显然有别。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云:古人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丕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而学者率多不便属辞,守其章句,迟于通变,质于心用,学者不能定礼乐之是非,辩经教之宗旨,徒能扬榷前言,抵掌多识。然而挹源知流,亦足可贵。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征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揺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至如彖系风雅,名墨农刑。虎炳豹郁。彬彬君子。卜谈四始。李言七畧。源流已详。今亦置而弗辨。潘安仁淸绮若是。而评者止称情切。故知为文之难也。曹子建陆士衡。皆文士也。观其辞致侧宻。事语坚明。意匠有序。遣言无失。虽不以儒者命家。此亦悉通其义也。徧观文士,畧尽知之。至于谢元晖,始见贫小,然而天才命世,过足以补。尤任彦升,甲部阙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畧,遂有龙门之名,斯亦一时之盛。夫今之俗,搢绅稚齿,闾巷小生,学以浮动为贵,用百家则多尙轻侧,涉经记则不通大旨,苟取成章,贵在悦目。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彊相附会,等张君之弧,徒观外泽。亦如南阳之里,难就穷检矣。

按福读此篇,与梁昭明文选序相证无异。呈家大人。家大人甚喜,曰:此足以明六朝文笔之分,足以证昭明序经、子、史与文之分。而余平日著笔,不敢名曰文之情,益合矣。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按文笔之义,此最分明。盖文取乎沈思翰藻,吟咏哀思,故以有情辞声韵者为文。笔从聿,亦名不聿。聿,述也,故直言无文采者为笔。史记:春秋笔,则笔是笔为据事而书之证。

南史孔珪传:高帝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

陈书岑之敬传:之敬始以经业进,而博涉文史,雅有辞笔。

按辞亦文?。周易系辞,汉儒皆谓系辞为卦爻辞,至今从之。系辞上下篇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以明吉凶。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以谓之爻。又云: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又云:系辞焉以尽其言。据此诸文,则明指卦爻辞谓之系辞。孔子之上下二篇,乃系辞之传,不得直谓之系辞也。其谓之系辞者,系,属也。系辞即属辞,犹世所称属文焉尔。然则辞与文同乎?曰:否。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赵岐注云: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是文者,音韵铿锵,藻采振发之称。辞特其句之近于文,而异乎直言者耳。又按:辞本是词字,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从言从司。释名曰:词,嗣也,令撰善言相续嗣也。然则词之从司,即有系续之意。词为本字,辞乃假借也。孔子十翼系辞传、文言皆多用偶语,而文言几于句句用韵。系辞虽是传体,而韵亦非少。此文与辞区别之证,亦文辞与言语区别之证也。楚国之辞称楚辞,皆有韵。楚辞乃诗之流,诗三百篇,乃言语有文辞之至者也。王充论衡: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乃彰万世。

按此笔即记事之属。

梁书任昉传:昉尤长载笔,才思无穷。

按南史本传作尤长为笔。沈约传云:彦升工于笔攷。礼记史载笔:任彦升长于碑版,亦记事之属,故曰笔。

唐书蒋偕传:三世踵修国史,世称良笔。

按此笔亦记事之属。

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必命陵草之。

陆琼传: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廸、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按此笔谓诏制碑版文字,故唐张说善碑志,称燕许大手笔。

梁书刘潜传:潜字孝仪,秘书监孝绰弟也。幼孤,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孝绰常曰: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孝威也。

按诗亦有韵者,故与笔对举,明笔为无韵者也。上曰工属文,下曰笔,曰诗,盖诗即有韵之文,与㪚体称笔有别。

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文章诗笔,乃是佳事。

按此文章是有辞有韵之文,诗又有韵之文之一体,故以文章诗笔并举。

梁书庾肩吾传:简文与湘东王论文曰:阳春高而不和,妙声绝而不寻。竟不精讨锱铢,核量文质,有异巧心,终愧妍手。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鄕而叹息。诗既若此,笔又如之。

北史萧圆肃传:圆肃撰时人诗笔,为文海四十卷。

刘禹锡中山集祭韩侍郞文: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持矛举楯,卒不能困。

赵璘因话录: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杜甫寄贾司马严使君诗:贾笔论孤愤,韩诗赋几篇。

按此皆以诗与笔并举。

南齐书高逸传:欢口不辨,善于著笔。按。此笔为无藻韵之著作之名。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淸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去声炜晔而谲诳。

按此赋赋及十体之文,不及传志,葢史为著作,不名为文,凡?于传志者,不得称文。是以状文之情,分文之?。晋承建安,已开其先,昭明金楼,实守其法。

家大人开学海堂于广州,与杭州之诂经精舍相同。以文笔策问课士教福先拟对,爰考之如右。 家大人以为此可与书文选序后相发明也,命附刻于三集之末。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