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论

轻识古籍

共 56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06:49

阴阳五行论

阴濳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阳得阴制,

故能下降。阳蒸阴以息气,阴凝阳以澄精,日月升降,乾坤交泰,而万化成焉。阴阳自少至老,而分为五行,少阳成木,老阳成火,少阴成金,老阴成水,参而和之,而成夫妇。火性炎蒸,木性劲直,金性坚刚,水性润滋,土性和柔。故木以发之,火以化之,水以滋之,土以和之,金以劲之,故得品物成焉。五胜者,皆以生我为利,尅彼为用,利用相乗,故有成败。经云:五行相尅,万物悉可全。云,动静者,终始之道。聚散者,化生之门也。阳其动乎,阴其处乎?动以生之,静以息之。淳阳不生,淳阴不成,阴阳更用,昼夜相资,昼日行阳,夜月行阴。阳养于阴。阴发于阳。而明生焉。阳和气者。发于春。王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九地之下反有阳。九天之上反有阴。故十一月卦辤云。复见其天地之心乎。阳在下也。阳伏地内。濳静之时。故见天心。其在人也。肾藏于阳。脑濳于阴。及其老也。和气不足,阴阳将散,则阳上升,阴下降,故脑?而肾冷。肾无阳气,则脚无力,脑无阴气,则眼目不明。故阴阳不交,万物不成。纯阳亢极,则日月无光,艸木以之焦枯。纯阴滞畜,则霖雨淫霔,水淹以之漂荡。故阴阳相磨,天地相荡,震而为雷,击而为电,鼔而为风,结而为雹,蒸而为云雾,液而为雨露,凝而为霜雪。和气为民人,偏气为禽兽,襍气为艸木,烦气为虫鱼。云笈七籖卷之九十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