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

共 77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5 09:49

或问

或问:子于史记本纪,则不伪梁而进之,于论正统,则黜梁而绝之。君子之信乎后丗者,固当如此乎?曰:孔子固甞如此也。平、桓、庄之王,于春秋则尊之,书曰天王,于诗则抑之,下同于列国。孔子之于此三王者,非固尊于彼而抑于此也,其理当然也。梁,贼乱之君也,欲干天下之正统,其为不可,虽不论而可知,然谓之伪则甚矣。彼有梁之土地、臣梁之吏民、立梁之宗庙社稷、而能杀生赏罚以制命于梁人、则是梁之君矣。安得曰伪哉。故于正统则冝绝、于其国则不得为伪者、理当然也。岂独梁哉。魏及东晋后魏皆然也。尧舜桀纣皆君也。善恶不同而巳。凡梁之恶。余于史记不没其实者。论之详矣。或者又曰:正统之说,不见于六经,不道于圣人,而子论之,何也。曰孔孟之时,未甞有其说,则冝其不道也。后丗不胜其说矣。其是非予夺,人人自异,而使学者惑焉。莫知夫所从。又有偏王一德之说,而益之五胜之术。皆非圣之曲学也。自秦汉以来。习传乆矣。使孔孟不复出。则巳其出而见之。其不为之一辨而止其纷纷乎。此余之不得巳也。呜呼。尧舜之德至矣。夏商周之起。皆以天下之至公大义。自秦以后。德不足矣。故考其终始。有是有非。而参差不齐。此论之所以作也。德不足矣,必据其迹而论之,所以息争也。或者又曰:论必据迹,则东周之时,呉、徐、楚皆王矣,是正而不统也。子独不论,何也?曰:东周正统,以其不待较而易知,是以不论也。若东晋、后魏,则两相敌而予夺难,故不可以不论。呉、徐、楚非周之敌,虽童子之学,犹知予周也,何必论哉居士集卷第十六熈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绍熈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校正。攷正统论初有原正统、明正统、秦魏、东晋、后魏、梁论凡七篇,又有正统后论二篇,或问一篇,魏梁解一篇,正统辨二篇。当编定居士集时,删原正统等论为上下篇,而继以或问、魏梁解,余篇虽削去,而传于丗。今附外集正统序论,以谓正统。正统论下,秦起夷狄,符生或问益之。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