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
共 82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02:27
和州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皆为楚地。秦属九江郡。汉因之,三国吴为重镇。晋属淮南郡,永兴初分置歴阳郡。宋永初二年兼置南豫州,齐因之。梁初亦为南豫州治,天监七年仍为歴阳郡。北齐兼置和州。后周因之。隋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州为歴阳郡。唐仍曰和州,天宝初又为歴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属于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德三年取其地。宋仍曰和州,元曰和州路,寻复为州,隶庐州路。明初以州治歴阳县省入。洪武三年改州为歴阳县,隶庐州府。寻复为和州,直隶京师。领县一。今仍曰和州。
州,淮南要冲,江表藩蔽,渡横江而出采石,济滁口而向金陵,则长江不为固矣。若夫西指昭关而动庐、寿,北走涂中而收濠、泗,则两淮可以风靡也。自昔国于东南,未尝不以歴阳为襟要,而有事江南者,张氏栻所云“繇寿阳、歴阳来者什之七,繇横江、采石渡者三之二”是也。是故孙策起歴阳,则渡江而有江南;曹操争江南,则相持于东关、濡须之间。晋平吴,使王浑出歴阳,渡横江;苏峻之乱,则据歴阳,渡横江而劫姑孰;石虎掠淮南,游骑径抵歴阳;苻坚自项城来寿阳,则使姚苌为先锋,直趋歴阳也。梁侯景以寿阳叛,则并有歴阳,遂渡采石。隋氏平陈,韩擒虎繇庐州趋寿阳,自横江宵济矣。唐平江南,始自歴阳。宋绍兴中金人犯含山,进逼歴阳,叶梦得曰:“金人得和州,长江不可保矣。”因趋诸军拒守。及金亮南侵,军于和州,而两淮为之残弊。开禧中金人南犯,仆散揆夺安丰,围和州,屯瓦梁河,以控真、扬诸州之冲,张旗帜于沿江上下,江表大震。明初亦自历阳济江,克采石,下太平。吕氏祉尝言:“歴阳,建康、姑孰之门户”未有历阳多故而江东得以安枕者,岂不信哉!
歴阳废县,
乌江废县,
谷孰城,
湖白城,
梁山,八公山,
鸡笼山,
六合山,
乌石山,
横江,
栅江,
当利浦,
洞浦,麻胡,
后河,石跋河,
牛屯河,
裕溪河,
白石水,
韦游沟,
杨林渡,
千秋涧,
铜城堰,
石湖关,
夹山关,杨荷桥。
祁门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