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百十四言
共 98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01:14
第二章一百十四言
元元胎光,九元之始,八卦之先,胎光始元,明明赫赫,恍恍惚惚,元元始光,妙生真有。
至人自妙出元,渐露光景。人之三䰟,一为胎光,故元元为胎光。凡数自一至九而止,若十则复为一。故大数止于九,九数皆起于元,故曰九元。九元之始,则一也。八卦之先,则乾坤为隂阳之祖,在易为太极,在乾亦为元,在人为胎光。胎光始元,明明赫赫,恍恍惚惚,皆元之始光之谓也。物自始光,即䘮道本,故佛书谓之元明,故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若至人,则始于妙无,出为妙有,盖自妙而降,则粗道自元,而妙则神,此其所以不同。故曰妙生真有。
元显元藏,黍珠中大象。元起元没,黍珠中巨物。元以大象,含万象。元以巨物,吞万物。
物至于有形,则不能以大入细,以细藏大。元本于性而未入于形,故可以显,可以隐,如人之梦䰟游形中,而大地山河,无不有也。人物徒役,无不彰也。故若以形会,则两黍不能以相容。若以性㑹,则黍珠中大象,不足以为怪矣。盖由大象非象,故含万象。巨物非物,故含万物。圣人既论此理,又时显其迹,以觉方来。欲以破形相之粗而昧者,但以神变目之甚者,又疑为诡幻。此释氏所以薄世论而不近,良以此欤。
象中象,元非元,物中物,一非一。
象中象是元非元,物中物是一非一。何以故。元之妙能,使未至于元者,随元而化。一之妙能,使未至于一者,同一而处。此圣人既以成己,又以成物也。大象藏于黍珠之中,大象未必尽元也。彼虽未至于元,然以吾之元,而加彼之元,则彼亦以元化。如李广之射虎,不知其为石,周处之斩蛟,不知其为水。彼以一至之心,而石与水尚从而化,况吾之妙元而不可以化物哉。故曰:元非元,一非一。
元象之元,含光自然,元元胎光,吾所谓象。元元之始,含光自然。释氏谓之觉明,道家谓之胎光。释氏觉明谓之所,道家胎光谓之象。性觉必明,明则亡所。胎元必光,光为妙象。妄为明觉所立,觉亡象而成形。胎光光废佛,以觉明明而无所道,以胎光光而象妙。妙象之象,觉明之明,是为道本。
物之真元,元母之先,道生道生,吾不能自生,吾元元之母。
物之真元,非元也。唯本妙而后生元,故曰元母之先。元母者,谓妙也。及妙生元,元又降而生道。申言道生者,言元生真,真生神,及神而后生道。虽至于道,愈降而生物。若原其生,则不然,竟非其自。若推其自,必元元之母,妙之本始,然后能生物。所谓妙者,乃本始如如不可得而生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