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原集卷弟五

共 287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2-07 12:59

戴东原集卷弟五

四库 馆纂修官翰林院庶吉 士 戴 震 譔。

原象

迎日推䇿记

九道八行说

周髀北极璿机四游解一

周髀北极璿机四游解二

记夏小正星象

与丁升衢书

再与丁升衢书

续天文略序

原象

日循黄道右旋,斜络乎赤道而南北者,寒暑之故也。其随大气而左准赤道为出?者,昼夜之故也。

虞、夏书以璿机玉衡写天遗制,犹见周髀之书、论语之北辰,周髀所谓正北极,是为左旋之枢。日?黄道,其极曰黄道极,周髀所谓北极,璿机环绕正北极者也。月道之极,又环绕璿机者也。是为右旋之枢,

璿机之环绕正北极而成规也。冬至夜漏中,起正北极之下,日加卯在正北极左,日加午在正北极上,日加酉在正北极右,昼夜一周而过一度。春分夜漏中,则起正北极之左,夏至起正北极之上,秋分起正北极之右,冬至而复起于正北极下。如是终古不变,以与日躔黄道相应,凡三百六十五日,小余不满四分日之一,日发敛一终。

月道斜交乎黄道,凡二十七日,小余过日之半。月逡其道,一终日月之会,凡二十九日,小余过日之半。以起朔十二朔,凡三百五十四日有奇。分而近岁终,积其?数,置闰月,然后时序之,从乎日行发敛者以正。故尧典曰: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日兆月而月乃有灮。人自地视之,惟于望得见其光之盈。朔则日之兆月,其光向日下,民不可得见,余以侧见而阙

日。月之行朔而薄于交道,日为月所揜,则日食。日高月卑,其闲相厺葢远,故其食分浅㴱。随地之方所,见者不同。望薄交道,而月入暗虚,则月食。张衡灵宪之文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月过则食。暗虚之为地景,故食分浅㴱,见者皆同。

月岀入黄道,表里冣远,不及六度。日发敛于赤道外内四十余度之闲。赤道者,中衡也。古有分至、启闭,谓之八节。准以设衡,其五衡与外衡、内衡,发敛所极至也。中衡,南北之中分也。自南敛北入,次四衡为春入,次二衡为夏当。其衡启也,自北发南出,次二衡为秋出,次四衡为冬。当其衡闭也。周髀之七衡六闲。则凖乎中气十有二。其衡之规㳒。由来远矣。

日之发敛。以赤道为中。月之出入。以黄道为中。此天所以有寒暑进?成生物之功也。凡地之方所近日下盛。阳下行故暑。日远侧照则气寒。寒暑之?。因地而殊。中土値内衡之下巳北,其外衡之下巳南,寒暑与中土互易。中衡之下,雨暑而无寒暑渐?如春秋分,乃复南北极下凝阴常寒矣。璿机玉衡

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夜分曁永短,终古不变者也。星鸟之属,?星之举目可见。大小有?,阔狭有常,相距不移徙者也。终古不变者,因乎地而生里?;相距不移徙者,以考日?而生岁?。

唐虞时,春分日在胃昴之闲,故鸟中。夏至日在七星,故火中。火,心也。秋分,日在氐房之闲,故虚中。冬至日在虚,故昴中。鸟南陆苍龙房心,东陆?武虚危,北陆昴,西陆昴,同日西下。龙?东升,鸟値南虚,在极之北。四正之位,各恊其方。然则?星四象,辨自羲和,仲春初昏,不违天部也。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协于星火,仲夏之文,而春秋传张趯日:火星中而寒暑退。谓季冬寒?旦中,季夏暑?昏中也。凡星未中见而东升,过中乃西流。季夏六月火中,故豳诗曰:七月流火。小正与尧典合,春秋传与诗合。星以纪?者,先后一月。虞夏日?所在,与周?一次,与今?二次。星之见伏昏旦中,悉因之而异,此其大经也。

二十八舍、十二次,周时之文始详。春秋传:婺女为?枵维首。又曰:?枵,虚中也。据是递之,星纪,斗,牵牛也;?枵,婺女、虚、危也;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降娄,奎、娄也;大梁,胃、昴也;实沈、毕、胔觿,参也;鹑首,东井、舆鬼也;鹑火,柳、七星,张也;鹑㞑、翼,轸也。寿星,?,亢也。大火,氐、房、心也。析木之津,㞑,箕也。?枵,一曰天鼋,一曰颛顼之虚。娵訾之口,一日豕韦斗。或以建星、觜觿,以罚东井、舆鬼,以狼、弧

假恒星,识日月之躔逡。恒星葢二万五千余秊,循黄道右旋,一终古在赤道外者,今迤而入乎赤道内;古在赤道内者,今迆而出乎赤道外。星之与内外衡相値也,竝古今殊。日发敛一终而成岁,于黄道无?数。冬至起外衡,仍复乎外衡,而星则异其所,其为?数也微,是谓岁?。故岁功终古不忒,而星之见伏昏旦中,随时为书,以示民,千百秊然后一易。周人以斗、牵牛为纪首,命曰星纪。自周而上,日月之行,不起于斗、牵牛也。然则十二次之名葢?周时始定。唐、虞冬至,日在虚?,枵次也。今冬至日在箕初,析木之津次也。中星,

周官经土圭之灋,测土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景短,日北景长,取中而得尺有五寸,以是求南北之中。日东景夕,日西景朝,时刻相?比,以是求东西之中。

葢所谓测土㴱者,以南北言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以灋天,故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南北为㴱,为轮,东西为广。表景短长,即南北远近,必测之而得,故曰测土㴱。

所谓正日景者,以东西言也。地中景正,日加午,东方已过午后而为景夕,西方尚在午前而为景朝。周髀立,昼夜异处,加四时相及之算,谓地中与东西相距四分圜周之一,则地中午,东方酉,西方卯。自卯至午,自午至酉,皆四时也。必正其日中之景,以审时之相?,故曰正日景。

兼是二者,一为南北里?,一为东西里?。测非独夏至,夏至日中景冣短,及其冣长,皆以土圭度之。古人用是考黄、赤二道,犹汉巳降之考北极高下也。寒暑进?、昼夜永短,悉因之而随地不同。土圭之㳒,不惟建王国用之,封国必以度地,以此知某国或偏南偏北,或偏西偏东,然后可定各地之分。至启闭阴阳大论之文曰:地之为下否乎?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冯乎大气举之也。歩算家测北极曁月食,得地体周九万里,环地之周,戴天曰上,?地曰下。南行二百余里而北极下一度,北行二百余里而北极高一度。处乎地者,无敧侧之患,何也?大气使然也。

昼夜永短,南北以渐而?,南至赤道下南北极与地适平,昼夜漏均无永短。北至极下赤道与地适平如带。自春分至秋分为昼,秋分至春分为夜。凡气朔之时刻,渐西则气朔早,渐东则气朔迟。月过暗虚而亏食,西见食早,东见食迟。此地与天相应之大较也。地之广轮,随其方所,皆可假天度测之矣。土圭,

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分至启闭,纪于岁者也。朔朢朏霸,纪于月者也;永短昏昕,纪于日者也;?星见伏昏旦中,日月躔逡,纪于星辰者也。盈缩经纬,终始相?,纪于历数者也。纪于岁者,察之日行发敛;纪于月者,察之日月之会,交道表里;纪于日者,察之昼夜刻漏,出入里?,纪于星辰者,察之十有二次,曁星与黄赤道相値。纪于历数者,察之圭槷,随时测验,积微成著,修正而不失。五纪先生作七经小记,原象其一也。以此四章,合句股割圜记、迎日推䇿记,共称原象曲?,孔氏已有刋本,但文集当仍其分篇之旧。原象说天体,割圜说步算,言各有当也。又如原善三篇,尝分析数十章,称引六经疏通证明之,别成一书,亦七经小记之一,而集中俱仍其旧。至水地记,则小记中言地理之书,仅成一卷,制数记则言礼乐制度,故训记则言小学书,皆未成梗槩,具见斯集。段玉裁附识。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