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五

轻识古籍

共 138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7 02:44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五

九江府

禹贡荆、扬二州之境,春秋时为吴、楚之郊,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国,寻分属豫章郡,文帝时又分属庐江郡,后汉因之。建安中其地南境入吴属彭泽郡,北境入魏,属庐江郡,后尽入吴,属武昌郡。晋为庐江、武昌、豫章三郡地,永兴初置寻阳郡,宋以后因之。隋平陈废郡,仍置江州,大业初改江州为九江郡。唐复为江州,天宝初曰浔阳郡,乾元初复曰江州。五代时属吴。后属南唐。宋仍曰江州,元曰江州路。明朝洪武初改为九江府。领县五。

府南面庐山,北负大江,据江、湖之口,为噤喉之地。汉伍被谓淮南王:“有浔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兵。”三国吴浔阳常为津要,置都护领之。自晋置江州,以浔阳中流襟带,倚为重镇。永昌初王敦叛,自武昌逼建康。时甘卓镇襄阳,其从事乐道融说卓分兵入江州,断彭泽,使敦上下不得相赴,卓不能从。咸和三年苏峻逼建康,温峤自武昌入救,军于浔阳。元兴元年桓元举兵江陵,过浔阳,不见官军,意甚喜,将士之气亦振。三年,刘裕等讨桓玄,玄自建康走浔阳,刘毅帅何无忌等追玄,玄畱其党何澹之守湓口,无忌等攻拔之。义熙五年,徐道覆说卢循乘虚袭建康,曰:“君若不从,便即帅始兴之甲,直指浔阳。”宋元嘉末,江州刺史武陵王骏发浔阳,东讨元凶劭。升明初,沈攸之举兵江陵,讨萧道成,道成召其子赜于郢州,赜以夏口重地,使柳世隆严为之备。行至浔阳,乃曰:“浔阳地居中流,密迩畿甸,若畱兵湓口,内藩朝廷,外援夏首,保据形胜,控制西南,今日会此,天所置也。”遂畱镇湓口。道成闻之,喜曰:“真吾子也。”齐东昬侯末,萧衍下江州,引兵东下,畱别将郑绍叔守浔阳,谓曰:“卿,我之萧何、宼恂也。”绍叔受命。比克建康,绍叔督江、湖粮运,未尝乏绝。葢自宋之武陵王骏以江州建义,其后臧质、桂阳王休范、晋安王子勋及齐陈显达之徒,相继叠起,六朝之间,浔阳未有三十年无事者。梁大宝二年,王僧辩等讨侯景,进克浔阳,湘东王绎命僧辨屯浔阳,以待诸军之集。明年,诸军发浔阳,舳舻数百里,遂成破竹之势。隋氏平陈,亦以湓城为必争之所。自唐以来,浔阳、武昌并为滨江重地。宋曹彬既克南唐,曹翰始平江州。建炎中,群盗李成寇浔阳,而江左震动。吕氏祉曰:“江西道为州者十,而其镇则九江。”葢自豫章以西,江与鄱阳之浸,浩瀚吞纳,而汇于湓口,则九江为之都会。晋桓冲谓“浔阳北抚群蛮,西连荆、郢,亦籓任之要。”今自襄阳、江陵、武昌而东,形胜莫切于浔阳。屯浔阳而江之东西可以襟带,上游之势成,而后可以根本建康,左右淮、浙,是浔阳为东南重地也。明初陈友谅据此为上流患。既而洪武伐之,克安庆,刘基请竟抵江州,覆其巢穴,从之。江州既克,而江西州郡望风欵附,敌虽强戾,不能为我难。正德中,宸濠作乱于南昌,袭陷九江,亦知为必争之险也。九江不保,而南昌之患在头目矣。九江为全省之噤喉,又为湖广,江南之腰膂也。郡志云:九江左挟彭蠡,右傍通川,陆通五岭,势拒三江,襟带上流,乃江西之重镇。图经云:“郡西挹武昌,东引皖口,襟带中流,舟车冲要,亦一都会”云。

德化县

寻阳城,

柴桑城,

湓口城,半洲城,

松滋废县,

庐山,

大孤山,

柴桑山,

浔阳江,

彭蠡湖,

甘棠湖,

湓浦港,

女儿港,

白水港,

桑落洲,

秋水隄,

封郭洲隄,

南湖嘴镇,

鹤问寨。

稽亭。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