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传

共 125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4 15:22

司马朗传

司马朗字伯逹,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穉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兾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宼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切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宼钞。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淸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损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於邑也。愿明公监观往事,少加三思,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卓曰:「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雠,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臯,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到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钞略,民人死者且半。乆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臯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寛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先时,民有徙充都内者,后县调当作船,徙民恐其不辨,乃相率私还助之,其见爱如此。迁元城令,入为丞相主簿。朗以为天下土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国无搜狩习战之备故也。今虽五等未可复行,可令州郡并置兵,外备四夷,内威不轨,于策为长。又以为宜复井田。任者以民各有累世之业,难中夺之,是以至今。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宜及此时复之。议虽未施行,然州郡领兵,朗本意也。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麤衣恶食,俭以率下。雅好人伦典籍,乡人李觌等盛得名誉,朗常显贬下之;后觌等败,时人服焉。钟繇、王粲著论云:「非圣人不能致太平。」朗以为「伊、颜之徒虽非圣人,使得数世相承,太平可致」。建安二十二年,与夏矦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遗命布衣幅巾,歛以时服,州人追思之。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矦,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初朗所与俱徙赵咨,官至太常,为世好士。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