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

共 276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2-06 06:47

山川

仙都山,古名缙云山。按道书洞天三十六所,其仙都第二十九,名玄都祈仙洞天,周廻三百里,黄帝驾火龙上升处,山巅有石屋,世传为洞天之门。史记载:缙云本黄帝夏官之名。张守节云:栝州缙云县,其所封也。太平寰宇记:唐置缙云县。又以栝州为缙云郡,盖以其地有缙云山故也。今县在山之西二十三里。图经云:唐天寳七年六月八日有彩云起于李溪源,覆遶缙云山独峰之顶,云中仙乐响亮,鸾鹤飞舞,俄闻山呼万歳者,九诸山皆应。自申至亥乃息。刺史苗奉倩上其事于朝,敕改今名。

独峰山,一名仙都石,谢灵运名山记云: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髙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歩虚山,逺而望之,低于歩虚,迫而视之,歩虚居其下。旧东阳记:一名丹峰山。昔黄帝尝乗龙车登此山,辙迹犹存。自唐白乐天以下,古今名贤,留题有什。

歩虚山,在仙都山前,正与玉虚宫相对,叠嶂?空,群峰掩映。又有小峰列如北斗,名曰斗岩。谢灵运名山记云:中岩上有峰,髙数十丈,或如莲花,或如羊角。古老云:黄帝尝炼丹于此。刘澄山水记云:缙云台,黄帝炼丹之所。舆地志云:缙云堂即三天于都。山巅平敞,有若坛墠,是其地也。

童子峰,在独峰侧,其状如笋。独峰之腰有窍若脐,此峰平脐,故名。括苍旧志云:独峰山旁,一石峭立,谓之童子峰。

好山,在仙都山西,初旸谷左。宋绍兴间转运使李士举尝游仙都,过徐氏山居,赋诗有:华屋重重对好山之句,由是得名。后晦庵朱先生弭节于此,其名益著。

隐真洞,在歩虚山巅,与独峰相对,洞口岩石玲珑宛若牎牖,峻绝难跻,罕有到者。按郡志云:唐刘隐真先生修炼之所。

仙水洞,在歩虚山麓,郡志一名镜岩洞。中有泉出自崖窦间,滴于石池,虽大旱不竭。唐周景复先生修炼之所。名公磨崖记游者众。

金龙洞,在歩虚山东,中有二洞相连,通明开敞。旧志云:洞深不可测,道家谓洞天,即此也。宋天禧四年投金龙玉简于其中。

天堂洞,在仙都山东,双龙洞左,髙峻,人迹罕到。洞中石壁正面列二圆穴,右者浅而左者深,有龙居之,旱祷必应。洞旁又二石洼,左者水清常溢,右者水浊,或缩名日月泉。山后别有一洞,俗呼为天堂山,内筑精舍,扁曰清虚。

忘归洞,在仙都山西,可坐数十人,洞外有石耸出溪流之上,游者登览尽得仙都之胜,使人忘归,名忘归台。

初旸谷洞,一名倪翁洞。临于练溪之上,左右岩石竒恠,对望独峰。郡志云:谷在仙都山西,初入颇隂隘,少进有石室洞房,虚敞可居,以东向先得日,故名初旸。正东石壁有窍,大如盘盂,初旸光射室中,烂然五采,其外晴波万斛,有如灿金。或云倪翁洞在缙云县东半里,讹也。宋嘉泰间,郡人陈百朋续志云:洞正属仙都山练溪旁初旸谷中。崖上有洞名三大字,或云李阳氷篆,今考谷中有磨崖初旸谷三楷字,倪翁洞三篆字,古老相传昔有倪长官隐居于此,今失其名。宋乾道间郡守钱竽题仙都诗云:初旸便是扶桑谷,洞里倪翁招我来。则知倪翁洞即初旸谷明矣。又曰云堂洞。右山中岩洞固多,自来唯六洞著名。

双龙洞,在独峰之东,灵泽庙左,盘石横跨山涧中,其下空洞通人,虽大旱清流不竭。宋绍兴间久旱,玉虚道士游先生望云气,至其所见二巨蛇盘旋石下,饮水不去,遂祝之雷雨,随至合境霑足,由是得名,立祠祀之。洞内左有隂穴横穿而上,昔尝有人明炬而进,莫穷其源,至今旱祷必应。时行沛泽,或见雷光。洞前涧水深处,即古所谓游龙泓,又曰龙泓洞。宋人胡志通大魁王十朋俱有题咏。

伏虎岩,在独峰之西,书院之右,有小石山如虎跧伏,一名驻狮岩。

翔鸾峰,在独峰之南,回澜?左,山巅有二石,状如鸾鹤,展翅翔舞,俗呼为丫叉岩。

灵龟石,在独峰之北,仙都界石之旁,山麓有巨石?立,宛若大龟,昻首而上,郷人验其燥湿以占雨旸。

小蓬莱,在綀溪之下,按郡志云:在仙都之西。潭心有小岛,上多恠石竒树,潭之南有石壁,髙可百仞,名公镌歌咏于崖以记登覧之胜。游者泛舟而入,恍若蓬瀛之境。参政四明楼公钥大书小蓬莱三字刋于碑,以?覆之,今废。傍有合掌洞,可容数十人。石壁髙处横列十余穴,若玑贯组,名大组岩。其东复耸一岩,上广下歛,曰雨簔岩。

小赤壁,在川石潭上,按郡志云:在仙都之东,濒溪壁立,髙可千尺,峰峦竒秀,壁下空洞,潭水?湛,莫测其深,泛舟而游,逈出尘外。溯流一舍余,亦有一严,郡人参政何公澹书,小赤壁三字磨于崖。虽地异而名同,故并录于此。

仙释岩,在小赤壁之西岸,有石挺然森列于溪之许,间有状如仙人释子之像者,玉虚山地多在其侧而古籍常以仙人石为界。

黄豂赤岩,在仙都山之东麓,有崖壁立,横亘数十寻,岩窦谽谺,色绚五彩,逺望如云锦,近视若霞绡,今土人立田社于岩下。

天师岩,与赤岩对峙,岩下有洞可立二十人,内有隂穴直下通于溪。古老云:昔人值旱,往元真䕶国天师祖庙请香火于兹,致祷获应,遂建殿于洞前,因名。其岩厥后殿址荡于水,至今郷人犹望洞而祀之。

东䝉岩,在初旸谷左,有石低昻竒恠,聚立于深潭之濵,岩下可以泛舟,海上有仙山曰:东䝉。泰岳之南山名东䝉,此严之名莫详所岀。或云岩正朝东,太阳将晖,水光互映,而曰东?,亦取初旸之义,二字未知孰是。

玉甑岩,在初旸谷右,山半有石,突起如甑,岩下有穴,宛若灶门,天将雨则岩上雾气如炊,溪流暴涨则门内有如釜沸之声。括苍旧志云:一名碧云洞,又号张公灶。莫详所由。

杨郎洞,在?旸谷后,驿道之旁,洞中髙下二级,可容二十余人。古老相传昔有杨郎居此,以符药济惠于徃来者,后人思之,立祠于中。

仙岩洞,在好山之北,仙岩市上,山半有洞,深旷髙明可立百余人。今市民立田社于中。

梯云洞,在仙都山西,与雨衰岩对峙,岩下空洞若磴,自山根循至山腰长六十余丈,一名长?。其上深敞处土人尝构屋于中,近废。

鼎湖,即独峰顶上湖也。尝生莲花。按唐宋以来,名公题咏,并以鼎湖称之。

炼金溪,源出大盆山,至仙都,则名炼金。水中有石与独峰之根连续一片,其平如砥,两岸相望阔三十余丈而水深仅尺许。按郡志仙都之里曰炼金里,溪曰炼金溪,渡曰炼金渡,然莫考其所出。㩀唐韦翃仙都山铭曰:丹穴傍起,金溪下融。又唐隐真先生玄墟志曰:炼金溪畔,足以濯缨。则錬金之名古矣。

金华潭,在炼金溪下深处。古老相传鼎湖金莲花瓣尝飘坠于此,因而得名。

练溪,又在金华潭之下,水光若练,故名。按郡志云:在仙都之西,初旸谷洞前。水中有大人迹犬马蹄痕。又有石井,深不可测。

丹井,在玉虚正殿之西南隅。隐真先生尝汲以炼丹至今泉清味甘,冬温夏寒,虽旱潦不枯溢。

玉泉池,在双龙洞下,其色玉洁。

放生池,在玉虚宫外,以潴涧水既广且深,自昔为放生之所。其,一在妙庭观前。

天塘,在天堂洞后山顶,冬夏不竭。

梳水濑,在小蓬莱上大溪中,两岸相接唯片石状。裥阔三十余寻,水落石出之时,余波分泒而流以渡。俗呼为?岩。?头石,在炼金溪中,以状似而名之。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