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寕庐安

共 3613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2-06 19:46

江寕庐安

第五十一叶注一。 实录: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甲子,徙直?苏州府、浙江等布政司民于京师。 国?驱胡之后,徙浙直人户填实京师,伍厥庐井。凡置之都城之内者曰坊, 都城之外者曰厢。?上元者,为图百七十有六。 十四年定有图□永乐北建,大半随行,后复流移,于是并为四十四坊。 江宁志:坊厢凡三十有五,在城曰坊,在郭曰厢,在野曰郷,?各有长,以统摄赋役。厥后在城苦役,至更名曰坊。夫在野苦役,更排年为条编。江宁人户视国?什不逮一,自洪武中己拨沙洲郷民?籍江浦,永乐中又分调于北京,是后猺赋滋多,逃亡愈众。嘉靖中年,外繇日增,曰价日减。注二  溧水志: 洪武十八年至正德五年税粮,民田全免,官田减半,附入大诰。宣徳间,从抚臣议,每民田一畆,征马草一觔。弘治间,从抚臣议,每民田一畆,劝出米二升。第五十三叶注三。 自隆度、扒平以来,无复官民之称矣。惟钦赐功臣田土,炤旧科粮,故仍称官民云。

注四。 江宁志、荒田畆科荒白米七升五合五勺有奇。滩田畆科荒白米四升。荒地畆科荒白米四升。外荒地畆科荒白米二升。毎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均摊于㮣县带征。是名荒白银。注五。 秋粮之外。旧征三项。曰夏税。曰丝绵。田农桑●丝。嘉靖中题准均摊于秋粮内一则?征注六。 江浦志言:自宣徳间,都御史崔 建议,每氏田一畆,微马草一斤注七, 各畆科若干注八, 除功臣平米暨优免人户外,实该当差平米若千,里甲均徭驿传银共若干,荒白银若干注九,如遇歉?,奉例改折正米银若干,征觧户部聴折粮支放。加耗银若干觧淮聴河工支用注十以上量所出为所入、计畆起科、如前所载畆科若干若干归一则云、据上种种征需。?有定则。第本折进退。外繇增损。每?微有差殊。故府有会计。县有由票。由票之设。所以取信于细民。俾心服而乐输者也。顷年奸胥敝里?,靳而不?以恣横,需有终?口传而不见由票者,信民者能不一督察。岀注十一府志。 时赋役繁难,泽奏准秋粮緫征,民颇称便。但里甲额办杂泒等项,已征米在官,其后科沠重出,所徴米如故。自减去里甲外,尚多米七万余石。不知其?。从来 万历三年、奏以里甲秋粮带征、本欲便民。但银既在官、随意支销。遇有经费、仍复重泒。今将诸项还归里甲。㓕□原额平米、以杜优渔注。十二江寕志合均徭驿传、统名里甲银。每平米一石、征银一钱九分五厘有竒。内里甲银无优免,每石一钱三厘有竒,共银若干。均徭驿传银,每石九分一厘有竒,除免外,共银若干。合前丁银以待后开。诸供应登报循环文簿,聴稽于监司支销有余,名曰?剰银。入下年会计,减编不足,明著户白。除定则外,因某项加编若干。第五十四叶注十三。 昔自洪武定基扵,凡金陵旧民驱置滇南,而别取浙直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 京师。凡置之都城之内者曰坊民,置之都城之外者曰厢民。江寕坊厢盖百四十有二,此皆有丁口而无田赋,聴勾摄而无征?者也。永乐北迁,随行大半,户口大减,而差役实稀。维时诸役多并于里甲。正统?,府尹邝公埜思稍平之,于是审编坊有十甲,甲有十户,凡三十有五。坊,酌民业饶乏,赋银纳之县库,名曰柜银,分任诸司应付,以均里甲之不足,属吏支销,坊民领办,季轮一甲,周则更畨,立法未始不善。是后外繇日増,赔貱渐伙,吏不能支,诿全坊民自収自用,而隂责其赔貱,于是公私百需,悉取办焉。维时上季诸役立诸色目,有总坊?差,有当头供办。其当头,上户无定数,名活差,次户有定数,名死差,下户聴奔走,名力差。赁行物、名借办。上之人、但见其如取如㩦、视为京邑之膏腴。而不知下之人、日朘月削、而莫之告。弘治中、又添拨九库八関五城夫役。嘉靖以来、又代工部买运光禄柴薪四十余万斤。又太常九种进鲜、重取付物银两。又各衙门行取书手工食、并偹理衙门。又骤添应付衙门八处,䜩席交酬,费輙不赀。加之总坊蚕食,胥徒?喝,不可胜载,而民不堪命矣。父老时时陈说疾苦,视为故常。忽䝉抚院方公、按院黄公受之,下府覆勘。时沃洲吕公新任京兆,诸生赵善継等寔坊甲子弟,因旅见一从史之蒙谕公议出于学较,可为调达其词,以冀上人之聴从者如水。善継慷慨?愤,相与镌梓徧投,而诸司渐见裁复矣。会给谏麓池郭公抗䟽上请,于是诸夫役删革略尽。虽余蠧反复其间,然氏瘼自是得上闻矣。嗣隆庆?,更坊长名,坊夫尽削诸邑目者,抚院阳山宋公委通府望沙陶公集议者也,以坊长诸色目人所?闻而争猎之者也。嗣政柜银为丁银,夫还于家,惟全该吏雇役者,京兆东泉邬公也。以佥头轮甲聴役于县,未免启前日之弊也。至万暦初,减?征千三百金,定为三百有六十, 奏请议覆,永奉钦依者,京兆少泉汪公也。以予查二县供簿,摘所应供,其数止此也。至今事亦不废,而民用安,亦頼贤父母相承节约,成斯美政。进惟嘉靖之李,倾败相仍,倘不有大君子转移于后,意外之变,所不敢知。尚頼 皇仁覆庇,群贤夹辅,始有今口。故述先后利病之故,不厌繁复焉。坊厢应付 坊厢应付之数,直市肆记目耳,然而必烦纪载者何?明有定额,弗容谕也。与里甲司存有别,弗容以相代也。越此则为额外之需。若曰志所不载,则思以裁之,弗容滥也。中有日办,有月办,有?办,有三?而一办,有定有不定,大都通三?之仂,不越入出之数,是谓费出之経也已。万历三年,奏淮上江二□里甲之外,又有坊夫,乃洪武十二年取苏□人户填实京师,原无田产,不当差役。正□二年,府尹邝埜始征柜银以?里甲之不足,十里甲□有定数,而坊夫轮季岀银,每年五里朋当。上、江二县至沠银三千余両,不过支应縻费。善至里甲已编,又重?坊夫,坊民受累,逃移过半。令遵 诏查炤坊夫丁口。每年上元县定编银五百四十両,江事县三百六十両,此外分文不得私行科泒,晴今坊夫贴赔,凡修理纸刘刑具动反,自行?罚。旧读二县岀办者,方行支取,其二县里甲己编者,不得重沠,坊夫止炤原编银数,逐一查议,立为定规,每年终廵视科道造册奏缴,不致流离转徙,以虚  祖宗填实京师至意。第六十一叶注十四。 江寕志 更户、礼、兵、刑、工六房。户房有户口科、税粮科、田土科、钱帛科。礼房有承发司,兵房有递发科、勾军科、马政科,刑房有重刑科、相视科、刑杂科,工房有工杂科、工匠科、铺长司。盖以京邑烦剧,故建设视外邑有加。第六十三叶注十五。 东新闸,在县东北五里小干桥南。 黄堰闸,在县东南十里,旧有土坝,今建石闸。第六十五叶注十六。 在县西永丰乡。宋宣和中,以赐蔡京,又以赐韩世忠,又以赐秦桧,后拨?行宫。注十七。 应天府志:永乐元年四月,设溧水广通镇闸坝,置官一员,?溧水民言溧阳、溧水田地洼下,数罹水患,乞于广通镇置闸,以备潴泄。命工部遣人视之。还言二县水因固城湖上纳寕国、广徳诸水,每遇霖漳,即注县境。且臙脂河与石臼湖诸水,不入大江,而奔注苏、柗,皆被某患。宜于臙脂山广通镇及固城湖口二处筑闸坝,设官掌之为便。从之。注十八。 正统五年三月,  筑溧水县叶家桥坝,濬燕脂河?溧水县广通。镇之西有固城湖,入大江。镇之东有三塔堰河,入太湖。东西之间,陆地十五里,水不相通。洪武间,凿通固城湖水入三塔堰河,舟行甚便。后水溢为灾,筑坝于广通镇以御之。而三塔堰河水不能至坝下,故复改筑坝于叶家桥。臙脂河自溧水入。古秦淮、苏柗船皆由此达南京。近为沙石壅塞,故濬之。第六十九叶注十九。 会典:嘉靖二十三年,题准应天江浦县坍江田地,该征粮数,比炤海门县例,改纳轻则第八十叶注:二十:  会典: 弘治五年奏准九江、安庆每畆好芦地科银三分二厘,稀芦地二分二厘;池州好地三分五厘,稀地二分五厘;应天、扬州、太平、镇江、庐州、和州等府州好地四分,稀地二分七厘;各处每畆熟地三分五厘。军屯熟地并滩田滩地各三分,低洼熟地二分五厘,荻草地二分,草塌一分五厘,草荡一分。其起科纳粮者免徴柴课。

第八十四叶注二十一 䟽言,太平、池州、庐州、安庆、九江等府同知,宜令兼管江防,按月廵历点查,遇有盗贼,严行缉捕。其无为州、和州距颍州兵备道近千里,逦制不便,一应江洋防御事宜,责今徽寕兵备道督理。注二十二, 唐文粹作潘,第八十六叶,注二十三。  庐江辩知府朱镛按祝氏著方舆胜览,成于宋理宗嘉熙三年己亥。马氏著文献通考,成于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马氏考庐之所自,本左传、汉书以为古庐子国。祝氏以旧经为非,谓左氏自庐以住,乃中庐之地,去合肥逺矣。今按左氏文公十四年传曰:楚荘立子孔、潘棠将袭群舒,伐舒蓼,庐戢黎诱之。杜氏注:庐,楚邑。戢黎,庐大夫也。又按:宣公八年,楚人㓕舒蓼。汪氏曰:今安丰路霍丘县,旧名蓼县。又按:左氏文公十六年传曰: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谋徙于阪高。蒍贾曰:不如伐庸,自庐以徃,振廪同食,使庐戢黎侵庸。按庸地,襄阳之竹山也,中庐工,襄阳之别邑。由前言之,则舒蓼于庐为近;由复言之,则中庐于庸为近。然左氏惟曰庐,不曰中庐,不知祝氏何据輙以中庐为庐,而辩应劭之非。又按前汉书地理志以中庐系之南郡下,后乃継以卢江郡,注引应劭曰,故庐子国。由是言之,窃?汉儒亦非不知而漫言者,今详著于篇,以俟考者自择云。原编苐九册,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