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禫不同月辨

轻识古籍

共 87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14:44

祥禫不同月辨

今世三年丧,依郑氏二十七月而除,甚合经义。惟江南习俗,大祥后称禫既,无受服,又废禫祭,失礼之甚者。其谬始于王肃,而成于宋儒,不可不辨。王肃与郑为难,谓祥禫同月,解士虞礼中月而禫为月中,不知郑氏本西汉诸儒古义。按檀弓正义引戴德丧服变除礼云:二十五月而大祥,二十七月而禫。白虎通亦云:二十七月而禫。然则郑氏解中月云:与大祥闲一月,自丧至中凡二十七月,非臆说矣。杂记:期之丧,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为父在,为母及妻长子也。期丧祥禫尙不共月,岂三年丧反共月乎?禫字从示。说文云:除服祭也。郑氏注士虞礼云:禫,祭名也。开元礼,祥禫祭不同月。通典议以二十六月终而禫,二十七月终而吉。若从王肃,祥禫同月,则禫祭何所施?施于二十五月,则夺祥祭,施于终禫,则夺吉祭,是何礼乎?沈约宋书礼志。永初元年,黄门侍郞王准之议云:晋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遂以为制。江左以来,惟晋朝施用,搢绅之士,犹多遵郑议,宐使朝野一礼。诏可。是列代俱知王肃之非也。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不入。孔子曰:加人一等,明禫即可听乐八内,与大祥礼殊异。祥禫共月,虽用二十七月古礼之文,仍从二十五月短丧之实矣。宋时朝礼亦略如唐时,其误由于司马氏作书仪云:大祥出就次,易禫服。注云:世俗无受服,谓大祥为除服即,著禫服。今从众。紫阳朱氏曰:二十五月祥后即禫,当如王肃于是月禫徙月乐之说为顺。今从郑氏之说,虽礼宐从厚,然未可为当。据此是宋儒私议,违郑从王,当时朝制且不行之,大祥后自有变除之服,见于经典,宋儒攷古甚疏,不及知耳。闲传云:禫而纤,无所不佩。又云:素缟麻衣。玉藻云:缟冠素纰。檀弓正义引戴氏丧服变除云:白屦无絇。经证甚明,何为无受服?是则不可。谓大祥为除服,亦断不可从众。宋儒以肃议违经,又以私礼违朝制,实不知礼之甚者矣。古者布用麻,有疏宻之别,故郑注素缟麻衣云十五升布,言渐宻于衰麻也。今世有布木緜,若依古礼推禫服,当以二十六月设禫祭,以素布衣履易麻衣,冠加黑纬,以白屦无缘易艸履,终月后吉祭而除服。庶几合于经义,又不违 国家二十七月终丧之制。学者盍因吾言研核是非焉。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